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CPU intel 處理器 Intel 更新第 10 代 Core i S 系列桌機處理器 加入全新超頻設計對應更高核心時脈運作需求 Intel第10代Core i S系列桌機處理器以基於14nm製程設計的Comet Lake架構打造,重新調整電壓與運作時脈表現曲線,更可藉由Thermal Velocity Boost超頻技術讓單一或其中兩組核心可達最高5.3GHz運作時脈表現,核心數量最高則為10核心設計,並且對應20線程運作表現。 繼日前宣佈更新第10代Core i H系列筆電處理器後,Intel終於宣布更新第10代Core i S系列桌機處理器產品,強調最高運作時脈可藉由Thermal Velocity Boost超頻技術達5.3GHz,同時也讓超執行緒技術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擴展至 Mash Yang 5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處理器 硬科技 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Intel PARROT篇 簡報時代背景:在Intel還在積極發展追求超高時脈的NetBurst微架構時,也跑出了很多在今天根本無法想像的瘋狂想法,像「最佳化微指令排程」這檔事。 Intel在2004年6月先在IEEE發表論文(Power Awareness through Selective Dynamically Optimized Traces),接著在當年秋季IDF(Intel Developer Forum)正式公開的「PARROT」(Power-aware ARchitecture Running Optimized Traces),企圖最佳化Trace內微指令排序及數量,以兼顧效能與省電。在了解這瘋狂想法前 痴漢水球 5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處理器 14nm 7nm 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 半導體製程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Intel半導體製程篇 簡報時代背景:摩爾定律萬歲萬萬歲。 這1年來,從2014年開始擠14nm製程牙膏,連擠超過5年的Intel,從去年AMD Zen2發表之後,其「舉世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就經常變成科技文青和網路鄉民,閒暇之餘揶揄嘲弄的倒楣苦主(雖然是自找的)。但長期作為癮科技忠實讀者的各位科科們,絕對有義務吸收更多更有梗的知識,讓自己足以立於時代的浪頭。 我們先從看得懂Intel的製程「聖經密碼」開始。 從1982年的80286為起點,Intel使用專用的編碼命名其製程世代,以首創的「1.5um(1500nm)節點」P646為例: P:Process,製程。 6:6吋晶圓。 46:製程編號。 所以1998 痴漢水球 5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CPU AMD ati intel 處理器 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AMD Fusion篇 簡報時代背景:AMD在2006年耗費54億美元巨資,硬著頭皮吃下了ATI,寄望藉由處理器整合ATI的繪圖技術,同時建立一條對抗Intel和NVIDIA的不毀防線。 AMD併購ATI之舉,在當時頗讓眾人意外,因為考量到技術互補性,Intel吞掉ATI、AMD吃掉NVIDIA,是比較被外界「看好」的結果。總之,AMD願意砸這麼多錢,決策的背後勢必有足夠的野心和誘因,融合CPU和GPU的Fusion大戰略,乍看之下,自然就是最大的可能性,但絕不僅於此。 考量到AMD往行動運算與消費性電子市場進軍的企圖心,ATI的技術就更加的不可或缺了。稍微有點年紀的科科,也許還可依稀記得,ATI的繪圖晶片在真正成為 痴漢水球 5 年前
科技應用 Google ARM 處理器 Pixel ChromeBook 三星與Google合作推出客製化Arm架構處理器 將用於新款Pixel手機、Chromebook 三星與Google合作打造的處理器產品,預期有可能會應用在新款Pixel手機,或是接下來預計推出的Chromebook產品,甚至可能應用在Google更多運算相關設備。 三星與Google之間一直有著相當深度合作關係,從過往不少Android系列機種形式設計均與Google密切合作,就連新版Android作業系統也因應三星提出螢幕可凹折手機產品布局,進而加入最佳化調整介面設計。而稍早更傳出三星將與Google合作客製化處理器,預期藉由三星旗下Exynos技術團隊與Arm最新架構打造效能更高的客製化產品。 依照Sammobile網站取得消息,這款由三星與Google合作的客製化處理器,將採用三星 Mash Yang 5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AMD intel 處理器 x86 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AMD x86 Everywhere篇 簡報時代背景:2005年5月AMD雙核K8剛上市,公司氣勢蒸蒸日上,而Intel還在陣腳大亂。 很久以前,筆者曾總結了人生、職場與社會的觀察心得,歸納出「水球5定律」,其中有一條是: 「豪洨會造成無謂的犧牲。」 最能夠體現這句話的,莫過於AMD在2005年微軟WinHEC(Windows Hard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研討內容主要是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相容硬體的研發與設計技術),這場鼓吹「x86 Everywhere(x86無所不在)」的議程了。其內容有如義和團出征前必喝的摻藥神符水,讓x86相容處理器廠商們內部的「x86義和團」,深信只要有了x86指令 痴漢水球 5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x86 指令集 SIMD AVX SSE 硬科技:淺談x86的SIMD指令擴張史(下):AVX到AVX-512 前情提要:淺談x86的SIMD指令擴張史(中):SSE2到SSE4。x86指令集的SIMD擴充,從1997年的MMX一路「堆積」到2008年的SSE4.2,看似已功德圓滿,但其實仍遠遠不足,累積缺陷總計如下: 雙運算元(A = A + B)的宿疾還是沒有解決,限制單一指令的功能,也變相增肥程式碼。 只要處理器的微架構足以負擔,可以一次處理的資料量還是是多多益善,越寬越好。 16個暫存器還是太少,人家古老的RISC可都是32個起跳的。 和真正的「向量(Vector)處理器」相比仍有差距,例如缺乏指定SIMD中需要被處理資料的遮罩(Mask)暫存器。 欠缺從散落在記憶體各處的運算元素「聚集(Gat 痴漢水球 5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AMD intel 處理器 x86 指令集 SSE2 硬科技:淺談x86的SIMD指令擴張史(中):SSE2到SSE4 前情提要:淺談x86的SIMD指令擴張史(上)。MMX到SSE有了對應IEEE 754單精確度浮點格式的SSE還是不夠,最起碼,當時的x86處理器還缺了3個重要的關鍵點: 64位元雙倍浮點精確度。 受制於x86指令的編碼,暫存器才少少的8個。 x86的雙運算元(A = A + B)格式,會摧毀其中1個暫存器原本的資料(如例子中的A),要保存資料,需事先搬移到其他的暫存器,增加程式碼體積,更讓第二個問題雪上加霜。 SSE2提供IEEE754 64位元雙倍精確度 2001年隨著Pentium 4而問世的144個SSE2指令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包含了一系列的快取記憶體控制指令,並順便擴充了MMX,雖然 痴漢水球 5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處理器 作業系統 整數運算 SIMD MMX 硬科技:淺談x86的SIMD指令擴張史(上):MMX到SSE 最近因為PS2上市20週年,又讓人想起當年滿山滿谷「PS2的心臟Emotion Engine是128位元喔,你不懂啦」讓人感到極度無力的高談闊論。 延伸閱讀: PlayStation 2迎接上市20週年 仍是遊戲主機銷售數量記錄霸主 如果按照這個神奇的標準,Intel早在1997年的Pentium MMX就是「64位元x86處理器」,時下支援AVX-512的產品就是「512位元」了,怎麼看都讓人感到莫名其妙。如此簡單的道理,相信各位科科都懂。 事實上,Emotion Engine的核心是「64位元通用暫存器和指令指標器(基於CPU位元數的正常解釋)」的MIPS R4000,「128位元」的是S 痴漢水球 5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AMD intel 處理器 虛擬化 記憶體位址 硬科技:x86虛擬化由內到外還是繼續難搞(下) 前情提要。所謂「x86虛擬化」並非搞定處理器就功德圓滿,畢竟一台電腦還有很多週邊設備,特別是I/O、網路和重要性逐漸增加的繪圖核心,也都是需要「高效能虛擬化」的重點項目。 I/O虛擬化:Intel VT-d,AMD Vi 想進一步讓系統I/O虛擬化,讓虛擬機可透過直接記憶體存取 (DMA) 與中斷重對映 (Interrupt Remapping) ,直接存取各種 I/O 周邊,硬體必須能夠管理、隔離所有週邊I/O裝置實際上所使用的DMA虛擬記憶體位址及中斷向量,這單靠處理器虛擬化是作不到的,需要系統晶片組具備相對應的硬體功能與BIOS和UEFI等韌體的協助。 Intel在2007年中期推出的北 痴漢水球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