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解釋Snapdragon 8 Elite的第二代Oryon CPU設計理念,強調自研架構帶來突破性的45%性能提升與減少45%能耗
高通新一代手機旗艦平台Snapdragon 8 Elite率先使用第二代自研Oryon CPU架構,相較過往每世代CPU約10%性能提升,此次則相對基於Arm Cortex微架構的Snapdragon 8 Gen 3有著達45%的提升、但能耗也減少45%;為何第二代Oryon CPU架構能夠實現如此出色的世代性能提升?高通安排與產品管理資深總監Karl Whealton進行訪談,解釋Snapdragon 8 Elite的CPU細部設計理念。 使用Armv8指令集是因為優先考量需求,與高通及Arm的授權官司無關 高通產品管理資深總監Karl Whealton Karl Whealton提到,第二
8 個月前
Arm持續攜手Meta使Arm CPU加速與擴展最新Llama 3.2大型語言模型推論能力
大型語言模型LLM是目前生成式AI發展的關鍵,隨著裝置端AI的需求出現,使得邊際裝置也需具備一定大型語言模型的執行能力,其中由Meta推出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LLM由於提供多元參數大小,被廣泛的應用於雲端與裝置端AI;作為提供自行動裝置、PC與伺服器CPU架構的Arm長期與Meta合作,宣布強化Arm CPU執行Llama 3.2 LLM的能力,整合開源創新與Arm於運算平台優勢,使各種基於Arm CPU的裝置都能流暢的執行不同大小的Llama 3.2語言模型推論。 ▲透過與Meta緊密的合作,使Arm CPU能夠於執行大型語言模型推論完整發揮效能 Llama 3.2 LLM提供廣泛的參數,其中
9 個月前
COMPUTEX 2024:高通指Arm公版微架構無法滿足他們對PC的期許,Snapdragon X系列以兩年為週期更新但會有更多品線
高通Qualcomm執行長Cristiano Amon在COMPUTEX 2024主題演講的隔日一早接受媒體團訪,聚焦在高通視為「The PC Reborn」關鍵的Snapdragon X 系列PC平台,強調Snapdragon X Elite將為PC產業帶來創新的AI應用,並具備比傳統x86處理器更全面且出色的能耗效能,並提到高通之所以投入Oryon自研CPU微架構,是由於Arm的公版微架構無法實現高通對新一代PC的效能要求。 ▲高通投入自研CPU架構是由於Arm Cortex微架構無法滿足高通對新一代PC的效能與能耗效能期許 Cristiano Amon指稱,Arm指令集與微架構引領智慧手
1 年前
測試中的Snapdragon 8 Gen 4的上看4.3GHz與10W能耗,但正式版可能下修至3.8GHz
預計於2024年10月公布的高通Snapdragon 8 Gen 4是高通高階行動平台的重要轉捩點,因為Snapdragon 8 Gen 4將棄用Arm Cortex CPU微架構,轉向自研的Oryon CPU(仍基於Arm指令集),先前傳出Snapdragon 8 Gen 4的時脈將一舉自當前Snapdragon 8 Gen 3的3.3GHz提高到4GHz,不過最新的傳聞指稱,Snapdrgaon 8 Gen 4的其中一個測試版達到驚人的4.3GHz,但應該最後不會採用這麼高的時脈設定。 There's no way the clock speed can match X Elite lol
1 年前
Arm 策略暨行銷執行副總裁 Drew Henry 訪台拜會台灣夥伴,強調 Arm 優勢源自傾聽業界與夥伴需求提供適宜技術
近年可能是運算產業重大的變革期,除了 AMD 與 Intel 的 x86 內戰外,長年以來由 x86 霸持的 PC 與資料中心運算產業逐漸被以 Arm 架構的自研架構影響; Arm 策略暨行銷執行副總裁 Drew Henry 於 Covid-19 疫情後首度在 2022 年 12 月來台拜會台灣的產業合作夥伴,也藉著空檔時間與台灣產業媒體分享 Arm 的戰略,並強調 Arm 的優勢來自傾聽業界與合作夥伴的需求,提供相關的核心技術與建構生態鏈,帶來開放式創新。 ▲ Drew Henry 是半導體產業的老將,在 Arm 是引導 Neoverse 發展的重要人物 Drew Henry 是電腦半導體產
2 年前
觀點: Android 陣營處理器追求帳面規格的失衡架構規劃,導致旗艦處理器使用體驗難以抗衡蘋果 A 系列處理器
在近年雖然 Android 陣營的旗艦處理器帳面數據不斷提高,然而不僅多數裝置跑分數據仍不及蘋果 A 系列處理器,長時間執行遊戲內容的效能衰退更持續困擾各品牌的旗艦機種;若深究效能落差關鍵,除了與 Android 系統有著如 Windows 一樣是針對多元平台的通用性導致效能難以針對硬體最佳化外,還有經年月累追求帳面規格導致的結果。 相較蘋果直至 2017 年的 A11 Bionic 才邁入 6 核心, 2013 年三星的 Exynos 5410 與 2014 年的 Snapdragon 615 ( MSM8939 )就已是 8 核心,更遑論現在 Android 陣營自主流級以上皆為 8 核心
3 年前
NVIDIA 黃仁勳強調收購 Arm 後會全力維持 Arm 商業模式,包括保有 Mali GPU 以提供市場更多選擇
NVIDIA 宣布收購 Arm 對半導體業界又是一件大事,因為 Arm 宛若是半導體業界的軍火商一般、提供其 IP 火力助其合作夥伴相互廝殺抗衡,但本身又維持中立不涉及硬體生產,在被本身即是晶片商的 NVIDIA 收購,不免引發外界對於 NVIDIA 是否能維持 Arm 既有中立第三方地位的質疑。而隨著 Arm 年度盛會 DevSummit 開跑,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首度與 Arm 執行長 Simon Segars 進行公開座談,黃仁勳也藉此傳達他的立場。 對於外界最擔心的 Arm 的 IP 模式,黃仁勳表示他相當欣賞 Arm 的商業模式,以及 Arm 發明節能 CPU 架構對業界的貢
4 年前
是Arm 傻瓜書帶你看懂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及自製晶片這篇文章的首圖
Arm 傻瓜書帶你看懂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及自製晶片
物聯網只有大廠能做?論Arm入門方針,小廠的求生之道──特規化晶片解決方案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的普及,萬物聯網(IoT)這個商業議題早在十多年前便已被產業界提出,近來配合機器學習與5G通訊技術的支持,相關投資與創業熱潮又攀上了一波高峰。最新經濟學人智庫(EIU)物聯網商業指數調查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層主管和資深商業領袖。百分之五十的受訪者表示:物聯網是他們事業群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經濟部也設定目標,預計2020年將促成國內物聯網新創公司或事業群達到150家,開發10項以上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屆時將帶動台灣整體物聯網產值達140億美元。 不只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喊出:「物聯網是the next
6 年前
是一圖看懂 Arm TrustZone 如何保護你日常生活的重要數據這篇文章的首圖
一圖看懂 Arm TrustZone 如何保護你日常生活的重要數據
隨著智慧裝置、雲端服務與物聯網技術一路發展、成長,在不知不覺當中,人類的生活已經與海量數據深度結合,人類在各種不經意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各種資料主動提供到自己的行動裝置內,在透過網際網路傳遞到網路汪洋之中;這些數據當中,有些是不具任何意義的,但有越來越多個人的重要資訊也在不知不覺中提供給自己最緊密的行動裝置。 無論是無關緊要的數據,或是個人或是企業的私密資訊,當這些數據量日益龐大,數據能產生的價值越來越多,就免不了有心人士想從中竊取資料或是駭入系統,無論是從中牟利、或是只為了證明自己駭客手段高超,資料攻擊與竊取的高科技犯罪會日益嚴重,除了服務商本身要設法維持它們服務的資料安全,從硬體著手亦是保護
是Computex 2017 : DynamIQ 技術加持, ARM 發表 Cortex-A75 、 Cortex-A55 與 Mali-G72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7 : DynamIQ 技術加持, ARM 發表 Cortex-A75 、 Cortex-A55 與 Mali-G72
ARM 在今年 Computex 的重頭戲即是宣布兩款支援 DynamIQ 技術的 CPU 微架構 Cortex-A75 與 Cortex-A55 ,同時亦宣布新一代高階 GPU 架構 Mali-G72 ;此兩款支援 DynamIQ 的 CPU 架構可藉由 DynaIQ 構成新一代 DynamiQ big.LITTLE ,使效能與能耗更為平衡,而 Mali-G72 則在基礎效能、 VR 與機器學習性能更為提升。基於此三款 IP 下的晶片有望於 2018 年亮相。 ARM 在今年 3 月發表 ARMv8.2A 指令集所支援全新的處理器組合設計 DynamIQ ,使得單一 Cluster 可容納最
8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