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nvidia gpu voodoo 顯示卡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3dfx沒落與NVIDIA崛起 前情提要:電腦機殼內出現了Pentium II大彈匣,隨之而來的440BX晶片組「附贈」的AGP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變成筆者想要「找個東西插進去」的目標,開始了筆者與現今顯示晶片霸主NVIDIA的邂逅,在20年的時間內歷經了15張NVIDIA顯示卡 (AMD只有5張),更有幸躬逢其盛3dfx那短暫的3D遊戲王朝與「交棒」給NVIDIA的過程。 先簡單回顧一下這段個人電腦3D遊戲的里程碑。 1993年4月:先後歷練於LSI與AMD的黃仁勳,與其他2位來自Sun的成員,一同成立NVIDIA。 1994年:由數名SGI離職員工成立3dfx。 1995年底:3df 痴漢水球 6 年前
科技應用 gpu Snapdragon NPU 高通新款高階處理器名稱「確認」為Snapdragon 855 並首次加入NPU與遊戲效能強化設計 高通Snapdragon 855將採用「2+2+4」的核心配置,亦即透過兩組大核、兩組中核,以及四組小核配置方式運作,並首次整合神經處理元件 (NPU),也新增名為「Snapdragon Elite Gaming」的設計加強GPU圖像渲染表現。 Qualcomm預計在夏威夷活動說明新款高階處理器消息,而TechCrunch網站稍早似乎「不慎」將預先排定內容上線,隨後雖然立即下架,卻仍被眼尖的WinFuture網站擷取相關內容,確認預計揭曉的新款高階處理器名稱確定為Snapdragon 855,同時首次在處理器內整合神經處理元件 (NPU),另外也特別加強遊戲應用與相機拍攝表現。 (圖擷取自Wi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gpu altos nvlink ibm power ALTOS 展示將 GPU 加速器與 CPU 機箱分離設計,讓 CPU 搭配更具彈性 一般伺服器設計多將 CPU 與 GPU 配置在同一個機箱當中,不過如此一來也多少限制了 CPU 與 GPU 的搭配,而隸屬於宏碁的伺服器品牌 ALTOS 則在 SC18 展示將 GPU 加速器與 CPU 分為兩套機箱,再透過 MiniSAS 或是 CDFP 介面連接的系統。 ALTOS 的 G816F5 內所搭載即是 NVIDIA DGX-2 上兩套 NVLink 搭配 NVSwitch 所構成的 16 GPU 加速器模組,藉由 NVLink 與 NVSwitch 連接後,對於 CPU 而言,可視同連接到一個超大型的 GPU 上。 將 GPU 加速器與 CPU 分開最大的優勢,就是可讓客戶依照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gpu 華擎 永擎 永擎電子以高彈性設計因應客戶需求 華擎旗下伺服器子公司永擎電子在 SC18 展出多種高效能伺服器準系統解決方案,其中也包括當前市場上火熱的 GPU 加速解決方案,像是 3U10G-F/C621 就是由先前的 3U8G+ 8GPU 解決方案延伸而來的 10 GPU 解決方案,最大的特色是 GPU 群組具備配置切換,可讓兩個 CPU 各搭配 5 個 GPU ,或是一個 CPU 直接搭配 10 個 GPU ,同時若是搭配採用 1 Slot 半高卡設計如 Tesla K4 或是 Tesla T4 ,搭配 PCIe 3.0 x 8 的情況之下,甚至可擴充到 20 個 GPU 。 至於 2U4G 則是一款成本導向的伺服器準系統,此套系統是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gpu hpc Tesla V100 國網中心 台灣杉 國網中心;盼結合 HPC 與 AI 的台灣杉 2 超級電腦能助台灣學研有突破性發展,並吸引產業投入相關技術開發 台灣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在今年上下半年各以台灣杉、台灣杉 2 重回國際超級電腦指標 Top 500 榜單,尤其以結合 AI 與 HPC 、並由廣達電腦、台灣固網與華碩雲端的台灣廠商完成設置的台灣杉 2 ,更以結合 NVIDIA Tesla V100 GPU 加速一舉進入第 20 名,也是台灣有史以來在 Top 500 的最佳成績。 在 SC 18 會場,也快速的與國網中心談到台灣杉 2 的建置與使命;雖說當初在設置新一代超級電腦時曾提及要以台灣隊的方式建構台灣的超級電腦,不過台灣杉 2 也正剛好由廣達電腦、台灣固網與華碩雲端的聯合團隊得標也是剛好,當初國網中心是針對國際招標,像是 Chevelle.fu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CPU AMD gpu 製程 7nm EPYC 硬科技:AMD 7nm製程CPU、GPU外 科科們更該知道的事 「嗯,可以,很不錯,這個很AMD,很像Lisa Su時代領導的AMD,極度務實,穩紮穩打,然後也沒講太多細節」大概是筆者對這次「7nm製程花火大會」唯一的感想,即使嚴格說來,乍看之下,沒啥實質的內容,在筆者眼中只留下了滿天的煙霧。 本月初的AMD “Next Horizon” 公佈了採用台積電7nm製程CPU與GPU的樣品與概要,這也是繼20年前的K7時代後,AMD再次取得「帳面上」對Intel的製程優勢。也毫不令人意外的,AMD先以高單價高利潤的高階產品線:伺服器的EPYC與做為「伺服器加速器」的Radeon Instinct MI,當成7nm製程的第一砲。但在「世界 痴漢水球 6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gpu 超級電腦 nvlink nvidia volta nvswitch NVIDIA 於 SC18 主題演講呈現其超級運算願景,以 Tesla T4 加速器為大規模運算系統挹注效能 在今年超級電腦年度盛事 SC18 所公布的最新全球超級電腦榜單上,基於 NVIDIA GPU 加速的系統大放異彩,包括台灣杉 2 等多套新超級電腦系統在象徵性能的 Top500 與能耗效能的 Green 500 雙雙入榜,取得相當亮眼的表現,也驗證 NVIDIA 執行長表示透過 GPU 加速將持續推動產業摩爾定律的說法;而在 SC18 正式開始前一天,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也進行主題演講,聚焦在 NVIDIA 如何透過軟硬體結合推動新一代超級電腦創新。 黃仁勳表示, NVIDIA 在 10 年前的 SC08 大會首度宣布基於 Tesla GPU 加速的個人超級電腦,而十年後的今日,基於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nvidia gpu 超級電腦 intel xeon epyc cpu 最新 Top 500 超級電腦榜單公布,集結雲達、台灣固網與華碩之力的台灣杉 2 挺進 20 名 超級電腦領域的指標 Top 500 在 SC18 大會前夕公布最新的榜單,雖然整體還是呈現中美大戰的局面,不過在今年台灣國網中心新一代超級電腦台灣杉進入 Top 500 榜單後,集結雲達、台灣固網與華碩的台灣杉 2 系統不僅超越台灣杉的性能,更一舉挺進 20 名,並在節能榜單 Green 也拿下第十名,是目前台灣超級電腦系統所取得的最佳成績。 不同於台灣杉由日商富士通構成主要系統,台灣杉 2 由雲達科技、台灣固網與華碩三家台灣廠商共同架構,主架構由 Intel Xeon Gold 6154 搭配 NVIDIA 的 Telsa V100 GPU 構成,具備 170,352 個核心,雖在核心數量上 Chevelle.fu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CPU ARM gpu AI fpga ASIC 硬科技:斯斯有2種 那人工智慧晶片有幾種? 拜近幾年「人工智慧晶片瘋狗浪」之所賜,眾多晶片廠商之間一直不缺「何種晶片類型最適用」的宣傳戰,而這波嘴砲戰在一向不動聲色的Google在2016年驚天動地的公佈第一世代專用ASIC後,熱度達到高峰,內容農場更不缺所謂「AI晶片發展史」之類的標題,和輸入人工智慧後搜尋引擎自動帶出的各類晶片簡寫,像CPU、GPU、FPGA、ASIC或類腦晶片等等。可能各位科科看到這裡,已經有一股想要跳出此頁的衝動,所以筆者比須談談一般內容農場不太會提到的東西,讓各位科科足以鶴立於科技文青之上。 參考文章: 強的到底是 FPGA 還是 Zen ?由兩顆 AMD EPYC 處理器與 8 張 Xilinx 加速卡創下影 痴漢水球 6 年前
蘋果新聞 gpu iPad Bionic 蘋果新款iPad Pro即將發表 可能換上全新A12X Bionic處理器、第一款自製GPU與USB-C連接埠 新款iPad Pro可能搭載全新A12X Bionic處理器,並首度採用蘋果自製GPU。 針對即將在10月30日上午10點於紐約布魯克林區舉辦發表會上亮相的新款iPad Pro,相關說法進一步指出新款iPad Pro預期採用A12X Bionic處理器,其中更將搭載蘋果自製GPU產品。 根據彭博新聞記者Mark Gurman引述消息來源表示,預計在10月30日於紐約發表會上揭曉的新款iPad Pro,將會搭載全新A12X Bionic處理器,或是維持使用A12 Bionic處理器,同時也將使iPad Pro系列機種首度採用蘋果自製GPU。 在此之前,蘋果主要是與Imagination Tech Mash Yang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