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Canon 高畫素相機 EOS 5D S 、 EOS 5D S R 規格曝光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7900 為南方群島家族開路,主流價位產品將陸續跟進
雖然 Radeon HD7970 在農曆年前已經正式推出,昨天則推出較為低價的 HD7950 ,不過今天才正式針對兩款產品以及繼 CPU 、 GPU 、晶片組後的第四個產品線"記憶體"召開計者會。 HD7970 以及 HD7950 是 AMD 新一代 GPU 家族、代號"南方群島"計畫中的先鋒軍,兩者定位在高階玩家,其中 HD7950 標榜超頻能力優越,能夠輕易的榨出近 1GHz 的核心時脈。 AMD 表示,代號 Tahiti 大溪地的 HD7900 是目前效能最高的單 GPU ,相較競爭對手在 3DMark11 領先 30% ,在許多遊戲都能領先達 60% 。 HD7900 也是優先導入 2
13 年前
是AMD : 2012 年會有一批好便宜的 Ultrathin 筆電,有需要請洽我們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 2012 年會有一批好便宜的 Ultrathin 筆電,有需要請洽我們
相較 Intel 把目標轉向平板、手機等行動裝置, AMD 今年才開始進入超薄筆電市場,不過 Ultrabook 一詞已經被 Intel 註冊,所以 AMD 創了一個新詞叫做" Ultrathin ",就如同先前 CES 透露的一樣,這個計畫將以低電壓版 Trinity APU 為計畫核心,而目標是以比 Intel 便宜約 10~20% 的成本,預期價格約在 799 ~999 美金,並且獲得包括台灣雙 A 以及 HP 的青睞,預期在 2012 年 6 月推出。 但可以想像 Intel 的 Ultrabook 平台也很快會開始削價競爭, AMD 的自認的價格優勢能否撐到他們預期出貨的時間點呢?
13 年前
是ARM 的首席大客戶是可能會跌破眾人的眼鏡...這篇文章的首圖
ARM 的首席大客戶是可能會跌破眾人的眼鏡...
根據金融調查機構 Nomura Equities Research 統記的結果, ARM 的最大客戶應該會讓很多人嚇一大跳,不是高通,不是 NVIDIA ,不是三星,不是德州儀器,而是 Intel !甚至連 AMD 給予的授權費用都還高於那幾家著名的應用處理器廠商。 新聞來源: EETimes 因為 ARM 的授權種類繁多,不光是應用處理器,還包括許多微控制器核心, Intel 的產品當中,包括硬碟控制、網路管理晶片等都需要使用到 ARM 的架構;另外如台積電則需要購買最佳化架構生產專利技術,其他包括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等廠商的微控制器市場都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至於中興、博通則在於基頻晶片的架
13 年前
是AMD : 2012 年會有一批好便宜的 Ultrathin 筆電,有需要請洽我們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明年超薄筆電計畫將採用 17W 的 Trinity
圖片來源: X-Bit 相較於 Intel 撒大錢展示概念, AMD 在 CES 幾乎是無聲無息,不過多少還是有點新消息出現,那就是去年底提出進軍超薄筆電一事有了後續。 AMD 在 CES 展出一顆製程為 32nm 架構,時脈不明、 TDP 為 17W 的 Trinity APU ,並且以華碩 C50 筆電作為載體展示效能。 相較於 Llano , Trinity 從 Husky 核心架構改為全新 Bulldozer / Piledriver 效能提昇約 20%,搭配的 GPU 亦提升到 AMD 7000 "南方群島"架構,比起現有 Llano 在圖形效能提昇 30% , AMD 評估 Tri
13 年前
是AMD HD 7970 正式解禁,華碩算是拔得頭籌嗎?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HD 7970 正式解禁,華碩算是拔得頭籌嗎?
AMD HD7970 顯示卡今天正式解禁開賣了(不過印象中一兩天前就有光華店家偷跑?),筆者收到的是華碩的新聞稿,至逾期他家有開賣的就抱歉啦,因為只有收到這一份。 AMD HD7970 的賣點就是支援 DX 11.1 、 PCIe Gen. 3.0 、可達到待機超低功耗的全新電源管理設計以及 Eyefinity 技術,至於光華商場報價約莫在兩萬台幣上下。 據說啦,先前聽到一個傳聞是目前有 PCIe 3.0 的主機板必須先更新 BIOS 接上這張顯卡才能正常開機,大概是由於 PCIe Gen. 3.0 規範還沒 Final 前大家都搶快的意外結果吧...反正有意升級這張顯卡、又是使用 PCIe
13 年前
是廣達控告 AMD 提供 NEC 有問題的晶片這篇文章的首圖
廣達控告 AMD 提供 NEC 有問題的晶片
圖片來源: NEC(注:並非此型比電筆電出問題) 據報導,昨天廣達針對供應給 NEC 不符合耐熱標準的晶片在加州對 AMD 提告,大致的狀況就是廣達為 NEC 代工一批使用 AMD 晶片組的筆電,然而卻因為晶片耐熱能力不佳,導致產品產生一些過熱問題。而 AMD 也對此發出聲明,表示這批晶片早已不再生產,而採用同一批晶片的他廠甚至同廠產品也未收到客戶回饋過熱問題;同時廣達也承認除了這批筆電以外,廣達其他使用這批晶片的 NEC 筆電也沒發生過問題。 那問題出在哪?是晶片瑕疵?還是散熱社計設計不良? 新聞來源: Bloomberg 相關文章: 哀傷... Windows 8 ARM 的晶片商合作對象
13 年前
是這位 Richard Huddy 是打算湊業界一條龍嗎?這篇文章的首圖
這位 Richard Huddy 是打算湊業界一條龍嗎?
Intel 宣佈這位前 AMD 的開發者公關經理 Richard Huddy 正式加入,如果從業界跳槽的情形來看也許不算太稀奇,不過由於 Richard Huddy 的資歷太精彩了,沒多久就被業界傳開。他曾是 3DLabs 的員工,後來加入 NVIDIA ,接著去了 ATi ,後續又由於雙 A 合併也順理成章變成 AMD 的員工,現在又到了 Intel ,大概 PC 產業主要的幾家廠商都去過了。 從資歷來看,他對於 GPU 技術應該是有一定的了解,也許意味著 Intel 要再次強化對 GPU 的發展了? 新聞來源:Kitguru 相關文章: Intel 自認頭號勁敵轉為高通婊科技:Intel
13 年前
是Intel 自認頭號勁敵轉為高通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 自認頭號勁敵轉為高通
Intel 近年在拓展新領域方面狀況不佳, Larrabee GPU 最終未能商用化, Atom 進軍平板與手機還有待加強,而好不容易拉攏 Nokia 打造的 Meego 同盟卻由於老相好微軟而破局;整個產業變化的速度快到讓人捉不住,幸好 Intel 的老本行傳統 PC 以及伺服器還未被威脅;只是隨著 Windows 8 for ARM 以及 ARM 64位元架構 ARMv8 推出,市場似乎又多了許多變數。 也因為市場如此, Intel 修正了他們設定的市場競爭對手,從 x86 唯一的競爭對手 AMD ,變成在智慧手機市場市占率相當高的 Qualcomm 高通,當然 Intel 還是留意其它採
13 年前
是AMD Radeon HD 7000 第一發 HD7970 正式解禁,功耗效能似乎不賴?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Radeon HD 7000 第一發 HD7970 正式解禁,功耗效能似乎不賴?
AMD 全新架構的 Radeon HD 7970 顯示卡今天正式解禁了,國外技術測試網站已經有相當多測試報告(可以參閱 AnandTech 、Techradar ) ,功耗與效能似乎相當不錯;以官方發布的新聞資訊,這次強調的是單位晶片面積效能比起前一代高出 150% ,而且也備好 PCIe 3.0 介面,還有新的電源管理系統 AMD PowerTune 以及核心休眠機制 AMD ZeroCore Power 。 其他如 CrossFire 、 Eyefinity 、 AMD HD3D 、DP 1.2 、 hdmi 1.4 等也是少不了。比較驚訝的是 HD7970 的流處理器從 HD6970 的
13 年前
是AMD 新人事命令似乎透露些許訊息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新人事命令似乎透露些許訊息
AMD 最近發表了一份新的人事命令的新聞稿,是關於邀請 Lisa Su 博士擔任 AMD 全球資深副總裁暨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而她未來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 AMD 產品解決方案端對端的業務執行,包括策略擬定、產品定義以及營運計畫。 不過筆者感到比較有興趣的是 Lisa Su 博士先前的工作,她曾擔任德州儀器 TI 的半導體與製程元件中心技術專員,也在 IBM 負責過半導體研究暨發展中心副總裁,還在飛思卡爾 Freescale 半導體擔任資深副總裁暨網路與多媒體部門總經理,並且在嵌入式通訊以及應用處理器中心負責全球策略、行銷、產品管理以及工程。 從她的資歷來看, Lisa Su 博士對於 ARM 架
13 年前
友站推薦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劉德音SEMICON演講:CoWos產能短缺造成AI晶片缺乏為短期現象,台積電評估投資安謀這1、2週會決定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