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持續推動 5G 連網應用 與更多電信業者深度合作 vRAN、邊緣運算,
藉由旗下半導體技術,Intel表示在5G網路技術持續投入發展,並且與印度電信業者Reliance Jio、德國電信 (Deutsche Telekom)、美國網路服務業者DISH Wireless,以及網路技術新創業者Cohere Technologies等維持深度合作,藉此擴展旗下網路技術應用範疇。 擴大更多雲端應用服務發展可能性 過去持續在5G連網應用有所布局的Intel,在此次MWC 2021期間更強調藉由旗下網路技術持續推動vRAN (虛擬無線接取網路)、邊緣運算等應用,同時也強調與眾多電信業者維持深度合作。 雖然目前不再參與手機端的行動網路技術競爭,但Intel仍計畫在筆電、邊緣運算
4 年前
Intel IPU 基礎設施處理器,將以 FPGA 與 ASIC 架構作為抗衡 NVIDIA DPU 的抗衡手段
Intel 在 Six Five 高峰會發表 Infrastructure Processing Unit /基礎設施處理器(簡稱 IPU )的產品,為具備可程式化網路設備特質,作為雲端與電信服務降低系統當中 CPU 額外負擔的產品,並具備高度的安全性。 其特質與目標市場不禁令人聯想到 NVIDIA 在去年底所發表的 BlueField DPU 產品,兩者的概念皆屬於 SmartNIC ,也同樣透過另一顆專門處理器處理如基礎設施管理、軟體定義功能等 Microservice / 微服務,使 CPU 更專注於虛擬化、容器等核心應用,不同點在於 Intel 的 IPU 戰略同時包括 FPGA 與
4 年前
Intel 推出 IPU 可編程網路運算元件 加速資料中心運算效率 進軍 SmartNIC 市場
Intel表示未來將不再只是以CPU作為主要發展項目,更包含再次以Xe顯示架構打造的GPU,以及泛指各類運算元件的XPU設計。此次提出的IPU設計也是源自多架構XPU發展理念,主要針對資料中心運算加速應用需求打造。 與NVIDIA提出的DPU對抗 在The Six Five Summit活動中,Intel宣布以多架構XPU發展理念,推出名為IPU (infrastructure processing unit,架構處理器)的可編程網路運算元件,讓各類網路服務運作過程可降低CPU資源佔用比重。 從設計應用模式來看,IPU設計定位與NVIDIA日前提出的DPU (data processing u
4 年前
Intel 可能以 20 億美元收購 RISC-V 指令集架構晶片設計新創 SiFive 以對抗 Arm 架構市場
由於近前Arm架構應用發展大幅成長,因此不少業者也開始觀望採開源架構設計的RISC-V指令集架構發展潛能,並且預期將能形成與Arm架構抗衡局面。 擁抱RISC-V架構對抗Arm? 彭博新聞引述消息指稱,Intel在內業者已經向藉由RISC-V指令集架構打造商用解決方案的晶片設計新創業者SiFive,或許將透過強化RISC-V指令集架構對抗近年擴大發展的Arm架構市場布局。 在相關出價競購中,Intel可能以近20億美元收購SiFive,同時此項交易協商仍處於初步討論,尚未成為定案,而SiFive有可能在收購後維持獨立運作。 不過,Intel與SiFive並未對此消息作任何回應。 由於近前Arm
4 年前
硬科技:科科們應該知道的工業電腦:概論篇
之前筆者曾撰文簡介工業電腦的嵌入式模組,不過我們都知道,無論在生活還是職場,所謂的「多才多藝」來自於「吸收新知的企圖與速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不趁機談談「工業電腦 (IPC, 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 到底是什麼」就太對不起各位站在時代浪頭的科科們了,所以我們就來好好的瞧瞧這個如同晶圓代工、也是台灣稱霸全球的科技產業到底是什麼,然後跟「嵌入式系統 (Embedded System)」的定義又有什麼差別。 硬科技:科科們了解物聯網前需要知道工業電腦嵌入式電腦模組 IBM仍是業界始祖 工業電腦的起源來自於1984年的IBM 5531 Industrial
4 年前
Intel 首席架構師 Raja Koduri 手中拿的不是化妝鏡,是有著 512 個 EU 的 Xe-HPG GPU
Intel 首席架構師兼資深副總裁、也是 PC 業界傳奇工程師之一的 Raja Koduri 日前在推特上公開一張大有來頭的晶片照片,因為他手中的這顆晶片正是 Intel 第一款為遊戲規劃的 Xe-HPG GPU 、也就是 DG2 GPU 。 ▲ Xe HPG 是 Intel Xe GPU 架構當中針對遊戲體驗的分支 Raja Koduri 在推特中提到 Xe-HPG / DG2 在 Intel 的 Folsom 實驗室的表現相當出色,軟體團隊正著手為遊戲體驗加緊腳步進行驅動的最佳化。 Raja Koduri 也證實 Xe-HPG / DG2 至少有 512 個 EU 的版本存在。 Xe-HP
4 年前
Computex 2021 : Intel 強調 AI 以 XPU 架構為核心戰略,以 Xeon 為核心搭配異構運算解決複雜而廣泛的運算問題
Intel 在 Computex 的人工智慧主題演講,由英特爾業務行銷暨公關事業群副總裁暨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與資料中心加速器解決方案與業務總經理 Nash Palaniswamy 針對 Intel 的人工智慧戰略進行介紹,圍繞在以 Intel XPU 架構為核心,以多元的技術組合解決複雜的 AI 問題。 ▲第 3 代 Xeon Scalable 是業界第一款整合 AI 加速的 x86 CPU ▲針對現代化 AI 應用提升性能 代號 Ice Lake 的第 3 代 Xeon Scalable 是 Intel 針對人工智慧的中心架構,除了具備更多核心、更高效能、支援新一代傳輸通道外,也是當前業界
4 年前
Computex 2021:Intel 正面迎擊 Arm 架構處理器 強調「Wintel」才是強強聯手
如同NVIDIA、微軟看法,強調Intel依然是重要合作夥伴,同時也說明提供Arm架構處理器規格,實際上是為了開創更多市場發展可能性,並且讓使用者、企業可以依照使用需求選擇更合適運算平台,而Intel處理器在市場依然有多元應用發展優勢。 標榜在遊戲、創作市場才是真正贏家 蘋果在去年宣布將以兩年時間逐漸替換原本以Intel處理器的設計,將使Mac機種全面換上Arm架構處理器,當時就讓許多市場看法認為當指標性廠商公開表態不再使用Intel處理器產品,似乎也反應Intel處理器未來發展不被看好,而Intel後續更積極地對外澄清,甚至在此Computex 2021更再次強調「Wintel」才是強強聯手
4 年前
Computex 2021:Intel 強調第 11 代 Core H45 系列筆電處理器真實效能 開創遊戲、創作兼具筆電需求市場
Intel第11代Core H45系列效能款筆電處理器,採用更小製程設計,因此在運算效能、電力續航表現均有大幅提升,可打造更輕薄、可兼具遊戲與創作需求的筆電產品,在更輕薄機身發揮更大運算效能,同時也能使電力維持更久續航力。 同步揭曉新款Beast Canyon NUC 在此次Computex 2021期間,Intel再次強調日前推出的第11代Core H45系列效能款筆電處理器所帶來真實效能 (real performance),標榜在採相近硬體規格情況下,能比AMD Ryzen 9 5900HX處理器機種提升1.14倍至1.15倍以上的遊戲或創作運算效能,並且維持筆電機身輕巧設計。另外,In
4 年前
Computex 2021:Intel 推出 5GHz 時脈第 11 代 Core U 系列筆電 CPU:i7-1195G7 打造效能型輕薄筆電
相較競爭對手AMD Ryzen 7 5800U處理器,Intel標榜Core i7-1195G7處理器可在遊戲及創作使用需求,將可帶動1.46倍以上運算效能,甚至在創作需求最高可提高8倍的編碼處理效率提升表現 同時標榜結合Windows軟體生態發揮更大內容創作效益 針對今年更新的第11代Core U系列筆電處理器,Intel在此次Computex 2021進一步宣布推出運作時脈可達5.0GHz的Core i7-1195G7規格選項,並且在主流筆電機種應用需求額外增加一組運作時脈可達4.5GHz的Core i5-1155G7規格,而運作電功率同樣介於12W-2 相較先前已經讓桌機、H系列筆電處理
4 年前
友站推薦
《華爾街日報》:美擴大AI晶片輸中禁令,輝達1621億中國訂單恐不保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解讀《晶片戰爭》:張忠謀被德儀拒絕的提案,成就如今世界第一的台積電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Stability AI 受 Intel 投資!募 5000 萬美元能幫公司穩定下來嗎?
INSIDE - Jocelyn
Intel:明年希望為 1 億部 AI PC 供應處理器,創作者們請多用!
INSIDE - Sisley
英特爾4年推進5世代製程,CEO季辛格:摩爾定律還不到盡頭,以色列晶圓廠交貨正常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美國「全方位無死角」升級晶片禁令,堵死中國AI革命進階之路,輝達4090遊戲顯卡全面下架價格飆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小晶片(chiplet)「化整為零」有效提升性能,中國能否藉此技術突破美國封鎖?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輝達研發 Arm 架構 PC 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