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行車安全反光板 為自駕車感測器而生
沒想到現在連自行車都要考慮到自動駕駛這件事情,隨著科技進步,自動駕駛愈來愈普及,像這款自行車反光板的設計,未來也許會愈來愈多。傳統自行車後方的紅色反光片,針對的是人眼,能在夜間反射汽車頭燈,提醒駕駛,讓他知道你的存在。現今自動駕駛愈來愈普及,這些車輛使用各類先進感測器,例如光達(LiDAR)來偵測行人與車輛。而自行車的車架通常較細,傳統反光片可能無法被這些感測器有效偵測,造成潛在的安全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Radian LLC 公司推出了「WINGMAN」的新型反光片。這種反光片特別設計成能良好反射用於光達感測器發出的雷射光。安裝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固定在自行車的座桿上即可。 在 Insta
2 個月前
Sony公布微型光達測距模組AS-DT1,能應用於無人機、工業機器人與無人送餐機器人
Sony宣布將推出微型光達模組AS-DT1,是公布之際最小型化的商用光達模組,結合Sony在XC相機與微型工業攝影機的技術,打造出僅29x29x31mm大小、重50克的強固小巧模組,於10公尺距離內可達正負5公分的高精度,主打可與自主機器人技術結合,能應用於無人機、工業自動輸送機器人與送餐機器人,為其提供測距的感知數據,使自主機器人能更精確、安全的移動。 AS-DT1模組預計在2026年春季推出 AS-DT1搭載Sony自行開發的dToF測距模組,採用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體)感測器技術,能以多個側據點進行3D測距,同時可檢測低對比、低反射率物體或懸浮在空間的物件距離,故可在像是倉庫環境也能
2 個月前
CES 2024:Ansys攜手NVIDIA於NVIDIA DRIVE SIM整合Anysys AVxcelerate Sensor,為虛擬訓練環境提供逼真的高解析感測器模擬
Ansys宣布與NVIDIA合作,在基於OpenUSD與NIVIDIA Omniverse的NVIDIA DRIVE SIM環境整合Ansys AVxeccelerator Sensor,將Ansys逼真的高解析感測器模擬帶入用於自駕車訓練的虛擬環境,為NVIDIA DRIVE SIM包括攝影機、光達、雷達、熱像儀等精準預測的物理解算器,使在虛擬環境進行AI自駕訓練更趨近真實。 ▲Anysys為NVIDIA DRIVE SIM挹注更接近現實感測器的感測器模擬,使虛擬訓練的車輛感測器獲取的資料更趨近真實感測器 如何建構栩栩如生的數位孿生環境對虛擬自駕訓練至關重要,除了提供與真實世界具相同物理特性
1 年前
蘋果 iPhone、iPad 將可支援自家 3D 建模工具「「Object Capture」」
蘋果將3D建模工具「Object Capture」帶到iOS、iPadOS平台,使用者可利用iPhone、iPad的光達系統,可迅速完成3D建模,促進Vision Pro虛擬視覺頭戴裝置的應用發展。 在此次WWDC 2023期間,蘋果將過去向開發者提供的「Object Capture」的API資源帶到iOS、iPadOS平台作業系統,將能藉由iPhone、iPad所搭載光達 (LiDAR)系統圍繞物體拍攝,即可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被攝物體的3D建模。 實際上,先前已經有不少業者提出類似技術,包含直接透過機器學習方式將2D影像轉換為3D模型,或是透過多張照片建構3D模型資料。 而蘋果過去就推出的「
2 年前
VOLVO 旗艦純電休旅車 VOLVO EX90 亞洲首發,結合 NVIDIA DRIVE 自駕硬體、 Luminar 光達與自研演算法實現由外而內的全方位安全
隨著 VOLVO 新一代純電旗艦休旅車 VOLVO EX90 於 2022 年底全球發表, VOLVO 在 2023 年 4 月舉辦亞太區首發活動,以 Tech Day 的形式介紹這款 VOLVO 邁向純電化的重要產品; VOLVO EX90 不僅是 VOLVO 第一款採用純電原生平台的旗艦產品,同時更是 VOLVO 創立百年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性的新里程碑,由 SPA2 原生純電平台乘載大量安全與尖端科技技術,以基於 NVIDIA DRIVE 的超級電腦級硬體、結合 Luminar LiDAR 光達的大量感知系統、自行開發的自駕演算法與全面的電池防護技術樹立車輛產業安全性的新指標。 VOLVO
2 年前
AMD Xilinx Zynq UltraScale+ MIPSoC 獲日本 DENSO 採用作為新一代 LiDAR 平台關鍵元件,可實現超過 20 倍解析的低延遲感測處理
日本知名車用關鍵元件廠商日本電裝 Denso 宣布將採用 AMD Xilinx Zynq UltraScale+ MIPSoC 作為新一代 LiDAR 光達平台關鍵元件,借助 AMD Xilinx Zynq UltraScale+ MIPSoC 將能以低延遲實現 20 倍的解析提升,使光達系統提升對行人、車輛與可行使區域的感測精度。電裝預計在 2025 年開始出貨這項新一代光達平台,並強調具備 AMD Xilinx 車規級晶片與功能安全開發工具套件,並具備 ISO 26262 ASIL-B 認證。 日本電裝使用 AMD Xilinx Zynq UltraScale+ MIPSoC 作為單光子雪
2 年前
CES 2023 : NVIDIA 機器人模擬訓練與開發工具 ISSAC Sim 大更新,可提供雲端環境版本並可藉光追模擬 LiDAR 效果
雖然 CES 式聚焦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展會活動,不過顯然 NVIDIA 還有更多的想法;在 2023 年 CES 的主題發表會活動, NVIDIA 公布旗下 AI 機器人模擬訓練與開發工具 ISSAC Sim 的重大更新,除了提供基於雲端的版本以外,同時宣布為 ISSAC Sim 加入光線追蹤,除了可模擬環境光對機器人的影響外,亦可模擬機器人的光達( LiDAR )效果。 ISSAC Sim 藉由攜手雲服務供應商,使科學家,開發者不須購買系統,也不用擔心後續系統需要持續升級,即可透過雲服務進行機器人的研究、開發、模擬測試與協作,使具備 AI 的自主機器人的開發更具彈性。 ▲提供人物與動作模擬,
2 年前
蘋果著手與多家光達元件廠商洽談合作 確保未來供貨正常 可用於手機、平板 甚至自駕車
就相關傳聞顯示,蘋果已經與外部合作廠商打造用於測距,並且協助自駕車輛建構3D立體視覺的光達元件,其中部分光達元件技術源自蘋果內部開發設計,但不確定是否與iPhone 12 Pro與iPhone 12 Pro Max採用光達設計相仿。 有可能是為了手機、平板,或是AR頭戴裝置與自駕車使用 彭博新聞報導指稱,蘋果目前著手與多家LiDAR光達元件供應商洽談合作,預期在未來4-5年內容可獲得技術領先產品供應。 若沒意外的話,蘋果此舉不僅能確保用於iPhone、iPad裝置上的LiDAR元件供貨數量穩定,同時也能將LiDAR元件應用在傳聞中的擴增實境頭戴裝置,甚至近期也有不少傳聞的車輛產品。 蘋果從20
4 年前
Intel Mobileye 將透過 XPU 策略開發光達 SoC ,預計 2025 年導入應用
近年 CES 也是許多車載相關技術的重要發表舞台, Intel 旗下 Mobileye 也借此次 CES 宣布多項里程碑與重大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 Intel 將透過 XPU 策略,結合矽光子學打造一款光達系統 SoC ,並預計在 2025 年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上。 Mobileye 在 CES 的主題演講強調其三位一體策略,包括 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 ( REM )地圖繪製,具規則基礎的 Responsibility-Sensitive Safety ( RSS )駕駛規則,與兩項領先的攝影機、雷達與光達技術為基礎的獨立真冗餘桿側子系統。 Mobileye 強
4 年前
Intel RealSense L515迷你光達推出 僅手掌大小 重量100公克 用於機器人、自駕車環境感測
Intel RealSense L515光達,則是藉由微型電機系統設計,讓光達能以功率相對較低的雷射光進行場景掃描,整體功率僅為3.5W,同時佔用體積也相對縮減,直徑為6.1公分,厚度則是2.6公分,實際重量僅為100公克。 Intel宣布推出僅手掌般大小的RealSense L515光達,透過更小體積設計與光達運作特性,讓智慧車輛、自駕車,或是機器人能以更快速率建構周圍3D影像,進而判斷是否需要停下,或是繞道而行。 傳統光達設計,多半因為體型龐大而讓佔用空間增加,應用在車輛上就會產生明顯突兀感,甚至造價相對較高。 而Intel此次推出的RealSense L515光達,則是藉由微型電機系統設
5 年前
友站推薦
40 億美元訂單!以色列光達新創將供應福斯自駕車技術
INSIDE - Heemie
【The Wired Guide】自動駕駛指南
INSIDE - WIRED
【電車世代】淺談特斯拉、AI 相機視覺與光達
INSIDE - Chri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