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推出沒有E Core的第14代Core E系列處理器,最多8核P Core針對嵌入式與商用市場、暫不在零售市場推出
先前從傳聞Intel將在代號Bartlett Lake-S的LGA 1700平台推出最多12核純P Core的性能產品,不過搶在Intel公布Bartlett Lake-S前,Intel倒是悄悄的為基於Raptor Lake的第14代Core增加沒有E Core的Core E產品線;之所以沒有大肆宣傳的原因,則是由於這第14代Core E是針對嵌入式與商用市場,並無在零售市場推出的計畫。 ▲Core E系列等同對應相近型號處理器,但拿掉E Core 第14代Core E系列分為125W TDP不鎖頻的KE,65W TDP的E與45W TDP的TE三種,共有8核心的i9-14901KE、i9-1
1 年前
代號Meteor Lake的Intel Core Ultra平台與終端裝置正式上市,將驅動230款以上創新AI PC裝置
預熱已久、代號Meteor Lake的Intel Core Ultra平台正式宣布推出,同時包括宏碁、華碩、Dell、Dynabook、技嘉、HP、聯想、LG、微軟、微星與三星等品牌達230款以上AI PC終端裝置亦自即日起陸續上市;Meteor Lake是Intel繼第12代Core平台之後又一次的架構大革新,不僅導入全新的CPU與GPU架構,更在晶粒配置概念採取能兼顧性能與續航力的新模式,同時也首次整合可執行複雜AI應用的高效能NPU;Intel Core Ultra平台的推出,也象徵使用已久的Core i品牌將逐步走向歷史。 代號Meteor Lake的Core Ultra是Intel首
1 年前
AMD 率先將 Zen 4 + Zen 4c 大小核設計用於 Ryzen 5 7545U 及 Ryzen 3 7440U ,並解釋與 Intel 的 P Core 與 E Core 理念有甚麼不同
AMD 在 Zen 4 架構世代公布了延伸架構 Zen 4c ,同時率先投入 EPYC 運算級處理器當中的雲原生應用產品線 EPYC 97x4 Bergamo 與基礎運算及電信產品 EPYC 8004 Siena ;不過 Zen 4c 肩負的使命不僅在伺服器領域,也是 AMD 在尋找新一代 Ryzen 消費級處理器性能與效率均衡點的重要產品; AMD 宣布為 Ryzen 7040U 家族追加兩個新成員、包括 Ryzen 5 7545U 及 Ryzen 3 7440U ,即是 AMD 首度採用 Zen 4 + Zen 4c 大小核配置的消費級產品, AMD 也提供一份資料闡述 AMD 為何這麼做
1 年前
Intel 採用混合封裝 Meteor Lake 架構 Core Ultra 處理器解密,獨立超低功耗 E Core 的分散式架構理念、整合 NPU 、獨顯級性能內顯
Intel 在 2023 Intel Innovation 宣布代號「 Meteor Lake 」的 Core Ultra 處理器將於 2023 年 12 月 14 日推出, Intel 也針對做為後 Core i 時代承先啟後的 Meteor Lake 的架構特性與理念做進一步說明,尤其 Meteor Lake 同時作為 Intel 4 製程先驅、第一款 Foveros 3D 封裝、首次整合 NPU 的消費級處理器,並輔以全新架構設計理念,是 Intel 轉換至採用 P Core + E Core 、代號 Alder Lake 的第 12 代 Core 之後又一重大技術與架構革新。 利用 3
1 年前
Intel Innovation 2023 : Intel 預告 2023 年 12 月將推出第 5 代 Xeon Scalable , 2025 年的 Clearwater Forest 將採用 Intel 18A 製程
Intel 在 2023 年 Intel Innovation 公布 Xeon 產品線更新計畫,預告代號 Emerald Rapids 的第 5 代 Xeon Scalable 將於 2023 年 12 月 14 日推出,同時全 E Core 的 Sierra Forest 與全 P Core 的 Granite Rapid 將接力在 2024 年推出,以及宣布將在 2025 年推出的 Clearwater Forest 使用 Intel 18A 製程。 ▲第 5 代 Xeon Scalable 相較第 4 代 Xeon Scalable 除了性能提升以外還支援更高頻寬記憶體,預計 2023
1 年前
Intel 的 E Core 比想像的效能更出色,僅 6W TDP 的 Intel N200 性能逼近 i5-7400
說到 Intel 的節能核 E Core ,多半會由於光芒盡被效能核 P Core 掩蓋,畢竟 E Core 的設計源自於 Atom 系列的演進,多半也不會對 E Core 有過高的期待;然而近期隨著採用全 E Core 的 Intel N100 處理器的裝置在市場推出, Intel N100 的 Geekbench 6 的測試表現相當亮眼, Intel N100 的核心效能逼近 i5-7400 ,但別忘了 i5-7400 是一款 65W TDP 的產品,而 Intel N100 為僅 6W TDP 的行動版處理器。 ▲ Intel N100 隸屬 Alder Lake-N 的全 E Core
2 年前
Intel 公布 Xeon Scalable 產品藍圖, Emerald Rapids 、 Sierra Forest 陸續在 2023 年末至 2024 年上半接力問世
Intel 於台灣時間 2023 年 3 月 29 日深夜的英特爾資料中心及 AI 投資者網路研討會宣布 Xeon Scalable 的未來藍圖,在代號 Sapphire Rapids 的第 4 代 Xeon Scalable 量產問世後, Intel 預告採用新一代 P Core 、代號 Emerald Rapids 的下一代平台確認冠上第 5 代 Xeon Scalable 的頭銜並於 2023 年第四季問世,同時 2024 年上半年將宣布最多單插槽 144 核的全 E-Core 產品 Sierra Forest ,並公布後續還將有包括 Granite Rapids 、 Clearwate
2 年前
Intel 第 13 代 Core 媒體測試套裝動眼看,包括 i9-13900K 與 i5-13600K 兩款處理器
隨著 Intel 即將在 10 月下旬正式開賣代號 Raptor Lake 的第 13 代 Core 平台, Intel 也在近日先行提供媒體測試套裝,一如往常提供 i9 等級與 i5 等級的 K 版處理器各一顆,包括高達 24 核心的 i9-13900K ,以及達 14 核心的 i5-13600K ,雖然效能要直到 20 日才能解禁,不過畢竟數據規格已相當透明,此篇也一併簡單介紹兩款處理器的特色。 ▲媒體測試包的盒裝以 Intel 象徵性的藍色加上晶圓架構的 X 光片構成 ▲掀開上蓋後可看到 i9-13900K 的晶圓圖,中間的 8 個黑色長條狀為 8 核 P-Core 、偏左的上下兩個長條
2 年前
Intel 第 13 代 Core 平台 Raptor Lake 桌上型平台十月下旬上市,在 Alder Lake 基礎進一步提升 15% 單核、 41% 多核效能
在被 AMD Ryzen 5000 迎頭趕上後, Intel 在 2021 年推出具有創新 P-Core 與 E-Core 設計、代號 Alder Lake 的第 11 代 Core ,終於一洗怨氣全面奪回效能王者寶座;隨著今年 AMD 大刀闊斧的 Zen 4 架構 Ryzen 7000 系列問世, Intel 於 Intel Innovation 大會宣布推出 代號 Raptor Lake 的第 13 代 Core ,承襲 Alder Lake 架構基礎,借助高達 5.8GHz 的時脈、更多的核心數量,更大的快取,以及支援更高時脈的記憶體,意圖再創效能巔峰。 ▲預告明年初將推出開箱即可達 6
2 年前
Intel 第 13 代 Core 旗艦 i9-13900 樣品效能曝光,在 3.7GHz 時脈特定測試項比 i9-12900 快 50%
今年將是 AMD 與 Intel 新世代桌上型處理器正面對決的時刻, AMD 將推出使用新插槽與架構的 Ryzen 7000 系列,而 Intel 則將推出第二世代具備 P Core 與 E Core 的第 13 代 Core 平台 Raptor Lake ;近期 SiSoftware 的數據庫也出現工程版 Core i9-13900 的性能資料,在還未完成最佳化的情況下,於 3.7GHz 時脈展現超過 i9-12900 達 50% 的效能。 在數據測試曝光的 i9-13900 工程版配有 8 個 P Core 與 16 個 E Core ,達 24 核 32 執行緒,每個 P Core 具備
3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