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準車用電子需要, NVIDIA 設立專屬技術中心這篇文章的首圖
看準車用電子需要, NVIDIA 設立專屬技術中心
NVIDIA 正式宣佈,它們在離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不遠的密西根東南部的 Ann Arbor 設立的研發中心,藉由與汽車產業中心鄰近的地利之便加速車用電子的相關研發,此外, Ann Arbor 亦是密西根大學的所在地,除 NVIDIA 外,包括微軟、 Google 也都選在這附近成立研發中心。 新聞來源: NVIDIA Blog NVIDIA 自 Tegra 2 開始就積極的投入車用電子市場,並且一開始就與福斯集團結盟合作,目前包括 BMW 以及福斯集團都已經有中高階車種導入 Tegra 平台,而美國熱門的電動車 Tesla Model S 更同時將儀表板以及中控台分別使用 Tegra 2 與
11 年前
是NVIDIA 搶先在 SIGGRAPH 進行搭載 Kepler 架構的 Tegra Logan 的技術展示這篇文章的首圖
NVIDIA 搶先在 SIGGRAPH 進行搭載 Kepler 架構的 Tegra Logan 的技術展示
圖片來源: NVIDIA Blog 根據 NVIDIA 的規劃,下一代 Tegra 代號 Logan 的應用處理器將會一改目前的 GPU 架構,正式將用於這一代主流桌上型 GPU 的 Kepler 架構移植到 Tegra 內,除了一舉獲得多樣次代圖形技術包括 Direct X11 、 OpenGL 4.4 ,當然也包括針對手持的 Opgl ES 3.0 等標準,更重要的是該架構也會把 CUDA 技術帶到應用處理器。 NVIDIA 搶先在 SIGGRAPH 演示這款次代 TEGRA 所能提供的圖形能力與效果。 新聞來源: NVIDIA Blog 圖片來源: NVIDIA Blog 雖是基於 Ke
11 年前
是Computex 2013 : Snapdragon 800 帶來 4K 影像震撼,預計第三、第四季產品陸續出爐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3 : Snapdragon 800 帶來 4K 影像震撼,預計第三、第四季產品陸續出爐
高通重新將產品線命名後,列為金字塔頂端的莫過於 Snapdragon 800 了,高通在 Computex 也證實搭載 Snapdragon 800 的產品將會陸續在第三季與第四季出貨,最快七月份後就換看到蹤跡。高通今天也一併宣佈,微軟 Windows RT 與 Windows 8.1 for ARM 將會支援 Snapdragon 800 ,提供比起現有平台更強的運算能力與續航力。 Snapdragon 800 採用高通基於 ARMv7 指令集並支援獨家 vSMP 技術的 Krait 400 四核心架構,搭配 Adreno 330 GPU ,是高通現階段效能最高的應用處理器 SoC ,並且在
12 年前
是針對 Tegra 4 與 Tegra 4i 核心架構不同一事, NVIDIA 做了合理的解釋這篇文章的首圖
針對 Tegra 4 與 Tegra 4i 核心架構不同一事, NVIDIA 做了合理的解釋
雖然 Tegra 4 與 Tegra 4i 已經不是第一次談,不過在 GTC 2013 , NVIDIA 還是提供許多先前兩次發表未完整提及的地方,目前鎖定在頂級手機與平板的 Tegra 4 最大功耗搭配 Icera 500 基頻晶片下為 5W ,而 Tegra 4i 僅為 1W ,關鍵在於 Tegra 4i 選擇先天功耗較低、 Die Size 面積較小的 Cortex-A9 R4 ,並將 GPU 的流處理器從 72 核減少為 60 核。 跳轉繼續 NVIDIA 的說法是 Tegra 4i 針對主流手機市場,故在 Die Size 與功耗方面需要與追求極致效能的 Tegra 4 有所區別,但
12 年前
是從科學研究到大數據,有了 GPU Computing 能做更多這篇文章的首圖
從科學研究到大數據,有了 GPU Computing 能做更多
NVIDIA 在 GTC 的第二天安排媒體對於今年 GTC 的幾項主題進行更深度的訪談,在 GPU Computing 方面,近期的大突破就是與瑞士國家超級電腦運算中心合作的全球最大規模的 GPU 運算超級電腦,這套系統基於 CRAY 的機架,並且導入大量的 Tesla K20 運算卡,其目的是希望能將複雜的阿爾卑斯山的氣候運測精度縮減到一平方公里之內,透過導入 K20 後,相較原本純 CPU 架構效能提昇三倍。 而筆者曾輾轉聽過台灣氣象局對於 GPU Computing 用在氣象運算的看法,表示以台灣現有對於氣象運算的編碼僅能提昇 30% 左右的效能;而 NVIDIA 認為 GPU 運算對於
12 年前
是平行運算不再只是科學研究代名詞,在 Big Data 時代能讓搜尋、比對更即時這篇文章的首圖
平行運算不再只是科學研究代名詞,在 Big Data 時代能讓搜尋、比對更即時
過去討論 CUDA 平行運算,多半是一些地理氣象研究、基因學、遺傳學、病理分析等雖影響人類很深,但又覺得遙不可及的科學研究。不過今年的 GTC , NVIDIA 向全場與會者宣示,用於近年炙手可熱的 Big Data ,平行運算也一樣威猛,還有許多熱門應用就是基於平行運算的結果。 跳轉繼續 Big Data 說來容易,就是透過不斷蒐集新的資料,並從中進行關鍵性的比對,迅速找出使用者所需要的資料。不過在茫茫資料庫中,如何解析關鍵字並從資料庫中找到符合的項目,就是 Big Data 實做的困難之處。像是搜尋引擎,就是最典型的 Big Data ,而最近一些智慧手機標榜圖像辨識、音樂辨識以及即時翻譯
12 年前
是ARM 與台積電達成合作,完成 16nm FinFET 的 Cortex-A57 設計案這篇文章的首圖
當 CUDA 遇上 Denver , Tegra 不光只是娛樂級應用處理器
這次 GTC 的新架構規劃表當中, NVIDIA 宣佈下兩代 Tegra 的關鍵特性,其中將於明年正式推出的 Logan (金剛狼)雖仍持續使用 ARMv7 指令集的 CPU 架構,不過 GPU 卻準備導入與桌上型 GPU 同級的 Kepler 架構,這也意味著 ARM 架構的應用處理器將獲得真正的運算級 SoC 設計。 跳轉繼續 而密謀多年但似乎消聲覓跡一陣子的 Project Denver 也緊跟在後,預計於 2015 年問世,也就是再下一代的 Tegra "Parker(蜘蛛人)",除了 GPU 將換上同一時期的全新 GeForce 架構 Maxell 外,更將 CPU 換上採用 ARM
12 年前
是NVIDIA 正式介紹 Tegra 4 家族新功能:基於平行運算的 Chimera 攝影運算架構這篇文章的首圖
NVIDIA 正式介紹 Tegra 4 家族新功能:基於平行運算的 Chimera 攝影運算架構
在 CES 期間的 Tegra 4 發表會, NVIDIA 已經展示 Tegra 4 新家族的其中一項功能、全時 HDR 拍照與錄影。而最近 NVIDIA 正式介紹這項功能所屬的技術" Chimera ",這是一整套基於平行運算架構的手機相機相關功能。與高通的 S4 Pro 之後新增、基於 OpenCL 的平型運算原理相似; Chimera 除了全時 HDR 之外,還有隨點追焦以及高動態全景攝影兩項功能,未來採用 Tegra 4 與 Tegra 4i 的手機平板都將具備這些功能。 NVIDIA 號稱 Chimera 具備每秒達 1,000 億次的數學運算能力,過去相機需要約 35 秒才能處理的
12 年前
是2013 年上半年的頂級手機會是什麼樣子?這篇文章的首圖
2013 年上半年的頂級手機會是什麼樣子?
從一些已經揭露的手機與晶片資料,其實已經可預見今年上半年頂規手機大概的樣貌,尺寸方面,隨著極窄框技術普及,過去視為單手握持極限以從 4.3 吋上修到 4.7 吋之上,甚至對一些男性而言低於 6 吋都還在一手可以掌握的範圍,而目前的解析度極限顯然也是 1080p ,倒不完全是技術能否突破此解析度的問題,而是超過 FullHD 之後有多少內容可用。 另外無線技術方面,雖然 WiFi 802.11 ad/ac 暫時無緣搭載在手機上,不過基於 WiFi 的 Miracast 技術將會成為主流,也可見越來越多的手機具備無線影像傳輸技術;另外藍牙也會順理成章的推進到藍牙 4.0 等級,也可能基於整合晶片會
12 年前
是ARM 來台高層團訪:從嵌入系統跨足運算之林的節能小巨人這篇文章的首圖
ARM 來台高層團訪:從嵌入系統跨足運算之林的節能小巨人
在 ARM Techinical SYMPOSIA 主題演講後,市場開發與行銷執行副總裁 Ian Drew 也率領多媒體處理器部門總經理 Pete Hutton 、處理器部門應用處理器產品總監 Nandan Nayampally 與媒體進行訪談。 跳轉繼續 面對 Intel 即將跨入更先進製程,其中針對低功耗的 Atom 功耗即將低於 5W TDP 一事, Ian Drew 表示他們從不對其它廠商的發展狀況進行討論,不過他強調, Intel 是一家可敬的公司,但 ARM 並非 Intel 的直接對手, Intel 若真的要設定競爭對手,那也是採用 ARM 架構的合作夥伴。 而 Ian 提醒媒體
12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