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預計 2027 年推進 1.4nm 製程技術 2025 年 2nm 製程技術量產
目前三星也計畫積極爭取美國境內晶圓代工市場,除了在德州奧斯汀的工廠,目前也計畫在鄰近泰勒市興建全新工廠,預計在2024年開始運作,並且計畫以最新3nm製程技術提供代工量產資源。 在加州舉辦的三星晶圓代工論壇中,三星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將製程技術推進至1.4nm規格,並且預計在2027年將晶圓代工業務營收增加為2021年的3倍。 三星日前已經宣布其3nm製程代工晶片產品已經正式出貨,並且強調領先其他競爭業者實現3nm製程技術量產。在此次論壇中,三星電子晶圓代工事業執行副總裁康文秀 (Moon-soo Kang)表示,為了能在2027年實現進入1.4nm製程技術發展,三星將在諸多半導體技術取得飛躍式
2 年前
台積電 3nm 製程技術下半年量產 蘋果、高通成為初期客戶 將接續推出 N3E、N3P、N3X 三個製程技術
除了台積電進軍3nm製程,三星日前已經聲明首波3nm製程產品已經在日前出貨,但實際產能並不高。 稍早於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展開的2022世界半導體大會上,台積電副總監陳芳表示其N3 (即3nm)製程技術將於今年下半年量產,並且已經與部分行動裝置與高性能運算應用領域需求客戶進行合作。 若沒意外的話,台積電接下來應該會與蘋果、Qualcomm合作首波3nm製程技術應用產品,其中蘋果預期會先將3nm製程用於下半年即將推出的新款Apple Silicon處理器,而Qualcomm可能會用於最快今年底配合首波產品推出的Snapdragon處理器,並且在明年廣泛應用在更多行動裝置。 在N3製程技術之後,台積電
2 年前
三星搶先台積電 宣布開始生產 3nm 製程晶片
相較先前的5nm製程,三星強調3nm製程約可降低45%能耗,並且讓運算效能提升25%,晶片佔用面積約可縮減16%,預期可應用在更輕薄手機產品,或是更小裝置使用。 趕在6月結束之際,三星宣布已經開始開始生產3nm製程晶片,象徵在製程技術發展領先競爭對手。 三星的3nm製程技術基於環繞式閘極 (Gate-All-Around,GAA)電晶體架構設計,相比台積電目前採用的鰭式場效電晶體 (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FinFET)能讓晶片發揮更高運算效能,並且能藉由降低電壓提升能源效益。 相較先前的5nm製程,三星強調3nm製程約可降低45%能耗,並且讓運算效能提升25%
3 年前
台積電 2nm 製程 2025 年投入量產 同功耗下提高 10-15% 執行效能 3nm 製程下半年量產
台積電2nm製程技術採用奈米片電晶體 (Nanosheet)設計,藉此取代過往使用多年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 (FinFET)設計,同時也能結合Chiplet小晶片設計方案,分別可對應行動裝置運算,以及高效能運算處理器設計需求。 在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恢復實體形式舉辦的北美技術論壇中,台積電宣布將於2025年開始投入2nm製程量產。 相比3nm製程,台積電表示2nm製程可在相同功耗下提高10-15%執行效能,而在相同效能下則可降低25-30%功耗。 在設計上,2nm製程技術採用奈米片電晶體 (Nanosheet)設計,藉此取代過往使用多年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 (FinFET)設計,同時也能結合Chip
3 年前
傳蘋果 M2 家族高階晶片 M2 Pro 將採更先進的台積電 3nm 製程, 2022 年末量產
蘋果在 2022 年的 WWDC 開發者大會公布第二世代 PC 級 Apple Silicon 處理器 Apple M2 ,雖然效能較 M1 有相當的提升,不過仍使用 5nm 製程而非更先進的 3nm 製程,恐怕與產品定位在入門級 PC 與中高階 iPad 使用有關;然而 M2 才剛發表不久,分析師就指稱蘋果將在今年內開始量產更高階的 M2 Pro 處理器,並且將採用更先進的台積電 3nm 製程。 ▲可合理推測 M2 系列除了 M1 外將全面採用 3nm 製程 M2 Pro 將延續 M1 Pro 產品定位,扮演 M2 家族的中階效能級產品 ,並採用 8 個性能核搭配 4 個效能核配置,相較 M
3 年前
台積電 3nm 製程訂單被蘋果、Intel 訂光 AMD Zen 5 架構處理器可能延後到 2024-2025 年問世
除了蘋果、Intel將以台積電3nm製程技術打造旗下重點處理器產品,包含聯發科、Qualcomm等業者也預期會爭取台積電此製程產能資源,因此AMD接下來的處理器產品將有很大可能面臨產能問題。 相關報導指稱,由於台積電將優先向蘋果及Intel提供3nm製程技術產能,因此AMD原訂以3nm製程技術量產的Zen 5架構處理器,將可能延後至2024年至2025年間問世。 不過,目前AMD尚未對此作任何回應,而今年初則是在CES 2022期間預告採用台積電5nm製程技術打造、以Zen 4架構設計的Ryzen 7000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並且確認換上全新AM5插槽設計。 而如果台積電確定優先將3nm製程
3 年前
台積電 3nm 製程仍面臨良率問題 量產時程延後至明年初 蘋果 A16 Bionic 處理器、M2 處理器將以 4nm 製程技術打造
若確定延後至明年年初,意味蘋果今年預計用在新款iPhone 14的A16 Bionic處理器,以及新款M2處理器將會採用4nm製程設計,亦即先前的5nm製程改良版本。除了蘋果,包含AMD、聯發科等藉由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打造處理器產品的業者,在既有產品發展藍圖可能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雖然台積電先前強調3nm製程技術將在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但電子時報引述業界消息指稱,台積電的3nm製程技術仍有良率問題,因此可能將使量產時程延後至明年初。 在此之前,市場就有不少消息傳出台積電3nm製程進展面臨瓶頸,因為難以改善良率問題,使得實際投入量產時程一再延後。 而若確定延後至明年年初,意味蘋果今年預計用在新款
3 年前
台積電 3nm 製程代工資源將由 Intel、蘋果平分 2022 年第 4 季量產
台積電要等到2022年第四季才會進入3nm製程量產,代表蘋果明年預計推出的新款iPhone所搭載A16 Bionic處理器,將以現有5nm製程精進的4nm製程技術量產,至少要等到2023年推出機種所採用A17 Bionic處理器才會導入3nm製程設計。 近期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走訪台灣、馬來西亞,分別與台積電討論製程代工合作事宜,以及在馬來西亞投資擴建封裝廠業務之後,相關消息指稱Intel將與蘋果平分台積電即將在2022年第四季投入量產的3nm製程技術資源。 依照台積電說明,3nm製程將會在2022年第四季順利進入量產,同時也順利開發後續準備投入量產的2nm製程技術,讓晶
3 年前
蘋果 A16 Bionic 處理器可能改用4nm製程量產 台積電:不對市場傳聞作任何評論
相較3nm製程,以5nm製程為基礎改良的4nm製程技術相對穩定,同時也因為製程技術相對成熟,使得生產成本相對低廉,因此若以此製程生產蘋果下一款處理器,或許較為保險作法。 針對報導指稱因為台積電的3nm製程發展進度無法趕上蘋果明年預計推出的A16 Bionic (暫稱)處理器量產時程,因此可能轉以4nm製程技術生產的說法,台積電強調3nm製程技術推展將維持既有進度,不對市場傳聞作任何評論。 在先前說明中,台積電將在2022年進入3nm製程量產階段,但隨著生產成本增加、生產良率等因素考量,仍可能讓蘋果評估實際製作產品效益,進而轉向以5nm製程為基礎改良的4nm製程技術。 同時,以目前製程技術推進發
3 年前
呼應台積電 3nm 製程進度恐趕不上蘋果進度傳聞,電子時報表示 A16 Bionic 將使用 4nm 製程
這一兩天傳出台積電的 3nm 製程恐怕趕不上蘋果明年下一代 iPhone 處理器 A16 Bionic 的生產時間,電子時報就傳出屆時蘋果將以台積電 4nm 生產 A16 Bionic 的說法。從特性而言, 4nm 製程本質屬於 5nm 製程改良版,仍將與現行製程相較之下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先進製程有助提升電晶體密度,但初期也須面臨良率與產能問題 雖然理論上台積電預期最快在 2022 年量產 3nm 製程,不過由於製程成本增加,台積電的進度似乎比預期來的慢,假設台積電真的能在 2022 年量產 3nm 製程,屆時還會面臨良率、生產成本等考量,向來對於成本相當精算的蘋果亦不無可能顧慮成本與產能
3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