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供應量問題還在延燒 Intel想去中國設廠被白宮否決
晶片已經跟石油一樣成為全球搶奪的物資了,Intel想解決生產問題得先解決政治問題才行。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拜登政府因安全顧慮,否決英特爾公司(Intel)在中國增產的計畫,使這個化解美國晶片荒的構想受挫。 彭博(Bloomberg)報導,這位不願具名的人士說,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英特爾提議,在四川成都一家工廠生產矽晶圓,原訂2022年底前量產,以緩解全球供應吃緊。但另一方面,英特爾一直爭取聯邦政府協助,加強在美國的研發和生產。 知情人士說,拜登政府官員最近幾週接獲這項計畫後,加以大力勸阻。 英特爾發表聲明說,現仍樂於「採納其他解決方案,只要有助於我們滿足市場對半導體的大量需求,而半導體為創新和經
3 年前
蘋果 Arm 架構 Mac 電腦開賣僅 1 年 x86 架構 PC 佔有率已明顯滑落
從近期推出的Intel「Alder Lake」第12代Core系列桌機處理器來看,接下來採相同代號的第12代Core系列筆電處理器也會採相同大小核心配置,藉此讓裝置電力續航時間更長,同時對應更高運算效能,搭配與微軟Windows 11最佳化設計,預期將能重新搶回更多PC市場佔比。 Mercury Research市調機構首席分析師Dean McCarron表示,蘋果將Mac系列機種從Intel處理器轉換為Arm架構處理器近一年時間內,已經開始影響過往由Intel與x86架構主導的PC市場佔比分佈。 從Dean McCarron所整體數據顯示,在搭載Arm架構M1處理器的新款Mac系列機種上市前
3 年前
McAfee 確定將再次轉售 2022 年上半年完成 140 億美元以上金額交易
創辦人John McAfee雖與公司早已無關,但在經歷酗酒、吸毒、擁槍自重等生活模式,並且在經手高額加密貨幣涉及嚴重逃稅,進而遭美國政府通緝,最後則疑似為了避免餘生在牢獄中度過,選擇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監獄牢房中自殺。 如先前市場傳聞,病毒防護公司McAfee稍早宣布將以超過140億美元金額,將再次轉售給私募股權公司Advent International、Permira Advisers,以及Crosspoint Capital Partners,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McAfee最早由創辦人John McAfee於1987年創立,並且以其防毒技術打響名稱,在2011年則是由Inte
3 年前
蘋果開始打造三款全新 Apple Silicon 處理器 應用於 iPad、MacBook Pro、Mac Pro 等產品線
雖然蘋果目前已經決定將旗下所有產品轉向使用Arm架構設計,未來不再使用Intel處理器產品,但是日後仍有可能在處理器代工業務再次與Intel合作,藉此確保其處理器產品代工生產需求,同時也能在目前與台積電、三星合作代工資源之間增加更多選擇,同時也能在代工價格產生平衡效果。 蘋果今年宣布推出M1 Pro與M1 Max兩款Apple Silicon處理器之後,相關消息更指稱蘋果已經著手打造分別以Ibiza、Lobos和Palma三個西班牙地名為代號的新款處理器。 不過,這三款代號名稱對應的處理器,似乎與接下來以Rhodes作為產品代號的新款Apple silicon處理器不同,後者主要會應用在新款M
3 年前
Intel 大師兄回魂了,吃了大補丸的 Intel Alder 世代 i9-12900K 與 i5-12600K 動手玩
Intel 在上週正式宣布第十二代平台 Alder Lake 世代的桌上型不鎖頻版本,同時也將在今日正式開賣,這次也取得其中的 i9-12900K 與 i5-12600K 進行試用,筆者以較為基本的方式進行測試,而在前面會以較多篇幅介紹這次 Alder Lake 架構的特質。 Rocket Lake 的救火使命已經結束 ▲ Rocket Lake 雖然定位尷尬,不過也是首度在桌上型平台使用嶄新 CPU 架構的開始 今年 3 月 Intel 才甫發表第 11 代桌上型平台 Rocket Lake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推出第 12 代桌上型平台 Alder Lake ,不難推測出 Intel 面對
3 年前
Vivobook 13 Slate OLED 發表 結合平板、筆電及手寫筆完整體驗 可能搭載Intel最新處理器 售價 599 美金起
Vivobook 13 Slate OLED將從599美元起跳價格銷售,預計會從11月在全球市場推出。另外,華碩也與Steven Harrington及Philip Colbert兩名藝術家合作,預計會在明年出推出聯名限量版本。 華碩稍早揭曉採13.3吋OLED螢幕,並且對應平板、筆電二合一使用體驗的Vivobook 13 Slate OLED,強調能對應各類使用模式,甚至似乎還可能搭載Intel即將推出的新款筆電處理器。 在此次發表活動中,華碩僅透露將採用Intel以四核心架構打造的處理器,但並未透露具體細節,似乎有可能是Intel日前透露即將揭曉的第12代Core系列筆電處理器,同樣採用A
3 年前
華碩發表 Vivobook 13 Slate OLED 可拆式二合一筆電,搭載 13 吋 OLED 螢幕與身分未明的 Intel 四核處理器
華碩稍早發表一款全新的可拆式二合一筆電 Vivobook 13 Slate OLED ,除了強調搶先於微軟 Surface 的第一款原生搭載 Windows 11 可拆式筆電以外,也在新聞資料提及使用 4 核心 3.3GHz Intel 處理器,通常會如此隱諱也意味著這款產品將會是採用 Intel 還未公布的處理器產品,畢竟會搶先晶片廠先暴雷這種事情除非是已經放棄優先爭取下一代處理器的發貨才有可能。 ▲支援 4,096 階觸控筆,螢幕通過針對 OLED 顯示器的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 目前關於 Vivobook 13 Slate OLED 還沒有完整的規格資
3 年前
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Intel BTX篇
Intel這間公司,雖然說家大業大,但也不是所有推動的技術規格,市場都會乖乖買單,甚至多數都無疾而終。 輕則「部份廠商做出產品,但因銷售不佳而退出市場(BTX、SIOM)」,重則「長期停留在簡報或公版設計,默默的消失在世界的盡頭(族繁不及備載,如Mini-SSFF和UWB)」,慘則「苟延殘喘多年,最終仍造成大量無謂的犧牲(WiMAX)」。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往往大多數的成本,都是由台灣廠商買單。 今天的簡報王主角BTX主機板機構規格,做為90nm製程Pentium 4噴火龍的陪襯品,嚴格說來介於「輕」「重」之間,曾像薛丁格的貓一樣「又死又活」,但撐了3年,終究還是很快的升天了。 各位科科看到B
3 年前
VESA 公布嵌入式 DisplayPort 1.5 規範,強化平板、筆電螢幕對 Adaptive-Sync 支援並更省電
隨著筆記型電腦顯示卡效能提升與高更新率螢幕面板成為電競筆電主流, VESA 宣布全新的嵌入式 DiaplayPort 1.5 ( eDP1.5 )規範,將取代 2015 年的 eDP 1.4 成為全新的標準, eDP 主要是用於筆記型電腦、平板一類 GPU 與嵌入式顯示器的傳輸規範,通常在大尺寸與高解析度面板上; eDP 1.5 新增多項功能與提升效能,其中也強化 Adaptive-Sync 更新率同步規範,能節省更多電力並提升動態影像品質。 ▲ eDP1.5 進一步強化 Adaptive-Sync 的效能與節能特性,並與先前的規範具備向下相容 wDP 1.5 承襲 eDP 1.4 的面板自動
3 年前
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Intel SIOM篇
簡報歷史背景:PCI Express的出現,讓實作「標準化」的熱抽換界面更加容易,自然就有人把腦子動到伺服器的熱抽換擴充模組。 管理機架式伺服器最讓人感到討厭的地方,莫過於替換後方的板卡,不但要設法拉出伺服器機箱、打開上蓋、轉開豎卡(Riser Card)的螺絲、並冒著誤觸排線的風險,如要求「不停機」更是困難度倍增。既然如此,為何不乾脆將板卡模組化,從外部直接抽抽樂? 在2004年的秋季IDF(Intel Developer Forum),Intel公佈其主導的SIOM(Server I/O Module,伺服器I/O模組),以PCI Express為基礎,企圖統一紛亂的伺服器熱抽換模組規格,
3 年前
友站推薦
英特爾4年推進5世代製程,CEO季辛格:摩爾定律還不到盡頭,以色列晶圓廠交貨正常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美國「全方位無死角」升級晶片禁令,堵死中國AI革命進階之路,輝達4090遊戲顯卡全面下架價格飆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華爾街日報》:美擴大AI晶片輸中禁令,輝達1621億中國訂單恐不保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小晶片(chiplet)「化整為零」有效提升性能,中國能否藉此技術突破美國封鎖?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輝達研發 Arm 架構 PC 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Stability AI 受 Intel 投資!募 5000 萬美元能幫公司穩定下來嗎?
INSIDE - Jocelyn
解讀《晶片戰爭》:張忠謀被德儀拒絕的提案,成就如今世界第一的台積電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Intel:明年希望為 1 億部 AI PC 供應處理器,創作者們請多用!
INSIDE - Sisle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