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處理器 超頻 Pentium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邁向第六世代x86處理器 前情提要 (背景播放EVA下集預告配樂):當筆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陸續搞定CPU超頻、充足記憶體、清晰2D畫面和3D遊戲需求後,真正的第六世代x86桌機處理器和AGP界面的單晶片3D顯示卡的腳步聲,卻不知不覺中,離筆者越來越近,而且虎視眈眈著筆者那即將見底的荷包。 雖然Cyrix AMD這些Intel競爭者宣稱「可在Pentium的腳座上提供第六世代x86處理器 (以Pentium Pro為首) 等級的效能」,並持續自行延伸Socket 7規格,如支援100MHz外頻、AGP匯流排和SPGA封裝處理器的Super Socket 7,但平心而論,在當時實在沒人相信這些廠商推出的產品真正達到「第六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記憶體 主機板 Pentium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3張Socket 7主機板的故事 前情提要:筆者在1997年夏天千方百計弄到了1顆序號SL27K、號稱可穩超225MHz的Pentium MMX 166,但有了可超頻的CPU,也要有支援的主機板和記憶體。唯一可確定的是,又要一堆新台幣隨風而逝了。 Intel在1997年2月同時發表兩款市場定位不同的Pentium晶片組:針對工作站/伺服器需求、對應雙處理器與512MB記憶體容量的430HX,與消費性導向、支援SDRAM的430VX。 同為Triton家族的430FX、430HX、430VX與後繼被稱為「雞肋」的Intel末代Pentium晶片組430TX,都有個共同弱點:位於主機板上的第二階PB-SRAM快取記憶體 (那時在x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超頻 Pentium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Pentium超頻之路 前情提要 (背景播放配樂,那時候最流行的大概是EVA的下期預告):大學一年級的筆者終於擁有了第一台拼裝出來的個人電腦,但這只是漫長升級 (燒錢) 之路的開端。 相對於時下個人電腦普遍的「效能過剩 (遊戲除外)」現象,在那個「40MB」SSD的價格,都可以用來買車的古老年代,按下電源鈕開個機,動輒耗費數來分鐘,隨便開個應用程式,就要聽著硬碟瘋狂慘叫,效能這東西,永遠都不嫌多,甚至值得「Hardcore電腦玩家」殫精竭慮,斤斤計較。特別是「在那個年代,相同腳座,同時有多家廠商可選,又有機會超頻」的處理器。至於擴增怎麼用都永遠不夠用的記憶體容量,那就更不用提了,手邊一有閒錢,馬上就二話不說地就砸下去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光華 Pentium 個人電腦 Cyrix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人生第一台電腦 各位科科,你們還記得人生第一台DIY (或光華牌) 個人電腦規格的如何,多少價格,裡面塞的是怎樣的零件嗎? 不學無術的筆者轉職成閒閒無事大學生的1995年夏天,到隔年1996年3月這短短的幾個月,不但附贈兩階段的台海飛彈危機和「十八套劇本」,更是引爆個人電腦快速普及、x86處理器平台展現高度競爭力的關鍵時刻。 1995年8月24日:市場期待已久的微軟Windows 95作業系統和Office 95正式上市,個人電腦歷史上最重大的里程碑—第一個真正的介面友善的作業系統和殺手等級的應用程式。 1995年11月1日:Intel發布Pentium Pro (P6) 處理器,x86處理器的效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Itanium Pentium NetBurst 硬科技:為悼念Intel NetBurst的失敗而刻下的墓誌銘 (上) 午夜時分,看著書架上那厚厚一本The Unabridged Pentium 4大磚頭,和P6設計者的回憶錄The Pentium Chronicles,二十世紀末期至今20年內的種種往事,與無數技術專欄作家的不倦筆耕,歷歷在目。 回顧計算機工業史,Intel Pentium 4系列處理器的靈魂:「NetBurst」微架構,堪稱極具特色且極度激進的設計,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拜「Intel只顧時脈不管效能和功耗」這滔天大罪之所賜,事後諸葛其發展歷程,恐怕也是頗具禁忌的話題。僅動用不到五千字的篇幅,訴盡十多年來,累積於筆者內心的點點滴滴,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為了滿足各位科科的求知慾,只好勉力而行了 痴漢水球 6 年前
新品資訊 celeron ecs Pentium Apollo Lake ecs liva迷你小電腦 ECS LIVA Q 主打僅 7x7 公分迷你尺寸,並可支援 4K UHD 影像播放 精英 ECS 宣布推出新款口袋迷你電腦 LIVA Q ,尺寸僅有 7 x 7 公分,重量僅 260 克,透過搭載低功耗的 Intel Apollo Lake 處理器,具備 802.11ac WiFi 、藍牙 4.1 等無線技術,並提供 USB 2.0 、 USB 3.0 、 RJ45 與 HDMI 介面,同時還可支援 4K UHD 影片播放,能夠作為文書與影音娛樂之用。此外畢竟是精英,在新聞稿中也提及 LIVA Q 可作為低成本的數位看板應用,播放多媒體內容與廣告顯示。 LIVA Q 提供 Celeron N3350 與 Pentium N4200 兩種處理器版本,個別搭配 2GB 與 4GB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atom intel celeron 平板 智慧手機 Pentium 雖然 Intel 砍掉新款手機晶片,然 Atom 架構仍將永世流傳... 在上週宣布將原本手機用的 Sofia 以及平板用的 Broxton 兩個基於 Atom 的平台取消,作為 Intel 宣布將進行大裁員與企業轉型的決策之一,外界認為也等同 Intel 將淡出手機與平板這兩個持續燒錢卻做不出成績的產品線,不過 Atom 架構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這個精簡化的架構將繼續在 PC 延續,下一代的 Atom " Goldmont "不受影響,仍會用於代號 Apollo Lake 的 Pentium 與 Celeron 處理器。目前 Intel 仍會在低功耗、低成本的設備持續採用 Atom 架構,在消費與準企業設備用於強調生產力的平板、二合一設備、低成本 PC 與 Ch Chevelle.fu 9 年前
產業消息 intel core i7 celeron Core i5 core i3 intel core IRIS Pentium Broadwell CES 2015 : Intel 第五代 Core 產品線一覽,將先推出 14 款行動平台產品 Intel 此次一口氣發表達 14 款新一代的 Core 產品,而預計還有四款針對商用含 vPro 虛擬化技術的處理器將於一月稍晚發表,此次一共 18 款 Core 產品皆為雙核心版本,僅有 28W 版本具備 Iris 架構 GPU ,其餘皆為 Intel HD 架構 GPU ,另外 Core i7 、 i5 與 i3 為雙核四執行序,其餘為雙核雙執行序,以下就是此次第五代 Core 的規格表。高效能的 28W 包括四款處理器,分別為 i7-5557 、 i5-5287U 、 i5-5257U 以及 i3-5157U ,除了 i3-5157 外皆具備 Turbo Boost 動態時脈技術,此一 Chevelle.fu 10 年前
產業消息 CES消費性電子展 intel core i7 celeron Core i5 core i3 intel core 14nm Pentium Broadwell CES 2015 : 強化使用體驗與行動力, Intel 第五代行動版 Core 處理器家族於 CES 發表 Intel 選在 CES 發表旗下第五世代的行動版 Core 處理器,共推出 4 款 28W 性能版以及 10 款 15W 節能版,四款 28W 產品皆搭配 Iris 圖形架構,而 15W 產品則是搭配 Intel HD 圖形架構,詳細規格請見另一篇整理:請點此。總之此次為 Intel 首度一口氣發表從 Core i 、 Pentium 以及 Celeron 平台產品,而預計在一月下旬將推出具 vPro 的產品線,至於更高效能的 45W 桌上型與筆電用產品線則預計於今年中正式發表。此次的第五代 Core 處理器將持續體現 Intel 貫徹摩爾定律的決心,同時也展現其 14nm 製程的實力,至於 Chevelle.fu 10 年前
新品資訊 CPU intel 處理器 微星 週年 紀念版 Pentium 20 G3258 Intel Pentium 20週年紀念版處理器 G3258 半導體大廠 Intel於COMPUTEX Taipei 2014發佈不鎖倍頻的Pentium 20週年紀念版G3258處理器(別名Pentium K),這是一顆允許使用者超頻的 Pentium G3258 是 Intel 為慶祝 Pentium 這個品牌 20 週年而推出的產品,在發佈後消費市場早就蠢動了很久,終於在引頸企盼下推出上市。 Pentium G3258採用 LGA 1150 腳位,支援 Intel 8 系列以及 9 系列主機板,官方資料顯示若是想要超頻則需要使用 Z87 或是 Z97 晶片。屬於 2C2T 的 Pentium G3258 時脈為 3.2GHz,與過去一樣的Penti -=CyberPunk=- 10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