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觀點/處理器競爭話題再次回歸CES 製程精進與技術創新哪個重要?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AMD、NVIDIA處理器大競爭 製程精進與技術創新究竟哪個重要?
技術不如人,就從製程來贏對手,但是一旦製程也被跟上,那就是廠商的危機了。 從過去Intel共同創辦人Gordon Moore所提出著名摩爾定律 (Moore』s Law),到目前製程技術下探速度似乎逐漸放緩,使得後來Intel等廠商也開始調整其處理器更新步調,但在效能表現與製程技術上的競爭卻從未停下,只是整體競爭似乎不再僅只是聚焦在製程技術精進,更多重點更放在技術上的創新應用表現。 雖然過去幾年的CES展會活動上多半聚焦在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技術話題,甚至因為更多廠商強調自駕車、未來車輛設計,一度被人戲稱成為另一個車廠展會活動,但今年的活動期間則是由AMD、Intel、NVIDIA在內晶片廠商
6 年前
癮觀點:怎麼看CES中Intel、AMD的包水餃大亂鬥?
目前正在美國熱鬧上演的「年經」展會CES,Intel、AMD、NVIDIA等廠商依舊正常能量釋放,公佈了很多讓人毫無驚喜感的「新」產品,實在讓筆者呵欠連連。但有些蛛絲馬跡,仍足以對各位科科野人獻曝,跟朋友聊天打屁時,不怕沒有炫耀自己看起來很厲害的「豆知識」和「冷數字」。我們現在就來進行複習加減乘除的小學生算術時間。 在CPU市場包水餃的AMD 硬科技:AMD 7nm製程CPU、GPU外 科科們更該知道的事 硬科技:AMD移除用了17年的整合式記憶體控制器 AMD為何這麼做? CES 2019:AMD預覽Ryzen 3處理器 7nm FinFET製程打造 支援PCI-E4.0 AMD要在7nm製
6 年前
是鎖定高階遊戲、高解析內容創作 AMD揭曉首款7nm FinFET製程顯示卡Radeon VII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9:AMD Radeon VII發表 首款7nm FinFET製程顯示卡 售價699美金
AMD Radeon VII採用台積電7nm FinFET製,以新一代Vega顯示架構設計,運作時脈最高可達1.8GHz、搭載60組運算單元、16GB高頻寬顯示記憶體,並且對應每秒高達1TB的顯示傳輸頻寬,2/17開賣,售價699美金。 先前先推出以7nm FinFET製程打造的新款EPYC系列伺服器處理器,以及新款高階繪圖卡Radeon Instinct MI60與MI50之後,AMD在CES 2019主題演講中正式宣佈推出同樣以7nm FinFET製程打造的Radeon VII顯示卡,主要針對高階遊戲與高渲染負載內容創作需求打造。 此次揭曉的Radeon VII不僅採用台積電7nm Fin
6 年前
是支援PCIe4.0,AMD預覽以7nm FinFET製程打造的Ryzen 3處理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9:AMD預覽Ryzen 3處理器 7nm FinFET製程打造 支援PCIe4.0,
AMD第三代Ryzen系列處理器對比Intel Core i9等級處理器,透過CINEBENCH 15進行效能比較,強調能以更少電功耗、更短時間完成影像渲染,將對應PCIe 4.0匯流排,藉此發揮稍早揭曉的Radeon VII完整顯示效能。 宣布推出旗下第一款採7nm FinFET製程設計的顯示卡Radeoin VII之後,AMD在CES 2019主題演講中更進一步預覽即將推出的Ryzen 3處理器,採用同樣以台積電7nm FinFET製程打造的Zen 2架構。 作為AMD第三代Ryzen系列處理器,AMD執行長蘇姿豐更以Intel Core i9等級處理器作為對比,透過CINEBENCH 1
6 年前
CES 2019 : AMD 預告第三代 Ryzen 將於 2019 年中推出,性能微幅高於 i9-9900K 但能耗僅需 70%
除了宣布新款的消費級高階 GPU Radeon VII 將於 2 月初上市以外, AMD 還進一步宣布採用 Zen 2 架構與 7nm 製程的新一代主流處理器第三代 Ryzen 將在 2019 年中推出,若以時間推算應該會在 2019 年的 Computex 附近正式發表,同時作為 AMD 在 Computex 最主要的重點產品。 從 AMD 執行長 Lisa Su 手中所拿出的晶圓可看到上面有兩顆 DIE ,在設計上 AMD 的第三代 Ryzen (或說是 Zen 2 架構)將 IO 分離,而其中較小面積的其實才是 CPU ,較大的晶圓則是 IO ,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若主機板供電允許, AM
6 年前
CES 2019 : 面對 NVIDIA RTX 2080, AMD 以便宜 100 美金的 7nm VEGA 的 Radeon VII 迎擊
NVIDIA 全新一代的 Turing 圖靈架構的 RTX20 系列 GPU 雖在基礎性能較前世代 Pascal 架構 GTX10 GPU 提升,但也由於率先導入針對 AI 的 Tensor Core 與光線追蹤的 RT Core ,使得價格也明顯超越前世代;而 AMD 繼去年宣布將於加速器產品線 Radeon Instinct 使用 7nm 製程後,也選在 CES 發表基於 7nm 製程的第二世代 Vega 架構消費級 GPU Radeon VII ,同時打著較 NVIDIA RTX2080 便宜 100 美金的 699 美金定價,將於 2 月 7 日與 RTX2080 正面交鋒。 此次的命
6 年前
是AMD揭曉Ryzen 2行動版處理器、對應Chromebook打造的新款APU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9:AMD推出為Chromebook打造的Ryzen 2行動版處理器 效能提升更省電
AMD標榜Ryzen 2行動版處理器提供48%效能提昇表現,並且加強電池續航表現、支援語音喚醒、4K串流播放,並且在筆電執行遊戲表現提昇,其中更強調Ryzen 7 3700U對比競爭對手Intel的Core i7 8565U情況下,在特定遊戲執行表現均可在每秒顯示畫格提昇9-14fps的表現。 在正式揭曉全新7nm製程設計產品之前,AMD在CES 2019正式開展前宣布推出全新Ryzen 2行動版處理器,分別推出Ryzen 7 3000、Ryzen 5 3000、Ryzen 3 3000,以及Athlon 300在內規格,同時也針對Chromebook產品推出代號「Stoney Ridge」、
6 年前
是AMD終於打入Chromebook市場 HP、宏碁推出首波產品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9:HP、宏碁將推出搭載AMD處理器的新Chromebook
HP與宏碁宣布推出新款Chromebook,均採用AMD代號「Stoney Ridge」的第7代A系列APU,其中提供A4或A6兩種規格,顯示卡則分別整合Radeon R4或Radeon R5,至於記憶體與儲存容量則分別採用4GB與32GB設計。 過去AMD始終未能打入Chromebook市場,使得Google提出的此款筆電設計始終以搭載Arm架構或Intel處理器為主,不過稍早HP與宏碁分別宣布推出新款Chromebook,其中首度採用AMD代號「Stoney Ridge」的第7代A系列APU,更整合Radeon R系列顯示卡,藉此提昇Chromebook運算顯示效能。 在過去始終以Arm架
6 年前
CES 2019 : AMD 發表第二代 Ryzen 行動處理器產品線,死咬 Intel 同級產品線並進軍 Chromebook
AMD 今年選在 CES 發表第二代 Ryzen 行動處理器產品線,自 Athlon 起至 Ryzen 7 ,並且以 35W 的 H 系列與 15W 的 U 系列完全鎖定 Intel 的高性能與省電產品線;另外 AMD 也看準 Chromebook 的市場需求,以新一代 6W TDP 的 A4 與 A6 處理器作為抗衡 Intel Celeron N 系列之用。 此外, AMD 也預告將在第一季釋出 Radeon 軟體更新,屆時可提升既有 Ryzen 行動平台的性能。 第二代 Ryzen 行動產品線涵蓋主流筆電、高階筆電到電競機種 在 AMD 的行動平台戰略,將透過 Ryzen 3 、 Ath
6 年前
HBM 規格翻新,單顆粒達 24GB 、單卡最高具備 96GB
當前 HBM 記憶體被應用在高階的處理器與運算加速器,藉由可與晶片共同封裝與高頻寬的特性,對於需要高度記憶體傳輸、記憶體跨晶片共享等應用相當重要,當前如 AMD 的 Vega 架構 GPU 與 NVIDIA 的 Tesla V100 GPU 等高階產品,皆採用 HBM 記憶體,不過畢竟 HBM 除了價格較高以外,還有容量相對較小的問題,以至於 NVIDIA 在 Turing 架構的 GPU 仍是搭配 GDDR6 而非 HBM ;不過 JEDEC 制定了新版的 HBM 標準,除了性能外,一舉提升了顆粒的容量。 當前的 HBM2 單顆堆疊為 8GB ,故當前的旗艦級 GPU 僅能搭配最高 32GB
6 年前
友站推薦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劉德音SEMICON演講:CoWos產能短缺造成AI晶片缺乏為短期現象,台積電評估投資安謀這1、2週會決定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