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AMD同時多執行緒SMT4是什麼?圖解CPU各種核心與執行緒關係
如果問筆者,「真正的K10」Zen微架構到底有哪個地方最讓人感慨萬千,大概就是AMD落後Intel整整「15年(2002年二月 vs. 2017年三月)」的同時多執行緒(SMT)了。去年AMD公佈產品時程圖,確認Zen3已完成開發,並將於2020年下半年採用台積電用上EUV光刻技術的7nm+製程生產,然後網路上就冒出了Zen3將支援「SMT4」的傳言,講的白話一點就是單核心四執行緒,是現有Zen的2倍。換言之,包2顆Chiplet的16核心的Ryzen 9 3950X就是64執行緒,包8顆Chiplet的64核心的EPYC 7742則是駭人聽聞的256執行緒。 其實SMT4不是新概念 聽起來好
5 年前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財報中暗示有望於 GTC 發表傳聞中的 Ampere 架構
NVIDIA 過往多半在自家年度大會 GTC 公布新式 GPU 架構,直到 2018 年不知為何選在 SIGGRAPH 公開支援光線追蹤的 Turing 圖靈,而面對 AMD 自去年開始的中階 Navi 架構猛烈攻勢,雖然仍未影響到 NVIDIA 高階 RTX 20 系列的定位,不過畢竟推出的早,市場上的新鮮感也相對較弱,之前也多次傳聞 NVIDIA 將在 2020 年的 GTC 大會公布新一代架構安培 Ampere ,而 NVIDIA 的執行長黃仁勳在 2020 年第四季的財報當中,似乎也間接暗示了傳聞的可信度,他表示" NVIDIA 將在下個月的 San Jose GTC 大會討論更多與
5 年前
硬科技:Intel Xe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Intel史上3次獨立顯卡戰役
這篇歷史回顧文沒有什麼技術成份,請各位科科安心服用。各位科科是否還記得Intel首次進軍獨立顯示卡是什麼時候的往事?答案是1998年的i740,距今已經22年。有趣的是,隔了一年,「GPU」一詞隨著NVIDIA GeForce 256而誕生。 延伸閱讀: 淺談GPU到底是什麼(上):不同的運算型態 淺談GPU到底是什麼(中):兼具SIMD與MIMD優點的SIMT 淺談GPU到底是什麼(下):走向汎用化的GPGPU Intel第二次、第三次獨顯戰役 那各位科科是否還記得,Intel打算第二次進軍獨立顯示卡市場,又是何時發生的好事?答案是2006年意外曝光的Larrabee,堪稱「x86義和團之亂
5 年前
雖說串流遊戲可能會是未來,但當前遊戲開發者僅有不到一成有意願投入內容開發
縱使當前串流影片、串流音樂已經改變數位娛樂型態,然而當前串流技術在遊戲領域恐怕還是不吃香,根據 The Verge 的報導指出,自 GDC 大會針對內容開發者的普查當中,僅有約 6% 的受訪者表示正在開發 Stadia 的遊戲內容,而微軟的 ,而微軟的 Project xCloud 更僅有 3% ,即便是 2020 年底才要問世的兩款次代遊戲機 PS5 與 Xbox Series X ,也分別有 11% 與 9% 的開發者表示已經開始投入內容開發,顯見當前串流遊戲技術還需要一段時間證實可行性。 串流遊戲技術最大的問題還是需要解決輸出入延遲,然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的根本,就是提供串流服務的基礎建設
5 年前
微軟 Xbox Series X 原型機 IO 照片曝光,並傳將採 PCIe 4.0 NVMe SSD 儲存
微軟與 Sony 兩者顯然對於下一代遊戲機的初期曝光型態較為不同, Sony 藉由 Wired 率先以資訊敘述的方式闡述 PlayStation 5 的硬體特質與機能,目前看到的主機則是預期與正是版本差異甚大的開發用主機,而 Xbox 下一代遊戲機 Xbox Series X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連外型、控制器設計都已經曝光;在早先又有根於 Xbox Series X 的原型機 I/O 曝光。 從當前曝光的原型機的機背,包括兩個 USB Type-A 、乙太網路、光纖輸出與一組 HDMI ,已經不再如當初發表第一版定位於家庭娛樂中樞的 Xbox One 還有 HDMI In 的功能,至於位於光纖與
5 年前
Full HD 高畫質超值顯卡, AMD Radeon RX 5500 XT 動手玩
雖然剛介紹完 AMD 對 Full HD 極致畫質玩家的殺手鐧 Radeon RX 5600 XT ,不過近萬元的價格對於預算導向的玩家可能還是略高了些,不過對龐大的 AMD 粉絲也還有更實惠的選擇,即是當前 Navi 架構的入場券 Radeon RX 5500 XT ,此次拿到兩款同質產品,包括技嘉 Radeon RX 5500 XT GAMING OC 8G 與華碩 Dual Radeon RX 5500XT EVO OC 。 ▲兩款 GPU 的風扇設定截然不同 Radeon RX 5500 XT 採用 AMD 新一代架構 RDNA 與台積電 7nm 製程,具備 22 個 CU ,共 1,
5 年前
真香 Gen.4 火梭魚來了, Seagate FireCuda 520 2TB M.2 PCe 4.0 SSD 動手玩
相較同樣自傳統硬碟一路走到今日的老對手 Western Digital 透過併購 SanDisk 快速投入固態硬碟產品, Seagate 在固態硬碟的布局較緩,然而在去年推出 FireCuda 系列的 FireCuda 510 PCIe 3.0 火梭魚 SSD 後,旋即推出 FireCuda 520 PCIe 4.0 的高性能版本,迎合 AMD 平台逐步壯大的市場需求。 ▲ PCIe 4.0 X 4 介面提供最高 5,000MBps 的讀取性能 雖然 PCIe 4.0 目前僅限少數 AMD 平台支援,然而由於近期 AMD 在桌上型與小型工作站市場打出一波高峰,以追求極致為目的的玩家在選擇升級時
5 年前
為頂尖 1080P 極緻體驗的領航者, AMD RX 5600 XT 動手玩
AMD 在公布基於 7nm 與 RDNA 架構的 Navi 系列 GPU 後,陸續推出取代 Polaris 架構的新產品,而在當前的產品布局, AMD 仍在鎖定 1440P 遊戲的 RX 5700 系列與進階 Full HD 遊戲體驗的 RX 5500 XT 之間有個缺口,在今年 CES , AMD 也發表一款用於極緻 Full HD 遊戲體驗的新產品 RX 5600 XT ,而 RX 5600XT 在稍早也正式宣布解禁,北美建議售價 279 美金起。 ▲ RX 5600 XT 實際上市後的時脈與 CES 公布不太相同 如果從官方的規格來看, RX 5600 XT 與 RX 5700 相當類似
5 年前
因應 AMD 將推出的 Radeon RX5600XT , NVIDIA 將創始版 RTX2060 調降至 299 美金
AMD 在今年 CES 發表強調 FullHD 極致遊戲體驗的新顯示卡 Radeon RX 5600XT ,以產品特質與定位,市場預期將會與 NVIDIA 的 GTX16 系列正面衝突,不過 NVIDIA 似乎想要透過 RTX 系列的 AI 與光線追蹤等附加價值吸引消費者,北美官網將 RTX 2060 的創始版價格調降 50 美金,當前為 299.99 美金。 ▲ RX 5600XT 將在近期正式上市,市場預估價格會在 300 美金內 從 AMD 的產品策略, Radeon RX 5700 仍是以 2K 解析度為訴求,畢竟具備完整的 8GB GDDR6 RAM ,而 Radeon RX 560
5 年前
顛覆 AMD 電競筆電只有戰車級機種的輕盈 Ryzen 4000 + RTX 20 機種,上蓋還可顯示個性圖案的華碩 ROG Zephyrus G14 動眼看
今年對 AMD 而言是相當有希望能將在桌上型電腦 CPU 帶到筆記型電腦的關鍵,除了永遠可敬的對手 Intel 處理器持續缺貨問題外,甫在 CES 發表的新款行動 APU Ryzen 4000 系列也在性能令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也吸引系統商願意將其用於輕薄電競筆電上,打破前幾代採用 AMD APU 的電競筆電往往僅有相當厚重機型的刻版印象,而華碩此次更首度將 AMD 處理器平台帶到訴求輕薄有形的 Zephyrus 西風家族,推出搭配 NVIDIA RTX 2060 、僅 1.6 吋高階獨顯機種 Zephyrus G14 ,這款從外到內皆相當令人注目的電競筆電可說是華碩今年 CES 的重大亮點
5 年前
友站推薦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劉德音SEMICON演講:CoWos產能短缺造成AI晶片缺乏為短期現象,台積電評估投資安謀這1、2週會決定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