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2 :Computex 2022 : NVIDIA 宣布與台灣伺服器大廠共創 Grace Hopper 系統生態,多款 x86 與 Arm 架構伺服器 2023 年上半年登場
NVIDIA 自 2021 年至 2022 年 GTC 陸續公布新一代超算平台計畫,包括首款基於 Arm 指令集的超算級處理器 Grace ,以及新一代 AI 加速 GPU Hopper ,還有集結兩款平台的 Grace Hopper 超級晶片;今年 Computex , NVIDIA 宣布與包括華碩、富士康、技嘉、 QCT 、 Supermicro 與緯穎等多家台灣系統業者合作,將在 2023 年推出 Grace Hopper 系統生態伺服器,並包括採用 x86 架構與 Arm 架構,滿足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 NVIDIA 與合作夥伴建構四種基於 Grace CPU Super Chip 與
3 年前
台灣 Intel 響應總部 2040 溫室氣體零排放計畫,在台推出 Open IP 資料中心浸沒式液體冷卻方案與參考設計供生態系夥伴使用
台灣 Intel 宣布響應總部 RISE 企業策略與 2040 溫室氣體零排放目標,在台推出 Op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Open IP )資料中心浸沒式異體冷卻完整方案與參考設計,尤以利基在台灣的企業負責供應全球 90% 以上的資料中心伺服器, Intel 首度將 Open IP 授權給生態系夥伴使用,借助開放式並具備容易部屬與擴展的冷卻方案,將嘉惠 Intel 生態系夥伴可因應資料中心功率上升提供高效率且實現高密度部屬的冷卻解決方案。 散熱一直以來是資料中心面對的重要課題,也是僅次 IT 負載的次要系統耗電原因,而浸沒式冷卻借助將設備浸沒到不導電的冷卻液作為散
3 年前
硬科技:RISC諸神的黃昏系列 HP的PA-RISC (上)
對於像筆者一樣有點年歲或有著資訊技術背景的科科們,一說到那些曾在伺服器市場叱吒風雲、最後一個一個被x86雙雄 (Intel, AMD) 逐出戰場的「RISC諸神」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的,不外乎至今仍碩果僅存且歷久彌新的IBM PowerPC、長期作為計算機結構「聖經級教科書」教學範例且曾經處處無所不在的SGI MIPS、在血腥異常的效能競技場經常橫掃千軍的傳奇王者DEC Alpha、以及仰仗著Solaris作業系統和龐大軟體資源而興盛一時卻漸漸繁華落盡的Sun/Fujitsu SPARC,但同樣出自於伺服器大廠HP的PA-RISC,似乎就很難帶來同樣令人感到那股似曾相似的「強烈存在感」。 由2位
3 年前
AMD Instinct MI200 系列 GPU 正式推出 推動性價比更高的加速算力表現 比 Intel 同級產品提升 4.9 倍
在Instinct MI200系列GPU設計中,不僅採用對應超算加速需求的CDNA2顯示架構,更以MCM多晶片封裝設計,本身更以台積電6nm製程放入580億組電晶體,分別對應多達220組運算單元與880組矩陣核心,另外搭配資料傳輸速率達3.2TB/s的HBM2E記憶體,容量總計達128GB。 去年隨著代號「Milan-X」的第三代EPYC伺服器一同揭曉的Instinct MI200系列GPU,此次也由AMD宣布正式進入市場。 以MCM封裝設計、加速伺服器運作的Instinct MI200系列GPU,強調雙精度浮點算力可達11.5TFLOPS,超越目前業界僅達10TFLOPS以下算力的瓶頸,同時
3 年前
採用 AMD 3D V-Cache 技術的" Milan-X " EPYC 7003 系列處理器開始出貨,借助大容量 L3 快取進一步榨取性能與更低延遲
AMD 在今年 CES 所宣布的 3D V-Cache 技術伺服器級處理器、代號 Milan-X 的 EPYC 7003 系列處理器宣布開始出貨,也是目前業界第一款採用 3D 堆疊封裝的伺服器處理器產品,雖然 EPYC 7003 仍基於 Zen3 架構的 Milan ,不過借助 3D V-Cache 技術不僅使 L3 快取增加,並能縮減延遲使性能提升。 AMD 選在此時宣布 Milan-X 出貨,不知道是否與 NVIDIA 預計在明天舉辦 GTC 有關, AMD 在上一代成為 NVIDIA DGX 系統的 CPU 合作夥伴,而 NVIDIA 有極高機會會藉 GTC 宣布新一代 AI 超算加速
3 年前
硬科技:RISC諸神的黃昏系列 Sun/Fujitsu的SPARC (上)
近期因為RISC-V的蓬勃發展,再度引爆指令集架構優劣的討論,讓人看似RISC好像是最近才崛起的新概念,但你知道在1980年代初期到1990年代末期,曾有諸多盤據高階伺服器與工作站的RISC指令集體系極盛一時嗎? 稍有年紀的科科,只要在學生時代常跑計算機中心和電腦教室,腦海中一定留下了配備高貴Sony特麗霓虹映像管螢幕與手感不錯鍵盤的Sun Ultra系列工作站,更不會忘記那被戲稱 “Slow-Laris” 的Solaris作業系統與作為心臟的UltraSPARC處理器。 今天以Intel Xeon為首的x86處理器能夠支配伺服器市場與資料中心,在1990年代初期根本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場景。但在
3 年前
駭客利用漏洞攻入使用 AMD EPYC 的 HP 伺服器進行挖礦, 8 天獲利超過 10 萬美金
近日傳出駭客利用 Log4J 的 JAVA 漏洞攻入使用 AMD EPYC 的 HP 9000 伺服器,並透過這些伺服器進行 Raptoreum 加密幣的開採,在 8 天內獲利換算超過 10 萬美金,雖然這些伺服器已經陸續安裝 Patch ,但似乎仍有未修復的 EPYC 主機持續在幫駭客賺錢中。 Log4J 是一項可使駭客遠端控制主機的 JAVA 漏洞,雖然這項漏洞多數已經被修復,不過只要系統未進行更新仍會被駭入,先前受害較嚴重的是用於 Minecraft 伺服器,駭客僅須在聊天室輸入一串腳本即可攻入,先前有多個系統因此受害,但多數已經修復。 ▲ Raptoreum 是利用 L3 進行採礦,故
3 年前
三星發表伺服器用 PCIe Gen5 SSD 產品 PM1743 ,讀取速度可達 13,000MB/s
Intel 已經率先在消費級的 Alder Lake 使用 PCIe Gen5 通道技術,但市場上仍缺乏相對應的介面卡與儲存設備,不過由於 PCIe Gen5 可帶來較 PCIe Gen4 高出一倍的頻寬,或許在消費級需求不算顯著,但對資料中心、超算系統可是相當重大的新技術;三星也看到企業伺服器對於高速儲存的需求,發表基於 PCIe Gen5 通道的 PM1743 SSD ,具備 13,000MB/s 的讀取性能。 PM1743 開始向客戶提供樣品,預計在 2022 年第一季開始量產,應該也是因應 Intel Sapphire Rapids 平台推出而來。 PM1743 採用三星第六代 V-N
3 年前
硬科技:科科們在了解SmartNIC和DPU前需要知道的網路功能虛擬化
各位科科也許在之前得知NVIDIA替SmarcNIC創造了DPU一詞,也或多或少知道「軟體定義網路 (SD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是什麼東西,在邁進SmartNIC這個巨大的主題之前,筆者必須介紹「網路功能虛擬化 (NFV,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這個和SDN有點交集、但又有很大差異的技術概念,特別當5G時代來臨,頻繁的規格升級與激增基地台數量的毫米波頻段 (mmWave),讓電信營運商更積極的追求更低成本的硬體平台。 什麼是5G?5G頻段Sub-6、 mmWAVE毫米波差異與優勢介紹 GTC 2020 : NVID
3 年前
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 夢幻32路AMD平台晶片組Horus
神似著納粹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啟動的侵俄戰役,AMD在2003年4月22日,挾著將64位元推進x86指令集的號召,以Opteron之名,發動了x86處理器市場的歷史,前所未見的巨大攻勢 (如果希特勒提前2個月動手,歷史就註定要徹底改寫了)。雖然當時x64-64的軟體普及度,仍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但仍藉由整合式記憶體控制器與HyperTransport匯流排,在伺服器系統架構取得長達5年的技術優勢,特別是4顆或8顆處理器的系統。 做為AMD全盛時期象徵的Opteron處理器:全盛期(2003-2007) 做為AMD全盛時期象徵的Opteron處理器:逆轉期(2007-2010) 做為AMD
3 年前
友站推薦
主攻伺服器產品!NVIDIA 在 Computex 上推水冷式 A100 PCIe、Grace Hopper 與 Jetson AGX Orin
INSIDE - Chris
緯創出清立訊持股認賠55億元,分散中國風險、強化AI業務兩大策略獲市場肯定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臉書伺服器需求增 躍居台廠第 2 大客戶
INSIDE - 中央社
雙 11 目標業績翻倍!momo 去年單日 12 億,今年網站、物流有「萬全準備」
INSIDE - Mi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