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intel mobileye 自駕車 Intel 旗下自駕技術公司 Mobileye 正式申請 IPO 於納斯達克交易 但最大持股者仍會是 Intel 不少市場分析看法認為,讓Mobileye獨立掛牌上市,或許對Intel會更加有利,其中包含在目前自動駕駛技術能吸引更多市場投資之際,或許將能使Mobileye募得更多投資機會,而不會因為顧忌Intel近期處理器產品競爭面臨考驗,進而影響投資意願。 Mobileye稍早正式遞交公開募股上市 (IPO)申請,預計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依照Mobileye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顯示,除了將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更確定將以「MBLY」股票代號發行A類股,並且由高盛銀行與摩根史丹利擔任承銷,但並未透露計畫出售多少股份。 同時,在公開募股上市之後,Mobileye仍將由原本管理團隊 Mash Yang 2 年前
科技應用 qualcomm Snapdragon Ride Snapdragon Ride 超級車載電腦 智慧駕駛艙座 高通 Snapdragon Ride Flex 運算平台發表 已創造 300 億美元市值自駕車經濟規模 相較NVIDIA鎖定更完整的全自駕車輛應用發展,Qualcomm提出的Snapdragon Ride運算平台則是以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應用為主,雖然隨著Snapdragon運算平台執行效能越來越高,但是相比NVIDIA此次宣布將在2024年推出、以Grace CPU與Hopper GPU等運算元件整合打造的超級車載電腦DRIVE Thor,顯然仍有一定差距。 Qualcomm稍早於首屆汽車投資者日宣布推出全新Snapdragon Ride Flex運算平台,成為今年初宣布收購Veoneer之後,推出開放、可擴展升級的Snapdragon Ride Vision運算平台衍生產品。 在此之前,Qual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高通 自動駕駛 輔助駕駛 Snapdragon Ride 車用晶片 Snapdragon Ride Vision Snapdragon Ride Flex 高通在首屆汽車投資者日公布 Snapdragon Ride Flex 車載晶片,整合數位駕駛艙、自駕、網路與機器視覺於單一晶片 高通在 2022 年 9 月下旬舉辦的首屆汽車投資者日宣布將推出全新的 Snapdragon Ride Flex SoC 作車用晶片的頂級產品, Snapdragon Ride Flex 為高度整合的高性能車用晶片,旨在以單一晶片整合多個車用晶片功能,以單晶片結合安全虛擬化技術提供數位座艙、自動駕駛、網路、機器視覺等多項功能。 高通表示 Snapdragon Drive Flex 已獲得多家車廠導入,此次還未公布 Snapdragon Ride Flex 的細節,預計在 2023 年 CES 進行進一步的介紹。 ▲ Snapdragon Ride Flex 將作為高通最頂級的車用晶片平台,搭配 Chevelle.fu 2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NVIDIA GTC 電動車 自動駕駛 Hopper DRIVE Atlan 智慧汽車 Grace CPU DRIVE Thor NVIDIA 2022 秋季 GTC : NVIDIA 以 DRIVE Thor 自駕平台取代 DRIVE Atlan ,將 Grace CPU 、 Ada Lovelace GPU 、次代 GPU 整合在具 2,000 TOPS 效能的單晶片 NVIDIA 在 2021 年的 GTC 公布代號 Atlan (水行俠本名)的新一代自駕超級晶片與平台,預估具備高達 1,000TOPS 的效能並作為 DRIVE Orin 的後繼平台,不過在此次 GTC 卻宣布 Atlan 計畫喊卡,並端出效能翻倍的新計畫 Drive Thor ,借助 NVLink-C2C 整合 Grace GPU 、 Hopper GPU 與次世代 GPU ,實現 2,000TOPS 的 FP8 效能,並以單一平台提供運算、多媒體、自駕等功能,使 Level 4 等級自動駕駛化為現實的同時也簡化智慧車配置與成本。 ▲中國吉利汽車旗下 ZEEKR 將率先導入 DRIVE Chevelle.fu 2 年前
汽車未來 自駕車輛 Cruise 自駕車業務 通用汽車自駕車業務 Cruise 投入自有處理器研發 有助於 2025 年前後降低自駕車生產成本 Cruise已經開發打造四款晶片產品,其中代號「Horta」的晶片是用於車輛主要控制,而代號「Dune」的晶片則是整合各類感測元件傳遞數據,另外兩組則分別用於處理雷達資訊,以及車輛行進間特定運算需求,但並未透露其代號名稱。 通用汽車旗下自駕車業務Cruise透露,將投入自有自駕車處理器研發,藉此降低相關成本開銷。 依照Cruise硬體工程副總裁Carl Jenkins表示,過去曾斥資向知名GPU業者採購自駕車解決方案 (編按:應該就是NVIDIA),但考量目前量產規模仍不算大,同時其自駕技術仍處於實驗階段,實際上要花費大量資金,因此認為自行投入自駕車處理器研發,將能節省更多花費。 就Carl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自駕車 Aurora Innovation 自駕車新創 Aurora Innovation 宣布考慮對外出售 對象可能包含微軟及蘋果 Aurora Innovation在去年秋季於紐約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後,雖然股價隨即增加至每股17.77美元高點,今年夏季之後卻跌至每股僅剩下1.83美元,稍早則回升至每股2.43美元,市值約在28億美元左右,相比上市前估值達110億美元的情況縮水許多。 彭博新聞引述消息指稱,位於匹茲堡的自動駕駛車輛新創Aurora Innovation正考慮對外出售,目標對象可能包含微軟及蘋果。 而Aurora Innovation發言人隨後證實此項說法,但強調此為慎重評估下的長遠計畫。 在彭博新聞取得消息裡,Aurora Innovation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Chris Urmson對內部員工發出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nvidia 停車 智慧城市 自動駕駛 v2x Metropolis 南韓新創 Seoul Robotics 以車聯網打造不需自駕功能的停車場停車與移動技術 現在有許多汽車已經配備能夠自動停車的先進輔助系統,不過隨著未來車用無線通訊系統 V2X 將成為智慧城市的基礎,一家位於南韓的新創公司 Seoul Robotics 就利用以感測器與電腦設置在建築物或路燈桿的基礎設施,協助不具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在停車場進行自主移動與停車。 Seoul Robotics 的系統稱為 Level 5 Control Tower ,是一套透過感測器與電腦組成的網狀網路系統,借助安裝在場域環境的基礎設施建構無死角的環境掌控,使得車輛僅需安裝 V2X 接收系統,不需具備高階先進輔助駕駛或是自動駕駛,即可透過 Level 5 Control Tower 規劃進行自主移動。 Chevelle.fu 2 年前
汽車未來 小米 自駕車 小米自駕車實際運作情境展示 強調先主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在小米此次展示項目中,說明現階段已經可讓車輛進行完整的自動駕駛運作,其中包含自動導航、無保護情況下讓車輛自動迴轉掉頭,或是自動閃避停靠路邊的車輛、繞行路上故障車輛、繞行圓環路線,以及禮讓行人等情境。 針對去年宣佈將投入造車,至今已經超過500天的發展進度,小米執行長雷軍在此次新品發表會上做了更進一步的說明,並且強調藉由全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藉此提高本身在電動車產業發展競爭力。 雷軍表示,目前在自動駕駛項目第一期研發階段已經投入人民幣33億元,專責研發的團隊人數規模也超過500人,甚至包含小米人工智慧實驗室、小愛同學研發團隊、小米手機相機部門團隊成員都提供相關協助,因此實際參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人 Mash Yang 2 年前
科技應用 machine Azure Azure AI Turing Drive 自駕車研發 微軟與高科大、Turing Drive、凌華 打造亞洲首部 Azure AI 驅動自駕車 Turing Drive首度採用微軟 Azure AI服務開發自駕車模組,透過Turing Drive於中小型巴士及慢速車等車輛平台的開發經驗,以及在封閉、半開放、開放市道路等多種場域運行的自駕研發成果,搭配凌華的邊緣運算服務,加上Azure雲端平台的高度整合性、容易上手、高效率與提供在地支援等優勢,大幅縮短開發時間,使得整體研發到展現優異的成果,僅需花費兩個月即可完成。 微軟宣布與高雄科技大學、Turing Drive (台灣智慧駕駛),以及凌華科技合作,共同打造以Azure AI服務平台驅動的自駕車,強調以完整佈署環境與高度整合開發資源,縮減研發所需人力成本與自駕車模型訓練時間,藉此加速自 Mash Yang 2 年前
產業消息 微軟 Azure 自動駕駛 高科大 高科大與微軟共同發表亞洲首部 Azure AI 服務驅動的自駕車,大幅縮減自駕技術研發人力與時間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宣布與微軟 Azure 雲端平台合作,並攜手台灣智慧駕駛 Turing Drive 、凌華科技,打造亞洲首部以微軟 Azure AI 服務所驅動的自駕車,借助 Azure 雲平台的完善環境與開發工具,使高科大得以縮減研發過程投入的人力與訓練時間,自學術與教育層面加速台灣自駕車產業發展。 高科大近年投入自駕車研發與雲科技做為未來重點發展項目,尤其結合高科大研發長郭俊賢過往研發燃料電池的專業,此次輔以微軟 Azure AI 雲服務,希望能夠成為台灣學術界無人載具技術的領先者。同時再與台灣在地的 Turing Drive 與凌華科技技術結合,進一步打造自軟體到硬體的完整自駕車環境與平 Chevelle.fu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