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NexGen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NexGen Nx586/Nx686 (上) 常常看到很多人提出1個共同的疑問:為何今日x86處理器市場,是由Intel和AMD聯手壟斷,幾乎沒有其他廠商的生存空間? 有經歷過1990年代中期的科科,或許多少知道,這間因創辦人Jerry Sanders那句「有晶圓廠才是真男人」而聞名的公司,在其創立於1969年後的25年內,x86處理器也並非其業務重心,而且曾經擁有過相當成功的快閃記憶體事業。AMD是到了1995年,才決定中止其自家RISC處理器Am29000的發展,將資源集中在x86處理器市場,並在2003年將快閃記憶體事業單位分割成與Fujitsu合資的Spansion,進一步累積長期對抗Intel的本錢。 也因此,AMD在x86處理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硬科技 Centaur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entaur WinChip (下) 在21世紀初期,VIA的x86處理器有個知名的「亮點」:浮點運算器的時脈只有主頻的一半。其實這並非「為了提昇產品良率(畢竟Centaur體系浮點運算器的規格也沒比別人家暴力)」,而是創辦人Glenn Henry的名言「謀略優於電晶體("Tricks are better than transistors.")」的必然後果。 Centaur在1998年底公開WinChip 4(C4)技術細節時,宣稱他們希望可以激增處理器時脈到超過500MHz的水準(那時AMD剛展示500MHz的K7樣品),也為此激增指令管線深度到11階。但問題來了,堅持「簡單、迅速、便宜」的Centaur並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硬科技 Centaur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entaur WinChip (中) 如同台灣某前總統的曠世名句「1個便當吃不夠,你可以吃2個」,「1個指令跑不爽,你可以跑第2個」的超純量(SuperScalar)管線,與預測分支指令是否發生的動態分支預測(Dynamic Branch Prediction),一直是近代高效能處理器的首要技術指標。 像指令集複雜度毫無道理可尋的x86,以1993年3月22日的Pentium為起點,也在2015年8月5日登場的Intel Skylake微架構,邁入每個時脈週期最多可解碼5個x86指令、並執行8個被解碼後微指令的疆界。 你還沒看上集嗎,先去看看再回來: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entaur WinChip (上) 兼具超純量和非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mips 處理器 x86 risc Centaur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entaur WinChip (上) 「唯偏執狂得以倖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是Intel創辦人之一Andy Grove的傳世名言,而在x86處理器的世界,也的確有間死守「最低成本」的堅持與「簡單、迅速、便宜」信念的公司,至今仍默默的存活在Intel、AMD兩大巨頭的陰影下,這就是Centaur,從1999年9月16日被VIA(威盛電子)從IDT以5100萬美元的價碼併購後,至今仍為VIA的子公司,並預定在2020年下半年量產「目標伺服器市場」的CHA處理器。 神風特攻隊駕駛員:Centaur 公司成立時間:1995年4月 公司消失時間:1999年9月16日(被VIA從IDT併購) 員工人數:4 痴漢水球 4 年前
科技應用 處理器 Mate 40 Kirin 9000 被美國封殺 華為 Kirin 9000 系列將會是旗下最後一款自製處理器 余承東強調目前華為在處理器設計研發已經有相當能力,但缺乏的是後續製造生產資源,因此也希望能協同中國境內業者技術有所突破,一如目前中國境內面板業者在顯示器技術已經能與日韓業者抗衡,預期未來也能打造完全在中國境內設計、生產的處理器產品。 同時預告Mate 40系列將是最後一款採用華為自製處理器的旗艦手機 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余承東在稍早舉辦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演講中透露,受到美國技術出口禁令影響,預計用於下半年即將推出旗艦手機Mate 40系列的Kirin 9000系列處理器將可能成為Kirin系列處理器最後一款產品,同時更意味Mate 40系列將是最後一款採用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處理器 Mash Yang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Mac intel 處理器 APPLE 硬科技:以古鑑今 Apple自製晶片的優勢與劣勢(上) 不知不覺,註定多不勝數的重大事件將塞滿歷史課本的2020年,也走過一半了,距離預定年內發表的首款搭載「Apple Silicon」的Mac,也為時不遠。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畢竟Apple這間樹大招風的公司永遠不缺熱門話題,傳聞多年的自製研發個人電腦晶片總算成為現實,更有「加溫」的效果。從現在開始,各位科科大概有看不完的湊熱鬧文章,聽說連某位Intel前任首席工程師聲稱「Apple拋棄Intel的原因在於Intel處理器從Skylake世代就出現品質不佳的問題」的好笑理由都跑出來了。 但Apple要自行打造桌機(Mac)、筆電(Macbook)甚至工作站(Mac Pro)等級的自家處理器,也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Mac intel ARM 處理器 APPLE 超級電腦 x86 台積電 硬科技 硬科技:Apple處理器脫離Intel然後呢?(上):到現在看起來還不像是真的 謠傳多年,狼終於來了,Apple「總算」在今年的WWDC,宣布過往Mac使用的Intel x86處理器在2年之內,逐步轉移到自家ARM架構的「Apple Silicon」。距離從PowerPC「搬家」到Intel,相隔了整整15年。在這段時間內,Apple的趨勢影響力和軟體生態系,早已今非昔比,咖啡廳內無所不在的Macbook,也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平日風景。 蘋果脫離了 Intel ,但為何不 AMD Yes 而是全數轉向自主設計 Apple Silicon 相信各位科科早已看過無數的「深度評論」,像「ARM的輝煌時代即將來臨(剛好採用Fujitsu的A64FX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超級電腦「富岳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transmeta CMS Efficeon Crusoe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Transmeta Efficeon 從1995年公司成立,1996年提出動態二進位指令轉譯的CMS(Code Morphing Software)相關專利,1997年Linus Torvalds遠渡重洋從芬蘭遠赴美國矽谷,1998年CMS專利生效,到1個月後微處理器報導(Microprocessor Report)揭露其全貌,Transmeta就一直蒙上一層厚厚的神秘面紗,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與熱切的期望。 神風特攻隊駕駛員:Transmeta 公司成立時間:1995年 公司消失時間:2009年(被Novafora併購) 員工人數:300人 最具象徵性產品:Crusoe 由盛而衰的轉折:Efficeon 未能實現之遺憾:一堆留在簡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處理器 x86 transmeta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Transmeta Crusoe 各位科科還記得Transmeta這間x86處理器小廠嗎?還記得曾經有一票日本電腦廠商,很積極的使用他們家的Crusoe打造輕薄小筆電嗎? 神風特攻隊駕駛員:Transmeta 公司成立時間:1995年 公司消失時間:2009年(被Novafora併購) 員工人數:300人 最具象徵性產品:Crusoe 由盛而衰的轉折:Efficeon 未能實現之遺憾:一堆留在簡報上的未來Efficeon 在1990年代中後期,研製銷售x86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的生意,因Windows 95引爆個人電腦的出貨量(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在1998年底抵達1年1億台的里程碑),成為眾人垂涎的肥美市場,也吸引了大量有志之士,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x86 mP6 Rise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Rise mP6 嚴格說來,從聯電(UMC)曾研製出台灣第一顆自行設計的x86處理器,到威盛(VIA)在1999年併購Cyrix和Centaur,台灣人並未在這塊被Intel、AMD共同統治的市場缺席過。當然,至於「存在感」是否足夠強烈,那又是另一回事。 神風特攻隊駕駛員:Rise 公司成立時間:1993年 公司消失時間:1999年(被SiS併購) 員工人數:100人 最具象徵性產品:mP6 由盛而衰的轉折:無 未能實現之遺憾:mP6 II 在1998年10月,某間由某位台灣人於1993年在加州Santa Clara所創立、背後資金也多半來自於台灣投資人的美國公司,曾稍縱即逝的在x86市場,存在過短短的一年,那 痴漢水球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