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搶先台積電 宣布開始生產 3nm 製程晶片
相較先前的5nm製程,三星強調3nm製程約可降低45%能耗,並且讓運算效能提升25%,晶片佔用面積約可縮減16%,預期可應用在更輕薄手機產品,或是更小裝置使用。 趕在6月結束之際,三星宣布已經開始開始生產3nm製程晶片,象徵在製程技術發展領先競爭對手。 三星的3nm製程技術基於環繞式閘極 (Gate-All-Around,GAA)電晶體架構設計,相比台積電目前採用的鰭式場效電晶體 (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FinFET)能讓晶片發揮更高運算效能,並且能藉由降低電壓提升能源效益。 相較先前的5nm製程,三星強調3nm製程約可降低45%能耗,並且讓運算效能提升25%
3 年前
聯發科推出天璣 9000+ 旗艦平台,超大核進一步提升至 3.2GHz
為了刺激下半年新機需求,手機晶片廠往往會在下半年推出升級版的旗艦平台,繼高通推出 Snapdragon 8+ Gen 1 後,聯發科也在稍早宣布推出天璣 9000+ ,雖然不像高通由於製程轉移到台積電獲得全方位的效能改善,不過天璣 9000+ 將時脈進一步提高使效能再度提升,其中 Cortex-X2 超大核自原本 3.05GHz 進一步提高到 3.2GHz ,換取 5% 的 CPU 效能增長,但 5G 技術仍維持僅支援 Sub-6GHz 。 天璣 9000+ 本質與去年底發表的天璣 9000 無異,採用台積電 4nm 製程,並以 Arm 新一代 Armv9 指令集 CPU 架構構成 1+3+4
3 年前
前 Alphabet 執行董事長 Eric Schmidt 呼籲美國吸引海外晶片業者設廠 否則未來設計、生產都將落後
Eric Schmidt認為目前中國已經更積極投入自有晶片設計、生產,甚至在供應鏈明顯比美國取得更多優勢,未來可能將會在晶片技術發展逐漸超越美國,因此認為美國應該要有更大隱憂意識,並且提前做好準備。 前Alphabet執行董事長Eric Schmidt在稍早撰寫頻論內容表示,美國應該更積極吸引海外晶片業者於境內設廠,藉此推動美國境內晶片產業活絡,進而降低仰賴美國以外地區晶片生產的依賴。 Eric Schmidt的看法認為,目前美國境內業者多數晶片產品均仰賴台積電、三星等業者代工生產,而這些代工業者分別位處台灣與韓國,均鄰近與美國有諸多競爭的中國,一旦這些地方因為中國發動戰爭,或是實施貿易限制,
3 年前
216個扭蛋重現世界第一超級電腦英姿
富士通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共同開發的富岳超級電腦,是全球首度奪冠的ARM架構超級電腦,曾為疫情投入運算協助開發出新藥。搭載15萬9千顆含有台積電7奈米製程技術的CPU,共432個伺服器機櫃組成,排列時2個機櫃為一組,最前排的12個機櫃側面貼有連續的富士山景,十分壯觀。 日本IP4 玩具公司推出迷你復刻版的富岳超級電腦,打開底部開關還會發出綠光就像是正在運行一樣,側面同樣有富士山景貼紙,3.5cm高2個機櫃一組,如果想要在家重現壯觀的景像,得要搜集216個扭蛋才行只是沒有台積電CPU失敗。售價400日元,這裡看更多。
3 年前
台積電 2nm 製程 2025 年投入量產 同功耗下提高 10-15% 執行效能 3nm 製程下半年量產
台積電2nm製程技術採用奈米片電晶體 (Nanosheet)設計,藉此取代過往使用多年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 (FinFET)設計,同時也能結合Chiplet小晶片設計方案,分別可對應行動裝置運算,以及高效能運算處理器設計需求。 在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恢復實體形式舉辦的北美技術論壇中,台積電宣布將於2025年開始投入2nm製程量產。 相比3nm製程,台積電表示2nm製程可在相同功耗下提高10-15%執行效能,而在相同效能下則可降低25-30%功耗。 在設計上,2nm製程技術採用奈米片電晶體 (Nanosheet)設計,藉此取代過往使用多年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 (FinFET)設計,同時也能結合Chip
3 年前
Intel 公布 Arc 家族主流級桌上型獨顯 Arc A380 ,約台幣 4,500 元起支援光線追蹤與 AV1 編碼
Intel 繼公布筆記型電腦的 Arc 系列產品陣容後,在今日宣布首款桌上型獨顯產品 Intel Arc A380 ,鎖定 FullHD 等級遊戲體驗,並具備包括光線追蹤、 XeSS 、 Deep Link 與 AV1 編碼等完整功能。 Intel 預計率先在中國市場與板卡夥伴共同推出 Arc A380 產品,初期將以整機方式出貨、後續再零售單卡,夏季後陸續於各市場推出,建議零售價為人民幣 1030 元,折合台幣約 4,500 元,此外 Intel 也強調 Arc 高效能產品線將在今年夏季推出。 ▲包括宏碁、華碩、技嘉、微星等台系系統與板卡商皆將推出 Arc A380 單卡或是系統 ▲ Arc
3 年前
傳蘋果 M2 家族高階晶片 M2 Pro 將採更先進的台積電 3nm 製程, 2022 年末量產
蘋果在 2022 年的 WWDC 開發者大會公布第二世代 PC 級 Apple Silicon 處理器 Apple M2 ,雖然效能較 M1 有相當的提升,不過仍使用 5nm 製程而非更先進的 3nm 製程,恐怕與產品定位在入門級 PC 與中高階 iPad 使用有關;然而 M2 才剛發表不久,分析師就指稱蘋果將在今年內開始量產更高階的 M2 Pro 處理器,並且將採用更先進的台積電 3nm 製程。 ▲可合理推測 M2 系列除了 M1 外將全面採用 3nm 製程 M2 Pro 將延續 M1 Pro 產品定位,扮演 M2 家族的中階效能級產品 ,並採用 8 個性能核搭配 4 個效能核配置,相較 M
3 年前
台積電要在台中投資 1 兆台幣 擴大2nm製程產能 美國亞利桑那州廠 2024 年投產 提供每月 2 萬片 5nm 製程晶圓產能
預計在2024年開始投入量產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目前也已經著手建置,屆時將可提供每月達2萬片的5nm製程晶圓產能,並且將創造2000個廠區工作機會,以及數千個連帶產生的周邊工作機會。 台積電預期將投資新台幣1兆元,將在台中中清乙工 (中清路交流道附近乙種工業區)建置半導體產業鏈園區,藉此擴大2nm製程產能。 依照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日前在法說會上說明,預計會在2025年開始量產2nm製程,並且預期吸引更多半導體業者青睞。 其中,2nm製程將採用類奈米片 (nanosheet)及奈米線 (nanowire)晶體結構設計,並且導入諸如高遷移率通道 (High mobility channel)材質、碳
3 年前
Google Pixel 7 系列搭載的第二款 Tensor 處理器 將以三星 4nm 製程生產 預計 6 月量產
市場傳出此次即將用於Pixel 7系列的第二款Tensor處理器,將以三星4nm EUV製程技術生產,是否也會面臨先前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處理器發生的過熱問題,暫時還無法確認。 日前在Google I/O 2022期間,Google透露即將在秋季推出的Pixel 7系列手機,將會搭載Google第二款客製化Tensor處理器,而相關消息更進一步指出此款處理器將以三星4nm EUV製程技術生產,預計會在6月進行量產。 不過,目前關於第二款Tensor處理器的細節,目前暫時還沒有太多細節傳出,但效能可能並非Google主要追求方向,而是如何與軟體、演演算法整合,藉
3 年前
三星將投資約新台幣 10.5 兆元 推動半導體、生物科技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 成為三星有史以來最大筆投資
在三星投資項目中,顯然將會著重半導體業務發展,其中包含與台積電、Intel等業者競爭製程技術成長,除了進一步強化自身半導體產品研發能力,更可提高對外提供代工服務能力,同時更預期透過旗下處理器、記憶體、顯示面板、感光元件及網通技術產品等關鍵零件提供能力,藉此爭取更多市場發展機會。 三星稍早宣布將於未來5年內投資450兆韓元 (約新台幣10.5兆元),藉此擴大半導體、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慧等領域技術發展,並且成為三星有史以來最大筆投資。 相較去年提出240兆韓元投資規模更大,甚至比過去5年累積投資330兆韓元金額更高,顯示三星希望能在半導體等市場領域取得領先地位。此外,相關報導更指出三星約80%比
3 年前
友站推薦
台積電不去桃園,高雄陳其邁:先不說,做就對了
INSIDE - 中央社
解讀《晶片戰爭》:對面10個人拿球棒,我一個人拿手槍——如何用「抵銷戰」對抗中國崛起?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台股高點震盪,下週聚焦台積電除息、輝達GTC大會及Fed利率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日本媒體:台積電熊本廠開始裝機了!進度已超前美國
INSIDE - 中央社
傳 Sam Altman 與台積電洽談中!有意成立 AI 晶片公司,交由 TSMC 生產
INSIDE - Jocelyn
輝達報喜台積電大漲 14 元,台股漲逾 200 點創歷史新高
INSIDE - 中央社
【專訪】德勒斯登市長:台積電德國設廠,努力滿足水電、交通、居住等需求,員工子女可上母語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專訪】張善政駁外界批評未積極爭取,強調桃園擁四大優勢「仍是台積電設廠首選」
關鍵評論 - 今周刊
熊本百年大商機:台積電設廠成「強力磁石」,吸引六兆日圓半導體投資案進入九州
關鍵評論 - 財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