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AMD Zen 架構公布進一步資訊,展示 Summit Ridge 桌上型處理器與 Naples 伺服器處理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Zen 架構公布進一步資訊,展示 Summit Ridge 桌上型處理器與 Naples 伺服器處理器
照片為今年 Computex 期間所展示的 AMD Zen 處理器樣品 或許是要與 Intel 嗆聲, AMD 稍早也在舊金閃山舉辦一場針對新一代處理器架構 Zen 的活動,進一步展示 Zen 架構處理器的效能,並展示一款設定在與 Intel Broadwell-E 競爭的 8 核、 16 執行續桌上型處理器 Summit Ridge ,以及首度曝光的伺服器級 32 核心、 64 執行續處理器 Naples 。 AMD 強調全新規劃的 Zen 架構加入新快取階層、改良式分支預測以及具備同步多執行緒,此架構具備高度的彈性設計,可針對包括無風扇設計 2 合 1 電腦、嵌入式系統、超級電腦與運算中心
8 年前
是能否成為熱愛單機大作玩家的超值選擇? AMD Radeon RX470 4GB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能否成為熱愛單機大作玩家的超值選擇? AMD Radeon RX470 4GB 動手玩
AMD 在推出第六代 GCN 架構的 RX480 之後,也再度推出 RX470 以及 RX460 ,而這次所測試的則是由技嘉所推出的 RX470 G1 Gaming 4GB ,不同於 RX480 首波由公版卡掛帥, RX470 目前在台灣都是由各家合作夥伴推出自製卡,故此次由 AMD 提供的測試品就是板卡夥伴的自製卡而非公版卡。 關於 RX470 所採用的 Polaris 10 核心技術可見先前 RX480 報導:請點此 RX470 與 RX480 採用相同的核心,在稍為減少 CU 單元後,鎖定在以 Full HD 搭配高度特效、反鋸齒等已 60fps 暢玩單機大作的消費族群;官版的設定搭配
8 年前
是AMD 進一步介紹專業繪圖卡 Radeon PRO WX 產品線與 SSG 概念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進一步介紹專業繪圖卡 Radeon PRO WX 產品線與 SSG 概念
AMD 稍早以電話會議的方式介紹在今年 SIGRAPH 所發表的全新繪圖卡產品線 Radeon PRO WX 家族,以及針對概念性產品 SSG 做進一步說明,根據 AMD 的說法,現階段 PRO WX 將與 FirePro 產品線並存,但在產品應用範圍則同樣是針對專業繪圖領域。 PRO WX 系列有三款產品,核心是隸屬第四代 GCN 的 Polaris 架構,從效能與 CU 數量對照, WX7100 、 WX5100 以及 WX4100 分別是對應 RX480 、 RX470 以及 RX460 核心,不過針對繪圖工作站的需求,意義體僅有單一版本,另外 WX5100 使用單槽式散熱,而 WX41
8 年前
是AMD Radeon RX 系列向下扎根, 8 月陸續推出 RX470 、 RX460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Radeon RX 系列向下扎根, 8 月陸續推出 RX470 、 RX460
AMD 在今年 Computex 發表基於 Polaris 架構的新 GPU 產品 RX480 ,宣告將能執行 VR 的 GPU 價格壓制到 199 美金的範疇,同時也預告了接下來還會有更平民的產品,希望藉由貼近多數玩家能負擔的價位,讓消費者重回 AMD Radeon 的懷抱;稍早 AMD 也公布了 Polaris 系列兩款更平價的產品,分別是針對 Full HD 解析度娛樂超值產品的 RX470 ,以及針對電競玩家的 RX460 ,兩者分別於 8 月 4 日、 8 月 8 日推出。 關於 Polaris 架構特色可見先前 RX480 介紹:請點此 兩款產品雖在效能並未如 RX480 達到 V
8 年前
是AMD 專業影像產品改以 Radeon Pro 命名之,同時發表內建 SSD 作為影像緩衝儲存的 Radeon Pro SSG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專業影像產品改以 Radeon Pro 命名之,同時發表內建 SSD 作為影像緩衝儲存的 Radeon Pro SSG
圖片來源: AMD AMD 在 SIGGRAPH 大會宣布了專業級繪圖產品 Radeon Pro WX 繪圖卡,另外也針對專業影像需求推出新型態的影像緩衝儲存產品 Radeon Pro SSG ( Solid State Graphics ),後者號稱可大幅改善專業影像的流程。 就產品定位來看, Radeon Pro WX 系列應該就是取代先前的 FirePro WX 的名稱,將產品線藉由 Radeon 品牌統一 RTG ( Radeon Techonology Group )部門的形象再造計畫,目前公布了三款新產品線,包括針對小尺寸工作站、採用 Low-Profile 設計的 WX4100
8 年前
是HTC Vive 日本實體通路開賣,授權經銷商以體驗區結合推薦電腦共同展示這篇文章的首圖
HTC Vive 日本實體通路開賣,授權經銷商以體驗區結合推薦電腦共同展示
昨天 HTC Vive 正式在日本實體通路開賣,而通路合作夥伴也正式開始進行推廣銷售,昨天也走訪了位於新橋與秋葉原的 Tsukumo 以及秋葉原的 Dospara 本店兩家授權經銷商的門市,日本的實體通路銷售模式是將 HTC Vive 體驗區結合隸屬經銷商的電腦品牌主機共同展示,而各家店舖的展示區除了現場領取號碼牌以外,也可透過由 HTC 與 Degica 規劃專屬的預約網站 VIVEDEMO 先行預約。 日本的直屬授權店會有專屬的 LOGO ,表示它是由 HTC 與 Degica 所認證的官方經銷通路,而此次在日本的通路策略則是結合實際體驗區的方式進行展示,各家店舖因空間的不同規劃至少 1
9 年前
是看好 VR 市場或是分散風險? HTC 將 Vive 事業群子公司化這篇文章的首圖
看好 VR 市場或是分散風險? HTC 將 Vive 事業群子公司化
HTC 稍早做出一項決策,將近期在 VR 市場相當活躍的 Vive 事業群拆分,成為隸屬 HTC 集團下的全額子公司;就外界的揣測,藉由切分 Vive 可降低目前聲勢低迷的 HTC 手機拖累 Vive 發展的可能性,因為對開發者而言他們可能會擔心手機市場狀況會影響到 Vive 後續發展的可能性。 然另一方面, VR 雖然是一門相當火熱的趨勢,但是現階段 Vive 的合作夥伴 Valve 仍是把重心放在電腦上,短時間似乎也沒有任何將 VR 平台與生態帶到手機領域的跡象,同時 Valve 目前 VR 設備唯一的合作夥伴也僅有 HTC ,另一方面 HTC 手機也確定將加入 Google Daydre
9 年前
是旨在為 4K 與 VR 遊戲奠定新基準, AMD Radeon RX480 正式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旨在為 4K 與 VR 遊戲奠定新基準, AMD Radeon RX480 正式推出
AMD 在今年 Computex 發表了基於第四代 GCN 的 Polaris 10 顯示卡新品" Radeon RX480 ",強調不僅是新架構,也在命名有了新方式,同時也希望能為此級距的市場奠定新基準,鎖定超越 Full HD 遊戲體驗與 VR ,其中 4GB 版本號稱 199 美金起跳,似乎有著要與競爭對手爭奪萬元內高效能顯卡寶座的意味,同時設法把 VR 電腦整機的價格壓低到 800 美金以下。 AMD 此次重新定義顯示卡命名,是希望更進一步簡化產品線,故目前 Polaris 系列的三張 GPU 不再像先前還有再型號前方以 R9 、 R7 以及結尾有分 X 版本與非 X 版本差異, RX
9 年前
是繼續使用 ARM 圖形方案,三星下一款旗艦應用處理器 Exynos 8895 將導入 Mali-G71 GPU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何 ARM 最新 CPU 微架構 Cortex-A73 會是專為行動運算而生?
ARM 在今年 Computex 宣布新一代微架構 Cortex-A73 ,根據 ARM 的說法,這是一款針對行動運算採取架構最佳化的微架構,與目前高階核心 Cortex-A72 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取消許多針對伺服器相關應用的設計,例如不支援 ECC 等等。對於 ARM 而言,這是首度強調專為行動運算規劃的微架構,但為何捨棄伺服器相關應用?仍與伺服器市場需求有關。 在 ARM 架構目前的市場情況,唯有仍在勢頭上且重視更新時間的行動運算晶片,會在第一時間導入最新的架構,因為這個市場仍是目前 Cortex-A 系列微架構的主戰場,至於伺服器應用相較之下僅有一點點。 從 Cortex-A73 初期發
9 年前
是微軟的 Xbox Play Anywhere 遊戲一次購買跨平台遊玩計畫將於 9 月 13 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在微軟 Project Scorpio 前的小改版機種,體積縮減 40% 的 Xbox One S 正式發表
微軟在 E3 記者會發表 Project Scorpio 前也發表了小改版主機 Xbox One S ,基本效能與 Xbox One 差異不算明顯,但體積一口氣縮小了 40% ,並將變壓器改為內建,意味著整體體積一口氣縮小許多,另外也增加對於 4K UHD 解析度之藍光光碟、 Netflix 與 Amazon 串流影音服務的支援,同時也具備 HDR 格式的影片與遊戲,在多媒體能力也率有提升。 Xbox One S 台灣上市時間還未定,美國預計 8 月開賣, 500GGB 版本建議售價為 299 美金, 1TB 版本為 349 美金,而 2TB 採地區限定之限量版,建議售價為 399 美金。 此
9 年前
友站推薦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