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3 : ARM 專家解密全面運算方案 23 方案技術細節,手機突破 8 核條件已具備只待誰會開第一槍
Arm 在 COMPUTEX 介紹全新的全面運算解決方案 23 ( TCS23 )微架構組合,聚焦在新一代 Cortex-X4 、 Cortex-A720 、 Cortex-A520 、 Immortalis-G720 以及 DSU-120 等技術授權,其中由於新一代小核 Cortex-A520 也採用原生 64 位元的 Armv9.2 ,象徵 2023 年採用 TSC23 的 Arm 架構 CPU 也全面邁入原生 64 位元化;在 COMPUTEX 期間專訪 Arm 終端產品事業部產品管理資深總監 Stefan Rosinger 、 Arm 終端產品事業部產品管理總監 Andy Craige
2 年前
傳 Snapdragon 7 Gen 2 採用類似 Snapdragon 8 系列的 1+3+4 配置,但 Prime Core 可能不是 Cortex-X3 半客製核心
雖然隨著 Snapdragon 8+ Gen 1 一起發表的 Snapdragon 7 Gen 1 目前僅有少數裝置採用,不過現在已經有新一代的 Snapdragon 7 Gen 2 (或可能稱為 Snapdrgaon 7+ gen 1 ,代號 SM7475 )的消息,據稱 Snapdragon 7 Gen 2 將採用與目前 Snapdragon 8 系列相同的 Prime Core 配置,採用 1+3+4 核。 高通預計在 11 月中旬於夏威夷舉辦的 Snapdragon 峰會公布新一代的 Snapdragon 8 Gen 2 ,但據稱 Snapdragon 7 Gen 2 (或可能稱為 S
2 年前
Arm 新一代 big.LITTLE 不僅達到 12 核配置,理論上甚至容許 12 核 Cortex-X3 設計
Arm 在 Total Compute Solutions 2022 大會公布第二世代 Armv9 指令集 CPU 微架構 Cortex-X3 與 Cortex-A715 ,筆者認為第二世代 Armv9 指令集 CPU 的誕生不僅帶來效能的世代增長,更重要的是 Arm 宣布新一代 big.LITTLE CPU 叢集技術將突破目前 8 核心上限,達到最高 12 核心組合,同時甚至可容納達 8 核 Cortex-X3 與 4 核 Cortex-A715 的組合,意味著 Arm 架構在消費級產品將具備更彈性的核心配置與更出色的效能。 在稍早台灣 Arm 團隊針對 Total Compute Solu
3 年前
Arm 公布全新 Cortex-X3 、 Cortex-A715 CPU 微架構, 可構成 PC 級 8+4 大小核配置
Arm 在此次 Total Compute Solutions 2022 大會宣布兩項高階 Cortex-A 微架構,包括新一代半客製核心 Cortex-X3 ,以及高效能核心 Cortex-A715 ,至於小核則維持 Cortex-A510 ,但借助新製程能夠再降低 5% 能耗。值得注意的是 Arm 導入全新的 DSU-110 ,可使 big.LITTLE 技術達到最高 12 核心配置,最多可採用 8 核 Cortex-X3 與 4 核 Cortex-A715 配置,使 Arm Cortex-A CPU 微架構能用於打造高效能 PC 處理器。 第二世代 Armv9 指令集強化安全功能 Arm
3 年前
傳高通 Snapdragon 8 Gen 2 將採用 1+2+2+3 的複雜叢集,但仍非 NUVIA 自主 CPU 架構
高通的 Snapdragon 8+ Gen 1 轉由台積電代工後,在發熱抑制與能耗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這也是以往高通旗艦處理器小改版罕見的大幅度提升,不過隨著進入下半年,今年底即將登場的 Snapdragon 8 Gen 2 到底會有怎樣的變化應該也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根據中國數碼閒聊站的八卦傳聞,高通將進一步發揮 Arm DynamIQ 的特質,採用比現行 1+3+4 更複雜的 1+2+2+3 的 8 核叢集配置,並繼續採台積電 4nm 製程。 ▲ Snapdragon 8 Gen 2 可能仍使用 Arm Cortex 微架構,而非 NUVIA 自研架構 據爆料指稱, Snapdragon
3 年前
高通下一代旗艦 Snapdragon 898 將採用更複雜的四組時脈設定, Cortex-X2 核將達 3.09GHz
隨著進入下半年,雖然高通才發表強化版的 Snapdragon 888+ 平台,但不少人恐怕已經在期待高通固定於 12 月第一週的新一代旗艦平台發表會了;根據最新的爆料指出,作為 Snapdragon 888 後繼的 Snapdragon 898 (代號 SM850 )除了延續 Prime Core 設計以外,可能以更複雜的四組 CPU 核心時脈構成 DynamIQ big.LITTLE 架構。 知名的中國爆料者冰宇宙 ICE Universe 指稱, Snapdragon 898 將在 Prime Core 一如預期的使用 Cortex-X2 核心,但時脈將突破 3GHz ,可能達到 3.09
4 年前
Arm 宣布基於 Armv9 指令級三款 CPU 微架構,包括 Cortex-X2 性能核心、 Cortex-A710 大核與 Cortex-A510 小核
Arm 在今年 3 月的 Vision Day 宣布全新的 Armv9 指令集後,已經公布資料中心級的 Neorvese N2 將採用此全新指令集,而在 Computex 前夕, Arm 也公布全新系列的 IP 組合,其中包括三款採用 Armv9 指令集的 CPU 微架構,包括性能核心 Cortex-X2 ,"大核" Cortex-A710 與四年來首度改版的"小核" Cortex-A510 ,而這三項核心亦可透過 DynamIQ 建構大小核,但除此之外針對運算級應用, Arm 還公布 DynamIQ 共享單元 DSU-110 ,可構成單一 Cluster 達 8 個 Cortex-X2 ,自
4 年前
Arm 的 big.LITTLE 算是引領潮流了,傳繼 Intel Alder Lake 後 AMD 也將在 Zen 5 採用大小核設計
Arm 在 2011 年推出以兼具能耗與效能的 big.LITTEL 大小核設計至今約略 10 年,而 Intel 日前正式宣布新一代平台 Alder Lake 將導入類似的大小核概念,現在傳出 AMD 也將在 Zen 5 架構採用大小核設計,似乎應證 Arm 當年的洞燭先機。 根據傳聞指出,基於 Zen 5 架構、代號 Strix Point 的新世代 Ryzen 8000 系列 APU 將採用 3nm 製程生產,最重要的改革是採用大小核混合核心設計,據稱將採用 8 個性能核心搭配 4 個小核心,不過大核心與小核心之間的差異目前還未能得知;同時根據消息指出, Intel 的 Alder La
4 年前
Arm 公布為高效能筆電級運算的 Cortex-A78C CPU 微架構,可實現 8 大核 DynamIQ 設計
Arm 稍早公布 Cortex-A78 微架構家族最新成員 Cortex-A78C ,這也是除了手機平板等級的 Cortex-A78 / Cortex-X1 、車載的 Cortex-A78AE 之後,第三款新世代高效能運算微架構成員,而 Cortex-A78C 的目標並非手機,而是下一代筆記型電腦層級的運算效能,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突破當前 DynamIQ 限制,可實現單一 Cluster 容納 8 核 Cortex-A78C 設計,整體性能將有突破性的進化。 以手機、平板型態設備而言,當前 DynamIQ 會定義在單一 Cluster 容納 4 大核 + 4 小核的考量很多,包括晶圓的面積、能耗
4 年前
因為沒有人做所以紫光搶下第一,紫光展訊發表全球首款採 Arm DynamIQ 四核 LTE 晶片平台虎贲 T310
因為多半採用 DynamIQ 的晶片鎖定高性能與主流市場,加上市場對於多核心等於賣點的印象,鮮少有廠商以 DynamIQ 技術設計 4 核心與以下的平台,也因此中國紫光展訊甫發表的虎贲 T310 平台,就成功搶下全球首款基於 DynamIQ 的四核心 LTE 平台頭銜,同時這款平台的代工廠為台積電,採用 12nm 製程。 Arm 的 DynamIQ 技術打破過往單一 Cluster 只有四核心、且必須同步時脈、電壓等限制,採用支援 DynamIQ 技術的核心技術能夠在單一 Cluster 容納最多 4 大 4 小的異構核心,同時可藉由多組管理器實現複雜的時脈管理,例如高通新一代平台 Snapd
6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