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宣布將採用Intel 18A製程生產晶片,Arm架構CPU或AI 加速器都可能是候選
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在Intel IFS晶圓代工部門的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 2024活動透過視訊公布,微軟將使用Intel的18A製程生產晶片,不過並未透露微軟將利用18A製程生產哪一類型的晶片。 ▲由Intel 18A生產的微軟晶片較可能是Arm架構CPU或加速器 Intel 18A製程是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上任時的4年5個製程節點的最後一個計劃,依照規畫將在2025年落實;Pat Gelsinger在活動上也公布基於Intel 18A製程、隸屬Xeon E系列的Clearwater Forest計畫,IFS視18A為
1 年前
Arm 推出全面設計生態鏈助 Neoverse 生態系擁抱客製化 SoC ,涵蓋 ASIC 設計公司、 IP 供應商、 EDA 工具商、晶圓廠與韌體開發夥伴
Arm 宣布針對 Neoverse 運算子系統( CSS )的客製化系統單晶片( SoC )需求推出 Arm Total Design / Arm 全面設計生態系,攜手 ASIC 設計公司、 IP 供應商、 EDA 工具商、晶圓廠與韌體開發商,可加速與簡化 Neoverse CSS 架構系統開發作業;加入 Arm 全面設計生態系的夥伴將可率先使用 Neoverse CSS ,獲得在創新、縮減上市時程與降低客製化晶片所需的成本與複雜性。 Neoverse CSS 不僅使客製化晶片更容易取得,也將持續演進以便支援當前火熱的小晶片( Chiplet )技術;藉由與 Arm 全面設計的成員及更廣泛的生
1 年前
Intel 獨立產品與製造部門並轉型內部晶圓代工模式,使 IFS 提前成為第二大晶圓代工廠並爭取更多外部代工機會
或許是持續以來外界對此模式的質疑, Intel 於 2023 年 6 月 21 日向分析師與投資者公布全新的營運模式,未來 Intel 產品與晶圓製造將進入全新的「內部晶圓代工模式」,未來 Intel 產品與製造部門的關係如同無晶圓廠與晶圓代工廠的;在重新調整產品與製造策略並轉型內部晶圓代工後, Intel 晶圓代工服務( IFS )有望提前於 2024 年實現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的目標,同時也藉次爭取更多無晶圓廠的晶圓代工機會,同時產品與製造未來損益也將獨立。 Intel 在現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上任後提出 IDM 2.0 策略,以彈性的內、外晶圓生產模式供 Intel 生
2 年前
繼高通後聯發科也宣布與 Intel 建立代工合作關係,將由 IFS 為聯發科生產一系列智慧終端晶片
由現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提倡的 Intel IDM 2.0 策略當中,除了強化製程技術布局,也將開放 IFS ( Intel 晶圓代工服務)對外代工與混合封裝,在後續公布合作計畫時,高通在第一時間宣布將使用 Intel 20A 製程生產晶片;今日聯發科也宣布與 Intel 建立代工合作關係,未來將透過 IFS 生產一系列智慧終端晶片。 ▲聯發科繼高通之後也成為 Intel IFS 客戶 雙方協議將利用 Intel 在美國與歐洲的產能,使聯發科能在台積電以具備更彈性的生產;聯發科將使用 Intel 獲得生產驗證的 3D FinFET電晶體再到次世代技術突破的路線圖為基礎,作為生
2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