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SSD AI 資料中心 群聯 企業級 PHISON PASCARI 群聯推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同時公布PASCARI X200 PCIe Gen 5旗艦產品 NAND控制晶片與儲存解決方案大廠群聯PHISION宣布進軍企業級SSD市場推出PASCARI品牌,同步推出針對高階企業級SSD儲存市場需求的雙PCIe Gen 5埠的X200 SSD,強調可因應生成式AI快速成長與企業對高效能儲存需求。 ▲PASCARI劃分5大產品線,鎖定頂級性能、AI訓練DRAM擴充、資料中心、SATA與成本效益五大領域 PASCARI品牌產品將鎖定企業級與資料中心SSD產品,提供5大產品線,包括具備U.2與ES.S PCIe雙埠、容量達30.72TB的旗艦級X系列,具備基於NAND Flash作為DRAM的AI訓練方案aiDAPTIV+技術的AI系列,提供M.2 228 Chevelle.fu 11 個月前
產業消息 伺服器 資料中心 pci-sig 加速器 PCIe 5.0 PCIe 6.0 CopprLink PCI-SIG公布適用PCIe 5.0、PCIe 6.0的CopprLink內外部纜線規範,提供32GT/s與64GT/s高速傳輸性能 由於異構運算的興起,使一度停滯的高速通用匯流排的發展速度加速,其中最為廣泛使用的PCIe規格更如趕火車一般的積極更迭;隨著PCI-SIG公布PCIe 7.0發展藍圖後,PCI-SIG宣布適用於即將廣泛被資料中心、AI系統等的PCIe 5.0與PCIe 6.0規格的CopprLink纜線規範,提供32.0GT/s與64GT/s的傳輸性能,並包括內部傳輸與外部傳輸兩種形式的規範。同時,隨著128.0GT/s的PCIe 7.0進入開發藍圖,PCI-SIG也開始進行相關的CoprrLink纜線的技術探索。 目前CopprLink內部與外部纜線規格已開放PCI-SIG成員下載:CopprLink ▲Co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Xeon 資料中心 工作站 Ryzen Threadripper Intel XMP 3.0 AMD EXPO Corsair首度進軍工作站記憶體推出WS DDR5 RIDMM ECC記憶體套組,與AMD EXPO、Intel XMP 3.0相容 美商海盜船Corsair宣布進軍DDR5工作站儲存市場,推出WS DDR5 RDIMM ECC記憶體套組,強調具兼具性能與可靠,同時能與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Intel第4代Xeon等新一代工作站平台相容,並支援AMD EXPO與Intel XMP 3.0規範,可一鍵釋放性能,提供最高256GB的總容量。 ▲WS DDR5 RDIMM ECC記憶體套件提供最高8x32GB的組合,時脈達6,400MT/s WS DDR5 RDIMM ECC記憶體套件將提供4x16GB、8x16GB、4x32GB、8x32GB等四種組合,時脈達6,400MT/s。 ▲WS DDR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AI 資料中心 pci-sig 機器學習 量子運算 PCIe 7.0 PCI-SIG公布PCIe 7.0規範修訂版0.5,強調有望2025年完成完整規範 PCI-SIG宣布PCI Express 7.0(PCIe 7.0)繼2023年6月公布PCIe 7.0 0.3版後,在2024年4月初宣布完成PCIe 7.0 0.5版規範並向會員公開,PCI-SIG表示依循當前的進度,PCIe 7.0有望依照原定計畫在2025年公布1.0正式版規範。 ▲PCIe 7.0 0.5版延續0.3版的功能目標,當前小組成員持續朝2025年完成定案的目標邁進 PCIe 7.0 0.5版的主要功能目標仍依循0.3版所公布的細節,包括提供128GT/s資料速率、以x16組態實現512GB/s雙向速率,以及使用PAM4訊號、改善功率效率、保有與前幾代PCIe相容等要素。P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gpu 資料中心 台積電 hbm 黃仁勳 生成式AI Blackwell GTC 2024:黃仁勳強調運算產業將自資料中心邁入以生成式AI引領的AI Factory,Blackwell賣的是系統與生態系而非晶片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GTC 2024大會第二日的媒體團訪時,強調資料中心將面對巨大的轉型,借助GPU加速的生成式AI,他認為下一代的資料中心應該稱為AI Factory(AI工廠),透過AI技術產出各式的資源,不僅只是單純產生數據;黃仁勳強調,遊戲玩家早就已經體驗過由GPU生成的遊戲圖像內容,然而這樣的內容生成將是下一代AI Factory的重點,透過AI Factory產生的Token,進而生成圖像、影音、文字等內容,由資料中心至AI Factory,將為產業帶來巨大的變革。 ▲黃仁勳強調不同於資料中心產生數據,AI Factory藉由產出Token進而生成各式充滿創意與突破框架的圖像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hpc 電源供應器 AI 伺服器 資料中心 鈦金 肯微科技公布5,250W鈦金伺服器電源供應器,預告2024年內將推出6,000W電源供應器 雖然新一代伺服器硬體的能源轉換效率與每瓦效能越來越出色,但不可諱言的是單一系統的最大能耗還有運算時的能耗也不斷飆漲,當前3,000W級的伺服器電源也漸漸不敷使用;台灣伺服器電源供應器供應商肯微科技(Compuwave Technology)宣布推出5,250W的CRP-5222-1M4鈦金級伺服器電源供應器,具備96%電源轉換效率,此外還預計在2024年內推出6,000W級產品。 ▲隨著單一伺服器系統能耗需求增加,伺服器電源在提高功率的同時也須有出色的能源轉換效率 CRP-5222-1M4是一款Redundant(冗餘)AC-DC電源供應器,取得鈦金級的96%能源轉換效率認證,對於著重環境永續 Chevelle.fu 1 年前
人物專訪 SSD pcie AI 資料中心 pci-sig PCIe 7.0 PCIe 6.0 專訪PCI-SIG副總裁暨合規性主席Richard Solomon,PCIe將以三年為週期持續創新、光學連接技術將由新成立小組負責 如同USB是作為最大宗的公規外接介面,至今已超過20年歷史的PCI Express(PCIe)則是高速I/O匯流排最主要的規格,而PCIe作為背後制定支援合規性與互通性規格與機制的PCI-SIG至今亦有32年的歷史,目前組織成員高達972家,包括AMD、Arm、Dell EMC、NVIDIA、Qualcomm、Synopsys等都是組織成員;此次適逢PCI-SIG於台灣舉辦開發者大會,與PCI-SIG副總裁暨合規性主席Richard Solomon針對PCIe的下一步進展進行專訪。 ▲PCIe自4.0後由於產業需求增長,也回到3年一個版本、提升2倍速度的節奏 雖然PCIe自PCIe 3.0至P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intel hpc AI 資料中心 冷卻系統 浸沒式液冷 散熱技術 經濟部工研院攜手Intel成立高算力系統冷卻實驗室,協助台灣產業投入浸沒式冷卻技術發展並與國際標準接軌 隨著新一代高效能運算與AI加速運算需要更強大的散熱能力,許多散熱技術廠商紛紛投入新散熱架構領域,其中浸沒式液冷是熱門的新形態高效能散熱技術;為了加速台灣資料中心先進散熱解決方案以及與國際規範接軌,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計畫支持下,工研院攜手Intel台灣分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並成立「高算力系統冷卻認證聯合實驗室」,希冀能提供台灣相關業者以國際級標準進行驗證。 用電效率(PUE)是全球衡量用電效率的指標,數值越接近1代表效率越佳,台灣國發會已在2017年提出希望政府資料中心能將PUE降至1.6,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工研院已完成千瓦級以上資料中心先進解決方案,此次進一步攜手Intel成立高算力系統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intel hpc AI 超級電腦 資料中心 工作站 Xeon Scalable Emerald Rapids Intel第5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將每個核心內建AI加速,提升效能之餘也強化安全性、提升關鍵工作負載與降低總持有成本 Intel繼於第4代Xeon Scalable加入AI加速器之後,於不到一年時間的2023年12月宣布代號Emerald Rapids的第5代Xeon Scalable問世,強調所有核心皆內建AI加速功能,不僅帶來更高的每瓦效能,同時也降低AI、高效能運算、網路、、儲存資料庫與安全等關鍵工作負載的總持有成本。同時第5代Xeon Scalable仍相容現行第4代Xeon Scalable的軟硬體平台,使客戶能進一步延長基礎設施投資、降低成本與碳排放。 ▲第5代Xeon Scalable可相容第4代Xeon Scalable軟硬體生態 搭載第5代Intel Xeon Scalable的系統將陸續自 Chevelle.fu 1 年前
科技應用 Google 資料中心 地熱發電 Fervo Energy Google、Fervo Energy 合作推動地熱發電 為資料中心提供穩定電力 Fervo Energy的地熱發電產量雖僅占一般發電廠的1/100,但相對太陽能、風力更為穩定。 Google以地熱方式產生電力推動旗下數據中心,並且作為新總部園區運作電力來源之後,稍早更與總部位於德州休士頓的能源業者Fervo Energy合作,以地熱發電方式支撐Google位於內華達州的資料中心。 依照說明,此次合作藉由地熱產生電量約為3.5MW,大約可支撐2600個家庭用電,但僅約一般發電廠的1/100發電量,實際上僅能負擔資料中心部分用電。不過,相比太陽能、風力發電方式有不少外部因素影響,地熱發電相對較為穩定。 而Fervo Energy採集地熱的方式,則是透過挖掘深達2.5公里深度的 Mash Yang 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