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查緝走私,在走私貨品中出現一批價值約 200 萬港幣的挖礦專用顯示卡
由於當前透過 GPU 挖礦仍為主流,市場上大量顯示卡被專業礦工收刮一空, NVIDIA 也因應市場需求宣布近期推出專門用於挖礦的 CMP HX 系列礦卡, AMD 也傳出將跟進推出挖礦專用產品,而根據香港新聞報導,最近香港海關查緝走私時,查獲一批總價值超過 3,100 萬港幣的走私品,其中首度在走私品中發現挖礦專用的顯示卡(無顯示輸出設計)。 香港海關在 4 月 2 日進行海面查緝時,發現疑似透過漁船將走私品轉移到快艇並試圖走私到中國的情況,而當海關接近前對方已搭上快艇逃離,在這批遺留在漁船的走私品當中,包括乾海參、花膠、乾魚翅、燕窩、顯示卡、智慧手機、電腦記憶體、固態硬盤和化妝品,據稱若這樁
4 年前
AMD 恐怕不能再嘴 Intel 的 Spectra 漏洞, AMD 坦承 Zen 3 架構的 Ryzen 5000 、 EPYC 7003 皆可能受分支預測攻擊
Intel 幾年前爆發幾項處理器硬體架構漏洞,導致 Intel 在資安領域一夕之間成為其它廠商攻擊的目標,尤以競爭對手 AMD 藉機強調自身硬體設計並無如 Intel 的問題;不過根據 AMD 自主揭露的白皮書, AMD 的 Zen 3 架構、包括 Ryzen 5000 與 Epyc 7003 等產品恐怕也有類似 Spectra 的資安漏洞,可能會受到以分支預測進行的攻擊行為,不過 AMD 強調只是有可能性且實際實行的可能性不高,仍請使用者安心使用。 此問題發生的原因是 AMD 在 Zen 3 架構入名為 Predictive Store Forwarding ( PSF )的分支預測功能,用
4 年前
硬科技:歷史上著名的逆轉秀IBM Power5
2004年第二季,除了NVIDIA在NV40表演了一場華麗的逆轉秀,那年的夏天,在高階伺服器CPU市場更上演了一場空前絕後的「效能大屠殺」:藍色巨人IBM在7月14日發表了採用Power5(代號”Squadron”)處理器的伺服器,包括雙處理器的p5-520、四處理器的p5-550和16處理器的p5-570(當然後來又追加一堆機種,像「開放」的OpenPower 720)。 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IBM Power Everywhere篇 IBM早在2003年的HotChips 15初步公開Power5的技術概要,2003年底的Microprocessor Forum發布規格細節,大家
4 年前
AMD 真香,傳 Intel 忠實合作夥伴 Razer 也有意推出 Ryzen 5000 搭配 RTX 30 電競筆電
自品牌創立、推出筆電以來,一直都是 Intel 新平台與技術絕佳合作夥伴的 Razer 可能不敵 AMD Ryzen 急起直追的表現要稍微變心了,根據爆料指出, Razer 打算推出一款採用 AMD Ryzen 5000 平台的新 Blade 筆電,不過 GPU 仍將搭配主流的 NVIDIA RTX 30 而非 Radeon RX 6000M 。 ▲據稱 Razer 的 AMD 版 Blade 將採 Ryzen 9 5900HX 搭配 RTX 3060 據爆料來源 Rogame 指出, Razer 的 AMD 筆電將採用 14 吋設計,這意味著將與當前的 Blade 15 或是 Blade S
4 年前
硬科技:歷史上著名的逆轉秀Intel Merom
2006年6月26日,Intel正式發表Core微架構的Xeon 5100系列 “Woodcrest”,隨後在7月27日推出桌機版Core 2 Duo “Conroe” 與筆電版Core 2 Duo “Merom”,點燃了對AMD發動「帝國大反擊」的狼煙,也開始逐步終結AMD K8的優勢,在2008年11月11日問世的Intel Nehalem世代後,替AMD這5年多來的好日子劃下了不完美的句點。 為何伺服器用的Xeon版本會比桌機筆電更早推出?看在單價和獲利的份上,各位科科都懂。無論Intel和AMD,都是這樣幹的。 但Intel並非突然就拋出Merom,而是在2005年秋季IDF(Inte
4 年前
AMD Radeon RX 6700XT 上周已開賣,在台報價近似 RTX 3070 、限組裝不意外
AMD 針對 1440P 遊戲體驗的 Radeon RX 6700XT 顯示卡已在上周正式發表,幾家主要的硬體評側媒體應該也都在上周解禁效能,稍早也正式收到台灣 AMD 的官方開賣新聞稿; AMD 強調 Radeon RX 6700XT 採用 RDNA 2 架構、具 96MB Infinity Cache 、 AMD Smart Access Memory ( SAM ) 與 12GB GDDR6 ,號稱比起前世代 GPU 於特定遊戲提升一倍效能。 ▲知名通路原價屋仍有少量非公板卡銷售,不過仍舊需整機組裝(截圖來源:原價屋) 日前發表時, Radeon RX 5700 XT 的建議售價為 47
4 年前
AMD 年度行動 GPU 將為 Radeon RX 6800M ,規格近似 Radeon RX 6700XT
AMD 日前預告將在上半年推出基於 RDNA2 架構的新款 Radeon RX 6000 系列行動 GPU ,現在硬體爆料專門戶遠坂小町/ @Komachi 指出, AMD 將以 Radeon RX 6800M 作為 RDNA 2 行動版的旗艦產品,並取代 Radeon RX 5700M 。 AMD 有可能選在五月底 Computex 期間宣布行動版 Radeon RX 6800M 。 0x73DF:0xC3 = AMD Radeon RX 6800M. pic.twitter.com/W3L2CtGljh — 遠坂小町@Komachi (@KOMACHI_ENSAKA) March 19,
4 年前
輕薄、高效能、高續航與企業兼具, AMD Ryzen 5000 Pro 平台登場、 HP 與聯想仍為主要合作夥伴
AMD 去年於輕薄與主流筆電展露頭角,今年則於高效能電競筆電大有斬獲,現在行動領域較弱的一環恐怕是市場特殊性較高的商務市場,而 AMD 在發表第三代 EPYC " Milan "的隔一晚,再度宣布行動商務平台 AMD Ryzen 5000 Pro 系列,強調兼具 Ryzen 5000 的效能、續航力,但同時符合商用環境所需的安全。 ▲此次首要合作夥伴仍為 HP 、聯想 不過合作夥伴部分似乎相較消費市場仍難以突破,此次於全球市場首輪推出搭載 Ryzen 5000 Pro 系列的合作夥伴仍為 HP 與聯想。 ▲ AMD 仍將 Ryzen U 系列設定在輕商務應用 Ryzen 5000 Pro 系列
4 年前
採 Zen3 架構、 IPC 提升 19% 的第三代 AMD EPYC " Milan 登場,並為美國超算系統 Frontier 運算核心
AMD 在 2019 年發表基於 Zen2 架構的 EPYC “ Rome “後,以多核優勢、多通道記憶體與先進介面,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後,成為許多資料中心與超算系統的新寵, AMD 也在稍早公開代號" Milan "的第三代 EPYC 平台 EPYC 7003 系列,也是美國新一代超算系統 Frontier 的 CPU 架構,以在桌上型 PC 、筆電平台表現 Zen3 架構為基礎,帶來高達 19% 的 IPC 提升。 ▲美國新一代超算系統 Frontier 將採 Zen 3 CPU ▲ EPYC 7003 採用 Zen 3 架構, IPC 提升 19% ▲ Zen 3 架構採 8 核心一個
4 年前
AMD 代號「Milan」第三代 EPYC 伺服器處理器 3/15 揭曉 採用台積電 7nm 製程
AMD第三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至少會有19款型號設計,其中將從8組核心設計起跳,最高規格將採用2.45-3.5GHz運作時脈設計,熱設計功耗則為280W,而入門規格運作時脈則介於3.65-4.1GHz之間,熱設計功耗為180W。 強調比現行Intel Xeon處理器提升高達68%運算效能 AMD預告,將在美國東部時間3月15日上午11點 (台灣時間3月16日凌晨12點)公布代號「Milan (米蘭)」的第三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產品。 在今年初的CES 2021活動期間,AMD已經表示首批第三代EPYC系列處理器產品已經提供合作夥伴預覽,並且強調其效能運算將比Intel產品高出許多,在以計算
4 年前
友站推薦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劉德音SEMICON演講:CoWos產能短缺造成AI晶片缺乏為短期現象,台積電評估投資安謀這1、2週會決定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