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資訊 AMD gpu radeon RDNA 2 Radeon RX 6700XT AMD 發表具 12GB RAM 的 500 美金級顯示卡 RX 6700 XT ,標榜效能超越 RTX 2080 Super 、 3 月 18 日開賣並有筆電版 AMD 在稍早宣布 RDNA 2 架構的中價位產品線 Radeon RX 6700 XT ,標榜在 1440P 效能可超越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同時具備 12GB RAM ,能夠在特定 AAA 遊戲提供最高層級特效所需的緩衝容量,強調能為當前日益茁壯的 2K 解析度遊戲提供高更新率、特效全開與新世代的光線追蹤體驗。 ▲公板建議售價 479 美金 ▲自製卡也將同步於 3 月 18 日開賣 ▲ AMD 強調 RX 6000 系列 GPU 也將在近期用於筆記型電腦 RX 6700XT 預計在 3 月 18 日上市,公版建議售價 479 美金(理論上台灣 AM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gpu Zen 3 Comet Lake-S RTX 30 Rocket Lake-S Ryzen 5000 Resizable BAR 繼 RTX 3060 後, NVIDIA 預計於 3 月底為其它桌上型 RTX 30 顯示卡釋出新 VBIOS 支援 Resizable BAR 在日前 NVIDIA 介紹筆記型電腦版的 GeForce RTX 30 技術時,曾提到名為 Resizable BAR 的新技術,此技術透過 PCIe 介面,使 CPU 能直接透過獨立通到存取 GPU 的 VRAM 顆粒,使每顆 VRAM 的資訊不用排隊傳輸,提升遊戲的存取效率。不過此技術並非筆記型電腦版本獨有,日前一推出就馬上又被搶購一空的 RTX 3060 也率先支援此項技術,然而 NVIDIA 也宣布,將於 3 月底針對其它桌上型 GPU 提供新版 VBIOS ,使所有的 RTX 30 顯示卡都可支援 Resizable BAR 。 Resizable BAR 簡單的說是在進行遊戲時利用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gpu Max-Q RTX 30 購買 RTX 30 筆電效能更透明, NVIDIA 要求筆電品牌列出 RTX 30 筆電時脈與效能設定 對於消費者、尤其遊戲玩家而言,筆電的硬體規格是相當重要的參考依據,不過隨著 GPU 技術的進步與產品設計型態的改變,縱使規格列出的 GPU 型號相同,但可能會由於產品散熱設計在時脈進行限制,導致部分高規格 GPU 輕薄機種的效能可能僅比散熱設計良好的次一階 GPU 好一點點,但價格卻可能高出許多,現根據報導, NVIDIA 已經要求採用 RTX 30 系列的筆記型電腦廠商需要列出 GPU 的時脈規格、供電設定等,讓消費者能有更完整的依據,不過由於此規範才剛開始實施,當前僅有華碩與技嘉在官方產品頁面更新標示。 ▲由於 RTX 30 在時脈與耗電設定組合更複雜,未來 NVIDIA 將要求筆電廠商自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ARM nvidia gpu 2020 年第 3 季 平均每秒就有超過 842 個Arm架構處理器出貨 Arm的營運模式也始終維持以簡化指令集設計處理器「藍圖」,並且將設計內容、技術授權第三方廠商直接使用,或是在容許範圍內進行客製化,甚至後續也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半客製化設計。 至今在全球地區累積出貨超過1800億個Arm架構處理器 在稍早公布數據中,Arm表示光是在2020財年第三季 (2020年第四季)內,便由合作夥伴累積提供超過67億個以Arm架構設計的處理器產品,並且創下平均每秒就有超過842個Arm架構處理器出貨紀錄。 而目前由合作夥伴以Arm架構打造的處理器產品,已經在全球地區累積出貨超過1800億個,其中有更多處理器是以Cortex-M架構設計,主要應用在物聯網裝置,光是上一季內就累積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nvidia gpu 伺服器 NVIDIA 發表現代化 AI 工作伺服器設計 Dell、技嘉在內廠商產品獲認證 NVIDIA表示,在目前越來越多現代化應用服務都已經透過上雲形式呈現,因此伺服器端也必須要有足夠加速運算能力,以利支撐此類運算需求,同時也必須提供足夠網路傳輸吞吐頻寬,藉此讓人工運算應用可以更為敏捷、即時,並且符合使用者快速連接使用需求,甚至可對應更大運算規模使用模式。 強調由NVIDIA提供後續完整技術支援 藉由旗下GPU設計協助加速各類雲端伺服應用,同時也透過收購Mellanox使伺服器連網架構升級後,NVIDIA更進一步提出以Ampere顯示架構打造,針對現代化人工智慧工作流程設計的伺服器認證,並且公布首波取得認證廠商包含Dell、技嘉、HPE,以及浪潮 (inspur)與Supermi Mash Yang 4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gpu AI OEM 伺服器 藉由認證計畫確保高效能且開箱即用的 AI 系統, NVIDIA 攜手 OEM 推出全球首批 NVIDIA 認證 AI 系統 隨著 GPU 與加速器等異構運算的世代到來,現在 AI 運算已經不再是只有國家級機構級的實驗室才有辦法負擔,金融機構、企業與醫療體系也能夠負擔 AI 系統,然而 AI 系統架構複雜,企業也會擔心採購之後能否順利導入與可靠問題, 作為當前 GPU AI 加速的領導廠商, NVIDIA 攜手全球頂尖 OEM 廠商推出首批 NVIDIA 認證系統,針對現代化的 AI 工作流透過機器學習與分析實測,確保使用品質與可靠性。 ▲首波通過 NVIDIA 認證之 NVIDIA A100 Tensor GPU 伺服器系統 包括 Dell 、技嘉( Gigabyte )、慧與( HPE )、 Inspur 、美超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AMD gpu zen RDNA NVIDIA Hopper RDNA3 GPU 也將邁入膠水多核化,繼 NVIDIA 公布研究計畫後 AMD 也註冊了 MCM GPU 專利 雖然過去將多個晶圓之間以高速通道連接後封裝的 CPU 一度被看不起,也被戲稱膠水多核技術,但 AMD 的 Zen 架構一步一步改善多晶圓之間的效率,以及顧及半導體電晶體容納數量、良率與成本,現在採用多晶圓封裝 CPU 已經不再是吳下阿蒙,而日前 NVIDIA 也在 HotChip 大會公布多晶圓設計的 GPU 原型與研究成果,外界認為很可能即是未來代號 Hopper 的新架構,根據最新的資訊指出, AMD 也申請了 MCM GPU 專利,意味未來 GPU 也將逐步邁向多晶圓封裝組合。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go brrrrrrrrrr pic.twitter.com/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gpu ada lovelace CUDA Core NVIDIA 下一代 GPU 架構 ADA LOVELACE 八卦浮出水面,傳具 64TFLOPS 算力與 18,432 CUDA Core 雖然目前 NVIDIA Ampere 架構才推出不久且產品線還未全面推出,但 Twitter 上已有爆料者指出 NVIDIA 下一世代的 GPU 架構代號與基本規格,且由於爆料者先前 @kopite7kimi 準確的爆出 Ampere 的掛,故可信度似乎不低;@kopite7kimi 指出, NVIDIA 下一代的 GPU 代號將以 18 世紀女性數學家、也是公認最早的程式設計師 ADA LOVELACE 作為代號,具備高達 18,432 個 CUDA Core 與 64TFLOPS 的效能。 ▲當前 NVIDIA 在加速器與顯示卡/繪圖卡分別由台積電與三星代工 爆料指出,原本在 NVIDIA Chevelle.fu 4 年前
科學新知 gpu DeepMind ai人工智慧 DeepMind AI 人工智慧破解困擾科學家 50 年的蛋白質折疊結構難題 過去推動的Folding@home計畫,就是希望透過使用者貢獻空閒運算效能,透過連網協作方式組成龐大運算資源,藉此研究蛋白質折疊結構,就連NVIDIA過去也曾藉由GPU運算資源投入此項研究。 將有利於更多蛋白質相關疾病改善 DeepMind宣布,藉由旗下人工智慧技術順利解決過去50年以來始終讓科學家難以精準預測的蛋白質折疊結構。 由蛋白質是生物重要運作基礎,而依照不同折疊結構,將使蛋白質對應不同生物機能,因此針對蛋白質的研究,從很早之前就已經投入發展,希望能藉由掌握蛋白質折疊結構,藉此研發更多能改善疾病的解藥,或是解決更多與蛋白質相關問題。 不過,蛋白質可能折疊結構相當複雜,至少存在10的30 Mash Yang 4 年前
蘋果新聞 AMD iMac gpu 蘋果將打造自有獨立顯示卡設計 可能將結束與 AMD 合作關係 蘋果預計推出代號「Lifuka (利富卡島)」的GPU設計,預計打造自有獨立顯示卡,意味將可應用在效能表現更高的新款MacBook Pro,或是需要獨立顯示卡增加運算效能的新款iMac,甚至是新款Mac Pro。 下一款處理器產品將以台積電強化版5nm製程技術打造 在先前說法裡,蘋果已經確認M1處理器只是未來眾多對應Mac使用的Arm架構處理器其中一款設計,確認未來還會有更多對應新款Mac使用的處理器產品準備問世。而就先前消息指出,蘋果接下來的新款處理器將會藉由台積電強化版5nm製程打造,並且將打造用於新款MacBook系列與iPad Pro系列機種使用的「A14X」,以及預計用在iMac或M Mash Yang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