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 Digital 推出 WD_Black SN750 SE 平價版 PCIe Gen 4 SSD,與讀取速度達 900MBps 的 WD_BLACK D30 Game Drive SSD
Western Digital 宣布在台推出兩款 WD_Black 系列產品,包括採用 DRAM Free 設計的 WD_BLACK SN750 SE NVMe SSD 平價版 PCIe Gen 4 SSD ,還有針對如遊戲機外接儲存、讀取速度可達 900MBps 的 WD_BLACK D30 Game Drive SSD 。 WD_BLACK SN750 SE NVMe SSD 預計 6 月下旬開賣提供 250GB 、 500GB 與 1TB 三種容量,建議售價分別為 1,690 元、 2,490 元 與 4,490 元;WD_BLACK D30 Game Drive SSD 已正式上市,提
4 年前
Seagate 限量推出 FireCuda 520 SSD 電馭叛客 2077 Limited Edition ,多了艷黃色散熱片、由原價屋獨賣
Seagate 在 2019 年末發表的 FireCuda 520 屬於第一世代 PCIe Gen 4 的 NVMe SSD 產品,而今年第二世代的 PCIe Gen 4 NVMe SSD 陸續上市後,性能就顯得普通一些,不過 Seagate 最近又找上另一個遊戲界雷聲大雨點小的冷飯"電馭叛客 2077 "合作,推出限量版的 FireCuda 520 SSD 電馭叛客 2077 Limited Edition ,限量 2,077 套。 台灣將由原價屋在 6 月 10 日獨賣,建議售價為 6,677 元,購買加贈一顆 ONPRO 60W USB-C 充電器,另外提供限量電馭叛客 2077 PC
4 年前
Computex 2021 :美光宣布將推出 176 層的 PCIe Gen4 SSD 產品線,並已著手為 DDR5 平台準備
美光在今年 Computex 宣布推出 176 層 NAND 與 1-alpha 製程的 DRAM 技術的儲存產品,除了針對車用發表 UFS 3.1 通用快閃記憶體儲存產品外,更將 176 層 NAND 應用在新一代的 PCIe Gen4 SSD 產品,規劃多款高速儲存產品線,包括 Micron 3400 與 Micron 2450 兩大產品線。 此外美光也強調 Micron 3400 與 Micron 2450 皆列入 Intel 現代待機認證的合作夥伴入口平台元件清單,能作為打造符合 Intel Athena 計畫的 EVO 認證平台的儲存使用,並同時獲得 AMD PCIe Power S
4 年前
WD_Black 推出 DRAM-Free 的 SN750 SE ,進一步降低 PCIe 4.0 SSD 價格
雖然當前的 WD_Black SN750 是隸屬旗艦級的 PCIe 3.0 SSD 產品,不過近日 Western Digital 宣布了另一款名為 WD_Black SN750 SE 的產品,卻是定位在中價位的 PCIe 4.0 M.2 SSD 產品。 ▲雖然為 PCIe 4.0 介面,但效能表現與 PCIe 3.0 的 SN750 差不多 WD_Black SN750 SE 與雖與 SN850 同屬 PCIe 4.0 產品,但藉由 DRAM Free 設計進一步降低成本,不過多少也反映在效能表現,嚴格來說整體性能與使用 PCIe 3.0 的 SN750 差不多,縱使是最高規格的 1TB 版
4 年前
群聯搶在 Computex 前夕公布多項儲存解決方案,除讀寫皆突破 7,000MBps 的 E18 Gen.4 SSD 主控還有針對奇亞幣的 XPlot SSD 方案
台灣儲存控制解決方案大廠群聯 PHISON 選在 Computex 舉辦前夕公布多款 NAND 解決方案,除了頂規 PCIe Gen 4 SSD 晶片 PS5018-E18 搭配新款顆粒達到 7,488MBps 讀取、 7,018MBps 寫入的性能,還有針對電競手機的 PS5021-E21T Gen4 BGA SSD 、強化版 UFS 3.1 控制晶片 PS8318 、超低功耗 eMMC 控制晶片 PS8232 ,此外針對近日火紅的奇亞幣需求,規劃可延長 SSD 18 倍壽命的 XPlot 系列產品。 ▲ E18 藉由搭配 176 層 NAND 進一步提升存取表現 PHISON PS5018
4 年前
技嘉 AORUS 推出性能達 7,000MBps 的 AORUS Gen4 7000s Prem SSD ,搭配熱導管散熱片進一步降溫
技嘉在日前推出的 AORUS Gen4 7000s SSD 的基礎上,推出搭配雙熱導管散熱器的 AORUS Gen4 7000s Prem. SSD ,除了承襲 AORUS Gen4 7000s SSD 的性能表現外,亦藉由搭配比起多數板載 SSD 散熱片更優異的熱導管散熱片提供更好的持續散熱效能。 AORUS Gen4 7000s Prem. SSD 採用 Pcie 4.0 x 4 的 NVMe M.2 規格,並使用 Phison 群聯頂級 8 通道 E18 主控晶片搭配 3D TLC 記憶體顆粒與 SLC 快取,可達到 7,000MBps 讀取、 6,850MBps 寫入的表現;相較 AO
4 年前
NVIDIA 恭賀 Intel 推出第 3 代 Xeon Scalable ,因為 Ice Lake 終於提供可發揮 NVIDIA A100 潛力的 PCIe 4.0
Intel 在昨天深夜宣布代號" Ice Lake "的第 3 代 Xeon Scalable 平台發表,而 NVIDIA 也旋即在不久宣布 Ice Lake 平台將可進一步發揮 NVIDIA GPU 加速技術的潛力,其中一項關鍵即是 Ice Lake 終於升級到 AMD 在第 2 代 EPYC " ROME "就導入的 PCIe 4.0 技術。 NVIDIA 自 Ampere 架構起開始導入 PCIe 4.0 的支援,在超算加速、 AI 、專業影像等領域也提供基於 Ampere 的 NVIDIA A100 、 NVIDIA A40 與 NVIDIA RTX 虛擬工作站等技術,然而在前一世代的
4 年前
消費級最強單執行緒性能, Intel 末代 14nm 的第 11 代 Core Rocket Lake-S 之 i9-11900K 、 i5-11600K 測試解禁
雖然 Intel 將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把消費級產品轉移到 10nm 製程,此次解禁的第 11 代 Core Rocket Lake-S 感覺產品定位略為尷尬,然而單純就技術的里程碑, Rocket Lake-S 卻也是將 Intel 在 14 奈米製程、架構設計發揮到極致的末代奇美拉,此次則是取得其中的 i9-11900K 以及 i5-11600K 進行性能測試,一探在採用新 CPU 架構帶來的驚人表現。 ▲ i9-11900K 雖然 Rocket Lake-S 給人過渡期產品的感覺,畢竟是以 Intel 當前的 14nm 工藝,導入 Intel 首代 10nm 架構的 Ice Lake 平台的
4 年前
寫在第 11 代 Core上市前, Intel 推薦選擇 B560 以上晶片組才能發揮第 Rocket Lake-S K 系列的完整性能
Intel 即將在台灣時間 3 月 30 日晚間正式推出桌上型第 11 代 Core 平台 Rocket Lake-S ,當然效能解禁就是在上市之後的事情,在正式上市前, Intel 倒是很罕見的希望藉媒體傳達關於 500 系列晶片組的購買建議; Intel 表示,自過往的經驗, Intel 的晶片組主要是以 BX60 與 HX10 為主力,約占總晶片 70% ,但無論這次消費者是想搭配 Comet Lake-S 且希望呈現完整的體驗, Intel 強烈建議消費者至少選擇 B560 會更合適。 ▲ Rocket Lake 平台與 Comet Lake 的差異 ▲處理器與晶片組的通道分配 在處理
4 年前
AMD 推出結合 AMD Pro Security 之 Ryzen Threadripper Pro 桌上型處理器,鎖定高安全性工作站需求
AMD 的 Ryzen Threadripper 系列在邁入 Ryzen Threadripper 3000 系列後,以相較競品更平實的價格,可換取更高的核心數、 8 通道記憶體與高達 128 條 PCIe Gen 4 通道,廣獲准專業工作站的青睞,而 AMD 又趁勝追擊推出Ryzen Threadripper Pro ,強化安全防護性,鎖定對安全性有更高需求的特定應用。 ▲當前 Ryzen Threadripper Pro 提供四款產品 Ryzen Threadripper Pro 當前提供四款產品線,包括 64 核心的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 , 32
4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