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AMD ARM Freescale Bulldozer apu AMD 新人事命令似乎透露些許訊息 AMD 最近發表了一份新的人事命令的新聞稿,是關於邀請 Lisa Su 博士擔任 AMD 全球資深副總裁暨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而她未來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 AMD 產品解決方案端對端的業務執行,包括策略擬定、產品定義以及營運計畫。不過筆者感到比較有興趣的是 Lisa Su 博士先前的工作,她曾擔任德州儀器 TI 的半導體與製程元件中心技術專員,也在 IBM 負責過半導體研究暨發展中心副總裁,還在飛思卡爾 Freescale 半導體擔任資深副總裁暨網路與多媒體部門總經理,並且在嵌入式通訊以及應用處理器中心負責全球策略、行銷、產品管理以及工程。從她的資歷來看, Lisa Su 博士對於 ARM 架構應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mcu 節能 windows 8 平板 微控制器 智慧手機 application processor 應用處理器 智慧電視 以小搏大、藏鋒不露 - 專訪 ARM 台灣區總經理與市場行銷總監 照片為 ARM 台灣區總經理呂鴻祥先生 為何 ARM 能夠在短短的數年間,從在消費市場默默無聞,轉眼間卻成為無論是手機廠、遊戲機廠,甚至連傳統 PC 廠都不能忽視的一家英國企業。筆者也在歲末之際,專訪 ARM 台灣區總經理呂鴻祥( Philip )先生,以及 ARM 市場行銷總監陳洛( Roy )先生。 簡述 ARM 這家公司,它與我們熟知的 PC 晶片大廠商如 Intel 、 AMD 並不相同,這次筆者就用新的比喻解釋好了,假設一顆晶片是一道料理,像是 Intel 則是從食譜(架構藍圖)、食材(與其他異質架構統合)、烹飪(生產與製造)、上菜(品牌行銷)都是自己包下,但是 ARM 卻只負責販售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處理器 應用處理器 多核心 為何四核心會是手機應用處理器多核架構理想值? 這也是前幾天採訪時的題外話,就是談到多核心架構最佳化的問題。目前市場上對於處理器提昇效能的觀點不外乎拉高時脈以及走向多核心,前者的物理限制就是到一定時脈後效能勢必無法維持線性成長,至於多核心是否有瓶頸呢?答案是有的,而且對一些架構設計來說,四核心是一個理想的解答。為何會這麼說呢?因為就跟提昇時脈一樣,多一顆核心並不會是 1+1=2 的效能提昇,多了一個核心,效能自然會略打折扣,而最裡想的狀況就是每多一個核心下降 10%,但實際上往往剩下 75% 左右;而就多工來說,反正會把工作派給各個核心,影響比較不顯著,但是把單工作拆給多核心分散運算,自然核心越多、提昇的幅度越差。這是因為進行單工時,工作需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nvidia gpu PowerVR mali 從 Mali GPU 看手持與傳統 GPU 的差異 昨天剛好有個機會與 ARM 負責 Mali GPU 架構的工程師碰面,也就新一代的 Mali GPU 架構聊了一下,才發現不同的情境下,也產生桌上型以及手持設備需求的 GPU 的不同。先提一下下一代的 Mali-T604 與目前被三星、 ST-Ericsson 所使用的 Mali-T400 的關鍵差異,就是走向多 GPU 架構。為何走向多 GPU 架構,這也要牽涉到目前矽晶片的狀況,從過去的經驗法則來看,雖然提高時脈可以有效的提昇效能,不過隨之而來的漏電導致發熱與能耗,還有提昇至一定時脈後的效能就會難以突破來看,提昇時脈並不是最好的答案。另外,就 GPU 的架構發展來看,桌上型的 GPU 就是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Samsung Acer intel microsoft ARM lenovo toshiba 微軟 windows 8 哀傷... Windows 8 ARM 的晶片商合作對象台廠僅有 Acer 一家 根據電子時報的消息,目前 Windows 8 ARM 版本共有三家晶片廠商列入支援行列,而微軟讓這三家廠商自行挑選兩家品牌商作為合作夥伴,一家為主、另一家為次要,所以短時間內僅會有六家廠商推出 Windows 8 ARM 的終端產品。目前 NVIDIA 選擇 Lenovo 以及 Acer , TI 則與東芝、三星合作,高通挑選三星以及 Sony (以上前者為主要合作對象),也就是說首選合作廠商當中幾乎沒有台廠的份,而三星更同時與兩家晶片商合作。至於負責代工的合作對象包括廣達、仁寶、緯創與和碩聯合,相較於主要合作對象僅有 acer 擠入,結果這幾家代工的都是台系廠商,感覺有種莫名的哀傷。當然這牽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windows 8 metro ui Windows 8 可能不讓 ARM 版本的平板運作傳統版本的作業程式 微軟雖然為了搶攻平板市場且兼顧傳統市場,在 Windows 8 啟用 Metro UI 搭配傳統桌面 UI 的雙 UI 設計,使得 Windows 8 既能滿足平版的操作需求,又還能運作現有的 Windows 應用程式,先前的 BulidWindows 活動大會上也有廠商展示這樣的應用。但根據 ZDNet 的報導,微軟相當可能不讓 ARM 架構的 Windows 8 運作傳統應用程式,甚至可能僅讓 ARM 架構的 Windows 8 平板僅能使用 Metro UI ,連傳統桌面都不能開啟。不過這並不表示 ARM 架構的平板或是電腦無力運作傳統的應用程式,畢竟前面已經敘述過有廠商展示這樣的可能性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Samsung 三星 ARM cortex a15 cortex-a15 exynos 應用處理器 三星下一代 Exynos 5250 應用處理器搶先發表 在甫發表 Exynos 4212 不久, 三星又預先發表明年至少第二季才會量產的下一代 Exynos 5250 ,這款針對中高階產品線的應用處理器已經導入雙核 Cortex-A15 架構,時脈更高達 2GHz (不是吧...時脈比我的筆電還高了!),不過並未搭載 big.LITTLE 架構。Exynos 5250 預計採用 32nm 製程,效能可望是當前雙核 Cortex-A9 架構、時脈 1.5GHz 應用處理器的 2 倍以上,根據先前一些訊息顯示, GPU 將導入 ARM 新一代的 Mali-T604MP 多 GPU 架構,支援 3D 以外,解析度可達 WQXGA ( 2560 x 160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AMD intel ARM tablet x86 window 8 Windows 8 平板的待機耗電基準是16小時減少 5% !? 可以理解,微軟相當積極想要在平板電腦市場突圍而出,並且將希望寄託到下一代 Windows ,也就是 Windows 8 上,在約莫兩個月前結束的 BuildWindows 大會中,有一張關於 Windows 8 待機功耗的訴求,看樣子微軟真的目標很大,他們希望能在 16 小時的連網待機( Connected Standby )下僅消耗 5% 的電力。先解釋一下所謂的連網待機,簡單的說就是類似目前智慧手機的待機模式:雖然表面上螢幕關閉了,但系統仍是連上網路,並且執行一些簡單的底層動作例如軟體自動同步、收訊等等。與現在 PC 的待機模式比較大的差異是目前 PC 的待機並不會執行任何動作,是真的進入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ultrabook 應用處理器 Tudor Brown : Ultrabook 概念很好,不是 x86 處理器會更好 你可以不認識 Tudor Brown ,不過這位英國老紳士所掌控的公司,可是近年在處理器產業火紅的 ARM 安謀國際,即將在明年五月退休的 Tudor Brown 在今年 ARM SYMPOSIA 台北場次的記者會連訪時,一向不對競爭對手產品概念提出批判的他,當被問到怎看待 Ultrabook 時,卻難得一見的說: 我認為 Ultrabook 概念很好,但我理想中的這類產品,不該是 x86 處理器。這話怎說呢?請見跳轉。如果曾留意過 ARM 的市場動態,肯定不會忘記約莫三年前由 ARM 陣營提出的 Smartbook 概念,不過除了效能以外, Smartbook 最大的問題恐怕還是搭載的作業系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ARM CORTEX 應用處理器 big.Little 設計, ARM 未來架構省電秘訣! ARM 最近新架構多連發,除了64位元基礎架構 ARMv8 , Cortex-A15 ,Mali-T658 之外,還有連同 big.LITTLE 技術一同宣佈的 Cortex-A7 架構。尤其 big.LITTLE 架構將會是 ARM 繼續貫徹省電高效能原則的重要技術。 跳轉繼續: 先從 ARM Cortex-A7 介紹起,這個架構是針對 big.LITTLE 架構以及低成本智慧手機打造的省電運算核心架構,亦能提供多核架構設計。 Cortex-A7 訴求單核效能與目前 Cortex-A8 差異不大,然而功耗以及核心體積(注:是整個 SoC 中的核心所佔面積。)皆為 Cortex-A8 的 1/ Chevelle.fu 1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