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ARM Tech Day : ARM 三大 CPU 架構各司其職,並個別針對 32 位元運算、 5G 與高安全性增添新產品線這篇文章的首圖
ARM Tech Day : ARM 三大 CPU 架構各司其職,並個別針對 32 位元運算、 5G 與高安全性增添新產品線
不知是否為了與 ARM 公司名稱縮寫吻合, ARM 旗下 CPU IP 三大產品線簡稱也正好是 ARM ,分別是 Cortex-A 、 Cortex-R 以及 Cortex-M ,三者雖同為 CPU 架構,但所具備的機能卻有明顯的差異化, Cortex-A 是針對運算級應用並可執行完整的 OS ,而同樣執行 RTOS 的 Cortex-R 與 Cortex-M 則是各別針對需要及時反應以及省電小體積的需求。 在此更進一步針對 Cortex-R 以及 Cortex-M 的定位差異做介紹, Cortex-R 的應用領域是需要能及時反應操作動作,例如馬達速度管理、車載的引擎控制管理,能用於像是機械手
9 年前
是針對 5G 世代數據機以及巨量儲存應用, ARM 公布 Cortex-R8 即時處理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針對 5G 世代數據機以及巨量儲存應用, ARM 公布 Cortex-R8 即時處理器
ARM 稍早公布了全新的 R 系列即時處理器架構 Cortex-R8 ,主打以低延遲、低功耗、高效能等特點鎖定 5G 數據機、巨量儲存裝置,目前已經開始開放授權,預計 2016 年可於市場看到終端晶片。 Cortex-R8 採用最高四核心 ARMv7R 架構,可依照需求從單核到四核進行配置,主要鎖定的市場包括 LTE Advanced 以及 Advanced Pro 等次代行動網路市場需求,用於處理龐大且即時的數據吞吐,另外也包括做為企業級儲存裝置,包括傳統硬碟、 NAND SSD 等的資料管理,提供低延遲與高流量的資料管理能力。 你或許會喜歡 快3節能購物節 限量特惠搶先看! 4G上網月租最
9 年前
是CES 2016 :高通宣布高整合智慧家庭平台 Snapdragon 212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6 :高通宣布高整合智慧家庭平台 Snapdragon 212
高通在 CES 宣布了一款針對智慧家庭的新平台 Snapdragon 212 ,鎖定智慧家庭閘道如中央控制平台、智慧揚聲器等設備;這是一款搭載了四核心 1.3GHz ARMv7 架構的應用處理器,並搭配 Adreno 304GPU 以及 Hexagon DSP ,而針對智慧家庭應用,具備 Hi-Hi 音訊( 24bit 192kHz )、語音輸入、關鍵字喚醒,並可支援 8MP 相機與 FullHD 影片播放等機能。 高通定位這款晶片是為 IoT 智慧家庭應用所規劃,也支援 AllJoyn 協定,易於與家中其他具備 AllJoyn 的智慧家電溝通;本身的功能可作為高階的智慧揚聲器、智慧鬧鐘、智慧
9 年前
是以開發次世代 Cortex-M 架構為目標, ARM 新竹 CPU 設計中心正式開幕這篇文章的首圖
以開發次世代 Cortex-M 架構為目標, ARM 新竹 CPU 設計中心正式開幕
ARM 在 2014 年的 Computex 宣布將於台灣新竹設立針對嵌入式平台的 Cortex-M CPU 架構設計中心,今天則首度舉辦開幕典禮;此次於新竹設立 CPU 設計中心意義相當重大,因為這是 ARM 首度在亞洲成立設計中心,負責的項目也肩負潛力前瞻領域如物聯網、工業控制、車載等熱門的 Cortex-M 架構。 ARM 全球執行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吳雄昂(照片左二)表示, ARM 一直以來秉持與夥伴進行開放式創新,藉由授權 ARM 的架構,合作夥伴皆可藉此打造自己的生態圈;而台灣新竹又是位於亞洲的科技重鎮,同時也為兩岸多家晶片技術廠生產關鍵元件; ARM 看準物聯網需要藉由開放式創新
9 年前
是響應 Raspberry Pi 2B 推出,微軟將為其提供免費版 Windows 10 ...這篇文章的首圖
響應 Raspberry Pi 2B 推出,微軟將為其提供免費版 Windows 10 ...
稍早 Raspberry Pi 基金會宣布推出新一代 Raspberry Pi 2B ,微軟也旋即表示將為期推出免費版本的 Windows 10 ;不過別高興得太早,仔細想想一款連 GPU 都不知道能不能支援 Direct X 的處理器又該如何提供 PC 體驗?答案揭曉,這套 Windows 10 並不是提供 PC 級體驗的 Windows 10 ,而是針對 IoT 用的,追本溯源比較接近 Windows Embedded ,只是現在微軟的新策略是將所有平台都以 Windows 10 作為統一名稱。 不過這也不是壞事,表示微軟也看到由這類自造者使用各類開發板所創造的 IoT 世界的可能性,而且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 ARM 談 64bit 對使用者意義:一旦使用習慣胃口被養大就難回頭這篇文章的首圖
MWC 2014 : 500 億顆晶片的榮耀, ARM 的 One Size Doesn't Fit All 戰略助其征服多元領域
在 MWC 期間,筆者與 ARM 消費暨行動運算市場總監總監 Jeff Chu 進行簡單的訪談,今年也是 ARM 歡度全球搭載 ARM 架構的晶片自 1993 年起,至今出貨已達 500 億顆的時刻,尤其在智慧手機上,更因為應用的需求,在短短的幾年內就達總體出貨的 5 成以上。 慶祝 500 億顆晶片出貨活動網站:請點此 以 Cortex 核心來看, ARM 提供從感測器到伺服器級的適宜架構,並且隨著這幾年的技術發展,就連僅 33 美金的 Cortex-A5 單核心 Android 手機亦能滿足基本的上網與網路通話體驗,並起比起第一世代的 Android 手機擁有更好的性能。而在智慧手機快速發
11 年前
是MWC 2014 :聯發科於 MWC 發表首款 64bit 應用處理器 MT6732這篇文章的首圖
ARM 宣布新一代中高階核心架構 Cortex-A17 ,聯發科亦宣布將推出採此架構 8 核 LTE SoC MT6595
ARM 今天在台灣宣布推出 Cortex-A17 核心授權方案,主打延續 Cortex-A9 的中階智慧手機市場,並由市場行銷副總裁 Ian Ferguson (照片中央)與媒體介紹 Cortex-A17 的產品特性與優勢。 且今天也請到剛宣布採用 Cortex-A17 推出具備 LTE 支援的八核 SoC MT6595 的聯發科副總裁暨技術長周漁君(照片左),以及宣布與聯發科在 CDMA2000 合作的威睿電通執行長張可(照片右)站台。 Mr. Ferguson 表示, ARM 觀察 2014 年手機裝置市場仍會持續增長,但是市場的比例會有所改變,旗艦手機( 400 美金以上)將呈現趨緩飽和
11 年前
是大小核與真八核的手機八核架構之戰,閒聊核多真的了不起?這篇文章的首圖
大小核與真八核的手機八核架構之戰,閒聊核多真的了不起?
智慧手機的應用處理器戰爭已經從四核瘋狂的走到了八核,目前市場上的八核設計除了 ARM 主推的 big.LITTLE 大小核之外,就是聯發科基於大小核的架構、但將兩套核心群組都採用相同的 Cortex-A7 的真八核設計,跳過 GPU 還有其它變因,也先預設大小核的雙群組協作已經可正常實現,筆者簡單的比較這兩種八核設計的狀況吧。 跳轉繼續 大小核架構的出發點很單純, ARM 考慮到新一代的高階架構 Cortex-A15 的複雜與耗電,即便大幅降頻、調低電壓仍有極限,故需要透過比 DVFS 動態時脈調節更好的方式減少平常使用的能耗,故當時的想法就是透過一組合乎日常使用的低能耗群組,搭配負責高負載運
11 年前
是2013 年末主流智慧手機處理器款式隨談這篇文章的首圖
2013 年末主流智慧手機處理器款式隨談
又到了近一年的尾聲,今年對於智慧手機市場又是再次出現驚人的發展,除了大小核技術、真假八核之爭,還有 ARMv8 64 位元架構首度投入智慧手機,都是今年熱門的焦點,筆者也簡單針對今年幾家手機應用處理器廠商現階段的主流產品做個簡短的介紹,順便推估這些廠商明年可能的計畫與發展。 跳轉開始 高通: 對於高通來說,今年應該是大豐收的一年,尤其原本代號 S4 Prime 的應用處理器再調整識別名稱策略後,終於以年度旗艦級應用處理器 Snapdragon 800 之名問世,靠著入門與主流的 Snapdragon 200 、 Snapdragon 400 以及中高階的 Snapdragon 600 與 Sn
11 年前
是Apple A6 是否再次預言蘋果將重啟筆電處理器自行設計?這篇文章的首圖
Apple A6 是否再次預言蘋果將重啟筆電處理器自行設計?
圖片來源: iFixit 這一次 iPhone 5 推出後,全新的 A6 處理器的一些細節引起筆者的注意,尤其是當 Anandtech 提出這款處理器是蘋果依照 ARM 的ARMv7 基礎架構重新修改,更是讓筆者格外關注;這款 A6 處理器僅有雙核心設計,且時脈僅 1.0 GHz ,但效能卻直逼 1.5GHz 的 4 核心 Cortex-A9 架構產品(如 Tegra 3 或是 Exynos 4412 ),以及時脈 1.5GHz 的"準" Cortex-A15 (如高通 S4)。 這代表什麼?首先是蘋果這款處理器的架構設計與 iOS 6 的配合勢必非常優秀,畢竟處理器的效能不光是提昇時脈就能達
12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