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Apple處理器脫離Intel然後呢?(中):任何事都有邏輯的極限
看著網路媒體那諸多天馬行空的專業評論,筆者只能套用呆伯特法則中的那句「任何事情都有邏輯上的極限」,假裝自己是個瞎子,一步一步的摸清楚這頭大象的全貌。 前情提要:Apple處理器脫離Intel然後呢?(上):到現在看起來還不像是真的 為何Apple執意要硬幹下去? 諸多可能性,可歸納成以下數點: 天時:Apple看衰Intel,深感這些年來這間公司表演擠牙膏擠到天怒人怨,或著認定Intel就算想在製程技術上重振旗鼓,也將欲振乏力,無力支撐其新型x86處理器的穩定發展。 地利:已經沒有吸引Windows用戶「起義來歸」的必要。 人和:講的八股一點:歷經多年準備,Apple覺得時機成熟了,藉機整合生
4 年前
Arm 可能加速恢復上市 以彌補軟銀去年 130 億美金虧損缺口
今年由蘋果宣布從原本採用Intel處理器改為本身以Arm架構設計打造的自製處理器,而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理化學研究所與富士通共同開發,以Arm架構為基礎打造的「富岳」更獲得超級電腦前500強首位,更讓市場看好Arm架構設計處理器發展潛能,同時也預期Arm將會有更大成長機會。 將選擇在有較多投資機會的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重新掛牌 2016年收購處理器架構設計公司Arm,並且在2019年由創辦人暨執行長孫正義透露將讓Arm恢復上市想法後,相關消息指稱目前Softbank已經開始考慮讓Arm在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重新掛牌上市。 以英國劍橋為總部據點,同時在美國聖荷西也設置據點的Arm,過去在2016年由
4 年前
硬科技:Apple處理器脫離Intel然後呢?(上):到現在看起來還不像是真的
謠傳多年,狼終於來了,Apple「總算」在今年的WWDC,宣布過往Mac使用的Intel x86處理器在2年之內,逐步轉移到自家ARM架構的「Apple Silicon」。距離從PowerPC「搬家」到Intel,相隔了整整15年。在這段時間內,Apple的趨勢影響力和軟體生態系,早已今非昔比,咖啡廳內無所不在的Macbook,也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平日風景。 蘋果脫離了 Intel ,但為何不 AMD Yes 而是全數轉向自主設計 Apple Silicon 相信各位科科早已看過無數的「深度評論」,像「ARM的輝煌時代即將來臨(剛好採用Fujitsu的A64FX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超級電腦「富岳
4 年前
蘋果 Rosetta 2 可將 x86 架構軟體轉換為 Arm架構 但不支援 64 位元 x86 軟體
除了藉由Rosetta 2協助開發者將過往針對Intel處理器打造的x86架構軟體轉換為Arm架構環境可使用版本,蘋果此次更提供新版Universal 2開發工具,讓開發者能同時針對Intel處理器及Arm架構處理器打造軟體項目。 包含Parallels、VMWare在內虛擬化應用軟體還是需要重新編寫Arm架構版本 雖然宣布推出新版Rosetta 2,讓開發者可將既有對應Intel處理器使用的app,轉換成Arm架構處理器環境試用版本,但依然有其轉換限制。 依照蘋果說明,Rosetta 2將無法順利轉換以64位元設計的x86架構虛擬化應用軟體,意味包含Parallels、VMWare等提供虛擬
5 年前
宏碁更新 Swift 5 筆電 搭載 Intel Tiger Lake 架構的第 1 1代 Core i 處理器 螢幕與機身採抗菌設計
Acer 新款Swift 5採用90%顯示佔比窄邊框螢幕,以及充電半小時即可對應4小時使用時間的快充技術,搭載Intel Tiger Lake架構的第11代Core i處理器,並且整合Intel Xe顯示架構繪圖效能,另外也能選配使用NVIDIA GeForce MX350獨立顯示卡。 螢幕、機身更加入抗菌設計 宏碁宣布推出換上Intel Tiger Lake架構的第11代Core i處理器,並且採用對應抗菌設計的康寧Gorilla Glass保護螢幕,同時也讓機身對應抗菌設計。 而新款Swift 5同樣標榜輕薄、容易攜帶,以及可對應全天候續航的使用體驗,更在此次更新版本採用90%顯示佔比窄邊
5 年前
宏碁推出Enduro系列強固型筆電與平板裝置 防水、防塵還耐高溫、低溫
Acer推出可在高熱或高冷環境使用的14吋 Enduro N7強固型筆電,機身採減震材料製成,並且符合美國軍規MIL-810G耐用標準和IP65防護認證,同步推出的Enduro N3強固型筆電則強調便攜使用特性,並符合MIL-810G軍規耐用標準和IP53認證;而Enduro T5與Enduro T1強固型Windows 10平板,則分別採用Intel第7代Core m3處理器、Celeron處理器,T1更額外提供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8吋版本。 平板 筆電 Enduro系列鎖定極端環境,或是第一線工作人員使用需求 針對特殊使用需求,宏碁宣布推出全新Enduro強固型筆電與平板系列產品,
5 年前
WWDC 2020:最快年底推出 Arm 架構 Mac 將花費 2 年時間完成產品架構轉換
Intel先前還會嘲諷Arm架構處理器實際執行效率不佳、無法對應需要更多運算效能的專業軟體,但在蘋果此次展示可遊玩《古墓奇兵》,並且有高度流暢與精緻光影表現,甚至也能以Final Cuts執行4K影片剪輯,勢必將使未來筆電等PC市場帶來改變。 蘋果採Arm架構打造的自有處理器,將以Silicon為稱 如先前市場預測,蘋果果然在此次WWDC 2020宣布,準備讓Mac系列機種從Intel處理器移轉至以Arm架構打造的自有處理器,並且以Silicon為稱。 不過,蘋果此次並未明確說明首款採用Arm架構處理器設計的Mac機種,但是透過採用先前應用在新款iPad Pro的A12Z處理器,搭配此次揭曉的
5 年前
蘋果重新註冊「Rosetta」名稱專利 Arm 架構 Mac 系列產品即將現身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看法認為,蘋果將可能推出採用Arm架構處理器的新款13.3吋MacBook Pro,以及新款24吋iMac,但預期要等到今年底或明年初才會正式上市,近期推出的新款Mac系列機種預期仍會維持採用Intel處理器。 包含新款13.3吋MacBook Pro與24吋iMac都可能換上新處理器 不少看法認為蘋果準備在此次WWDC 2020活動公佈採用Arm架構的MacBook消息,而蘋果更在今年4月30日於日本地區申請名為「Apple Rosetta」名稱專利,更顯示蘋果確實在處理器架構改變上有所準備。 「Rosetta」名稱源於羅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過往是用
5 年前
現行 MacBook Pro 13" 將成短命款,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預估蘋果年末將先把 MacBook 13 轉為 Arm 架構
雖然蘋果才預期在稍晚宣布把 MacOS 轉換到 Arm 架構,筆者個人預測蘋果可能先從輕度設備如 MacBook 、 MacNook Air 或 Mac Mini 陸續轉換,但根據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的預估報告,蘋果首波的 Arm 架構 MacOS 設備將是才剛改版不久的 MacBook 13" 與 24 吋的 iMac ,且基於 Arm 架構的 MacBook 13" 最快可能在年底就會問世。 郭明錤在預測報告中指出,蘋果的 MacOS Arm 架構轉移計劃約略將有 12 到 18 個月的產品緩衝期,在轉換平台後,可望較現行 Intel 硬體提升 50% 到 100% 性能;根據郭明錤的說法,今
5 年前
WWDC 2020:蘋果將Mac處理器換成ARM架構有何企圖?
這並非蘋果第一次更換Mac產品線的處理器,但綜觀過去改革的歷史,總有脈絡可循。這次蘋果預計將Mac產品線的處理器從Intel x86架構改為ARM架構處理器,為什麼呢?對於蘋果又有些什麼好處? 初期不會全面換上Arm架構設計 依照市場消息指稱,蘋果將在今年首度以線上形式具辦的WWDC 2020活動上,公佈過去已有不少傳聞的Arm架構MacBook,而在面臨原本適用於Intel x86架構處理器硬體環境的軟體會有相容運作挑戰,蘋果為什麼還會想要改用Arm架構處理器? 蘋果並非首次在Mac系列產品更換處理器 實際上,若蘋果確實在接下來的WWDC 2020活動公佈首款採用Arm架構處理器的MacBo
5 年前
友站推薦
Intel:明年希望為 1 億部 AI PC 供應處理器,創作者們請多用!
INSIDE - Sisley
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輝達研發 Arm 架構 PC 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小晶片(chiplet)「化整為零」有效提升性能,中國能否藉此技術突破美國封鎖?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英特爾4年推進5世代製程,CEO季辛格:摩爾定律還不到盡頭,以色列晶圓廠交貨正常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Stability AI 受 Intel 投資!募 5000 萬美元能幫公司穩定下來嗎?
INSIDE - Jocelyn
解讀《晶片戰爭》:張忠謀被德儀拒絕的提案,成就如今世界第一的台積電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Intel 進入 AI PC 時代!推出結合 NPU 的新一代處理器「Core Ultra」
INSIDE - Jocelyn
美國「全方位無死角」升級晶片禁令,堵死中國AI革命進階之路,輝達4090遊戲顯卡全面下架價格飆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