iPhone 12 Pro Max 相機評測:解放夜拍的超廣角鏡頭、LiDAR 人像模式更進化、重新定義的 ProRAW
每一代的 iPhone 都為我們帶來不同的感受,每年一點一點的改變,慢慢地堆疊出新世代演算攝影的樣貌。 今年的 iPhone 12 Pro Max 自然也不例外,延續著 iPhone 11 Pro Max 的三鏡頭,又進一步的讓原本只有主鏡頭才有的「夜間模式」拓展至三顆鏡頭,解放所有夜晚想拍照的時刻。 三顆鏡頭的組成在 iPhone 12 Pro Max 也有一點不同,望遠鏡頭稍稍延伸了一些;首次加上的 LiDAR 光學雷達掃描儀不僅僅應用在 AR 技術上,也對拍照有著很大的幫助。 還有在 iPhone 12 Pro 與 iPhone 12 Pro Max 上開放了全新的「Apple ProR
以自駕車為靈感開發出的導盲杖
盲人手杖可讓視障朋友減少對他人依賴,以行動自主建立尊嚴與信心,智慧手杖不斷的在開發中,目標以廉價和更佳效能為目標,美國史丹佛大學智慧系統實驗室(Stanford University Intelligent Systems Laboratory) 發表了一款以自駕車技術改良的導盲杖,不但有GPS、加速度計、磁力計、陀螺儀和AI技術,成本也大幅降低側400美元。 這款智慧導盲杖搭載光達 (LIDAR)技術,可以準確檢測到物體的距離、位置和形狀,可以更有把握掌握環境的變化,再由AI處理偵測到的資料訊息,提供使用者安全的行走路徑。還使用了大量的演算法包含SLAM;此外導盲杖前端有個360轉向的電動輪
3 年前
是俥科技:自動駕駛有望突破,威力登新式 LiDAR 能在時速 110 公里判別紙片、輪胎碎片與蝴蝶這篇文章的首圖
俥科技:自動駕駛有望突破,威力登新式 LiDAR 能在時速 110 公里判別紙片、輪胎碎片與蝴蝶
雖然 Tesla 堅持不使用 LiDAR 光達,不過多數的自動駕駛技術皆以 LiDAR 作為重要的感測器,其中從音響產業半路出家的 Velodyne 威力登現在更是 LiDAR 領域的佼佼者,而他們即將推出新一代的 LiDAR VLS-128 ,是以 Level 5 自動駕駛為目標所開發的新產品,對比現行的 VLS-128 強調具備 2 倍感測距離以及 3 倍的解析度,這也意味著更能夠在汽車移動的過程中獲得更精密、清晰的資訊,其效果甚至可超越人類的感知力。 威力登甚至指出, VLS-128 能在時速 70英里(約 112公里左右)分辨路上的黑色小物體是紙片、輪胎破片或是蝴蝶,這有助於自動駕駛系
7 年前
2020年新iPad Pro無預警登場:多鏡頭主相機、光達模組和鍵盤加上觸控板
在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之下,顯然蘋果也不得不妥協,將原本預期藉由春季發表會公佈新品改以線上形式發表,而稍早公佈的全新iPad Pro更如先前傳聞將主相機鏡頭更換成多鏡頭模組,並且能藉由額外增加一組超廣角鏡頭拍攝更大視角範圍影像,同時也能藉由LiDAR光達模組量測精準景深距離,進而可對應更穩定的擴增實境應用。 至於外型設計部分,則是同樣區分11吋與12.9吋兩種規格,而處理器則是採用全新A12Z Bionic,並且搭配M12協同處理器,至於連網功能依然區分純Wi-Fi規格,以及額外支援4G LTE與eSIM功能的Wi-Fi + Cellular版本,尚未推出支援5G連網版本。 依照蘋果說明,全新A1
5 年前
蘋果著手與多家光達元件廠商洽談合作 確保未來供貨正常 可用於手機、平板 甚至自駕車
就相關傳聞顯示,蘋果已經與外部合作廠商打造用於測距,並且協助自駕車輛建構3D立體視覺的光達元件,其中部分光達元件技術源自蘋果內部開發設計,但不確定是否與iPhone 12 Pro與iPhone 12 Pro Max採用光達設計相仿。 有可能是為了手機、平板,或是AR頭戴裝置與自駕車使用 彭博新聞報導指稱,蘋果目前著手與多家LiDAR光達元件供應商洽談合作,預期在未來4-5年內容可獲得技術領先產品供應。 若沒意外的話,蘋果此舉不僅能確保用於iPhone、iPad裝置上的LiDAR元件供貨數量穩定,同時也能將LiDAR元件應用在傳聞中的擴增實境頭戴裝置,甚至近期也有不少傳聞的車輛產品。 蘋果從20
4 年前
自動駕駛時代恐對數位相機造成威脅,國外發生 LiDAR 意外損毀相機感光元件事故
光達 LiDAR 是被除了 Tesla 等少數車廠外,被視為全自動駕駛技術必備的感測器技術,然而最近的一起意外事件卻指出光達技術恐怕會成為感光元件殺手,根據報導指出, AEye 的自動駕駛車在 CES 期間發生光達弄壞自動駕駛系統所搭載的 Sony A7R III 相機感光元件,損傷的相機元件在全黑的情況拍出奇特的紅色點與線。 根據推測,光達的設計雖是以對人眼無害為前提所設計,確實光達所發出的雷射對人眼無害,由於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比人眼更為敏銳,較人眼高出 1,000 倍,導致感光元件因此受損;但同樣生產光達的競爭對手卻 AEye 的說詞提出質疑,一家光達的製造商 Ouster 指出,目前已經
6 年前
VOLVO 旗艦純電休旅車 VOLVO EX90 亞洲首發,結合 NVIDIA DRIVE 自駕硬體、 Luminar 光達與自研演算法實現由外而內的全方位安全
隨著 VOLVO 新一代純電旗艦休旅車 VOLVO EX90 於 2022 年底全球發表, VOLVO 在 2023 年 4 月舉辦亞太區首發活動,以 Tech Day 的形式介紹這款 VOLVO 邁向純電化的重要產品; VOLVO EX90 不僅是 VOLVO 第一款採用純電原生平台的旗艦產品,同時更是 VOLVO 創立百年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性的新里程碑,由 SPA2 原生純電平台乘載大量安全與尖端科技技術,以基於 NVIDIA DRIVE 的超級電腦級硬體、結合 Luminar LiDAR 光達的大量感知系統、自行開發的自駕演算法與全面的電池防護技術樹立車輛產業安全性的新指標。 VOLVO
2 年前
俥科技: Pioneer 活用光學技術投入車用 3D LiDAR ,並攜手 NVIDIA DriveWork 加速導入自駕應用
雖然目前多起自動駕駛系統引發的意外事件,不過仍不可能澆熄業界對自動駕駛的發展企圖,其中 LiDAR 光達由於可在昏暗環境識別物體,並可提供精確的相對距離,能作為環境認知、車輛定位與產生圖資等功能,也被視為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要素;日本 Pioneer 看到市場需求,也宣布加入 LiDAR 戰局。 Pioneer 將他們的光學技術結合微機電掃描器、訊號處理技術等,推出基於 MEMS Mirror 技術的車載小型 3D LiDAR ,強調擁有來自車用 CD 播放機的光學設計經驗,可應對對於車輛的高熱;振動與灰塵問題,同時攜手目前在自動駕駛產業的 NVIDIA ,作為 NVIDIA DriveWork
7 年前
特斯拉與 Waymo 的無人自駕計程車兩條路線,誰將引領未來?
Teska 與 Waymo 採截然不同的自駕路線,深入分析哪種技術方案更有機會引領未來。 隨著Tesla即將在德州奧斯汀啟動無人自動駕駛計程車 (robotaxi)測試計畫,市場目光再度聚焦於自駕車領域兩大代表:Tesla及Waymo身上。兩者均宣稱擁有高度自動化的駕駛系統,但在技術架構、測試策略與實際商業部署方面,其實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兩者採取自駕系統策略不同 Tesla強調的是「視覺為主」的純人工智慧自駕方案,透過攝影機與神經網路模型驅動其全自動駕駛 (FSD)系統,目標是實現無需依賴雷達或光達 (LiDAR)的完全自動駕駛。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
13 天前
AMD Xilinx Zynq UltraScale+ MIPSoC 獲日本 DENSO 採用作為新一代 LiDAR 平台關鍵元件,可實現超過 20 倍解析的低延遲感測處理
日本知名車用關鍵元件廠商日本電裝 Denso 宣布將採用 AMD Xilinx Zynq UltraScale+ MIPSoC 作為新一代 LiDAR 光達平台關鍵元件,借助 AMD Xilinx Zynq UltraScale+ MIPSoC 將能以低延遲實現 20 倍的解析提升,使光達系統提升對行人、車輛與可行使區域的感測精度。電裝預計在 2025 年開始出貨這項新一代光達平台,並強調具備 AMD Xilinx 車規級晶片與功能安全開發工具套件,並具備 ISO 26262 ASIL-B 認證。 日本電裝使用 AMD Xilinx Zynq UltraScale+ MIPSoC 作為單光子雪
2 年前
友站推薦
零距離科學:人工智能將如何參與人類未來生活?
關鍵評論 - 港台電視31
考古新發現 吳哥窟周邊藏千年地下古城
關鍵評論 - Sid Weng
考古新發現 吳哥窟周邊藏千年地下古城
關鍵評論 - Sid Weng
特斯拉自駕車改採光達 台廠誰是贏家?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5G 版 iPhone 加速光達應用,台廠供應鏈吃補
INSIDE - 中央社
蘋果正與台積電合作開發 Apple Car 自駕車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自駕車需求將噴發!2040 年估飆增 244 倍、佔銷量比重3成
INSIDE - MoneyDJ理財網
考古新發現 吳哥窟周邊藏千年地下古城
關鍵評論 - Sid Weng
Google 無人駕駛技術新進展,關鍵感應器成本下降 90%
INSIDE - 【合作媒體】iFanr愛範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