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ARM Symposia 2014 ,以高效能運算、嵌入式架構與圖像架構滿足各種需求這篇文章的首圖
ARM Symposia 2014 ,以高效能運算、嵌入式架構與圖像架構滿足各種需求
在今日於台北舉行的 ARM 年度盛會 Symposia 會後媒體聯訪上, ARM 處理器事業部總經理 Noel Hurley 就 ARM 近期的展望進行訪談, ARM 在今年仍是以 One Size Doesn't Fit All 為前提規劃產品,除了在 Cortex-A 邁入 64 位元化、 Cortex-M 系列因應 IoT 趨勢提升效能外,隨著遊戲與高畫質影像需求, ARM 在今年也投入硬體解碼架構與顯示驅動架構。 ARM 在高效能的 Cortex-A 架構方面以 64 位元為主,除了智慧手持設備外也看準資料中心與軟體定義伺服器的市場需要,與合作夥伴共同投入 64 位元 ARM 架構伺服
10 年前
Computex 2019 : Arm : 5G 的高頻寬將對運算有更深的需求,藉機器學習架構提升使用體驗
Arm 在今年 Computex 宣布新一代微架構 Cortex-A77 與採用全新架構的 GPU Mali-G77 ,在稍早 Arm 也針對新世代高效能運算進行團訪, Arm 表示,除了例行性的產品發表外,更重要的是 Arm 看好由於 5G 帶來的高頻寬與現代使用者透過網路進行串流、網路儲存等,需要更高的處理效能,也會對平台的整體性能有更高要求。 異構運算是延續摩爾定律鐵則的關鍵 然而如同當前所看到的,單純透過製程、提升時脈的方式已經難以持續維持摩爾定律, Arm 也即早就在業界推廣透過提供正確、高效率的架構滿足特定應用需求的異構運算理念, Arm 除了持續提升架構、與半導體業者合作改善製程
6 年前
為台灣學研 AI 發展奠定基礎,國研院領先全球與 Arm 簽署 AI 運算矽智財學研專案
台灣一項是全球科技技術的重鎮,尤以半導體技術更是獨領風騷,但雖然台灣在半導體製造獨領風騷,不過在半導體設計領域則相對弱勢;而為了呼應資訊與數位產業為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政策,國研院半導體中心( TSRI )宣布與半導體智財領導者 Arm 簽署 AI 運算矽智財學研專案( Arm Flexible Access for Reasearch / AFA 學研版),相較一般版本額外強化 AI 領域需求,除了提供業界領先的 IP 架構外,更納入 Arm 最新的 Ethos-N78 NPU 資源。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除了是亞洲第一個與 Arm 簽署 AFA 學研版的單位,更是全球首個以非學術機構而是法人
4 年前
是ARM :攜手軟體銀行讓我們更能專注投入下一代技術與趨勢發展這篇文章的首圖
ARM :攜手軟體銀行讓我們更能專注投入下一代技術與趨勢發展
ARM 在今年的 Symposia 還是聚焦在先前所發表的 Cortex-M23 、 Cortex-M33 以及 Mali-V61 、 Mali-G51 等產品上,並未在此次宣布新架構與產品,不過 ARM 市場行銷副總裁 Ian Ferguson 倒是回答了不少關於日前被軟體銀行所收購後的現況。 Ian Ferguson 表示,目前他們才剛被軟體銀行收購不久,不過他與孫正義先生已多次會面,雖然目前 ARM 已經被併入軟體銀行,但軟體銀行並未干涉 ARM 的發展,反而在軟體銀行背後資金挹注後, ARM 可放手的進行更有效率的投資。 ARM 接下來的投資方向會以三個方向作為主要的方針,包括投入更多
8 年前
是你知道有多少 Kickstarter 上面驚人的專案是以 ARM 驅動的嗎?看到這份清單後我震驚了這篇文章的首圖
你知道有多少 Kickstarter 上面驚人的專案是以 ARM 驅動的嗎?看到這份清單後我震驚了
這幾年自造者蔚為風潮,不少應用處理器、嵌入式處理器、微控制器廠商都紛紛推出針對開發者的開發用主板,而且像是 Kickstarter 、 Indiegogo 等募資網站也漸漸被大眾認知,許多自造者也將自己的開發成果投入集資網站;而在年末之際, ARM 與 Kickstarter 一同整理出近兩年來五十款搭載 ARM 處理器的創新方案,內容五花八門,小從藍牙無線耳機,到手持 360 度攝影機、 3D 列印機、可改善腰痛的智慧腰帶等等,皆是以 ARM 的處理器驅動的創新產品。 下面舉其中五款創新的應用 360cam:手持式360度攝影機,可拍攝影像與照片,只需簡單步驟,即可使用Wi-Fi串流即時影像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4 : ARM 正式宣布在台灣設立亞太 CPU 設計中心,以 Cortex-M 架構為主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4 : ARM 正式宣布在台灣設立亞太 CPU 設計中心,以 Cortex-M 架構為主
ARM 在 Computex 前一日在台舉辦展前活動,除了談到關於 ARM 所見的市場新機會外,最重要的是宣布在台灣設立亞太區 CPU 設計中心,為全球第四座 CPU 設計中心,該設計中心將會以 Cortex-M 嵌入式架構為主,並提供架構的驗證制度,強化 IOT 產業的競爭力。 ARM 行銷長暨市場開發執行副總裁 Ian Drew 表示,基於 ARM 的處理器不再是簡單的區分中高低階,而是結合差異化的技術,針對不同的應用提供最合適的架構。除了既有的手機、平板等, ARM 也在市場看到許多新的機會。 首先是資料中心以及基礎設施的機會,包括大量儲存的需求、寬頻基地台的部屬以及用於物聯網、智慧電網
11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 ARM 談 64bit 對使用者意義:一旦使用習慣胃口被養大就難回頭這篇文章的首圖
MWC 2014 : 500 億顆晶片的榮耀, ARM 的 One Size Doesn't Fit All 戰略助其征服多元領域
在 MWC 期間,筆者與 ARM 消費暨行動運算市場總監總監 Jeff Chu 進行簡單的訪談,今年也是 ARM 歡度全球搭載 ARM 架構的晶片自 1993 年起,至今出貨已達 500 億顆的時刻,尤其在智慧手機上,更因為應用的需求,在短短的幾年內就達總體出貨的 5 成以上。 慶祝 500 億顆晶片出貨活動網站:請點此 以 Cortex 核心來看, ARM 提供從感測器到伺服器級的適宜架構,並且隨著這幾年的技術發展,就連僅 33 美金的 Cortex-A5 單核心 Android 手機亦能滿足基本的上網與網路通話體驗,並起比起第一世代的 Android 手機擁有更好的性能。而在智慧手機快速發
11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 ARM 展前記者會強調聯網設備由微至巨,為不同需求提供合適的方案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 ARM 展前記者會強調聯網設備由微至巨,為不同需求提供合適的方案
ARM 今年在 Computex 展前記者會由技術營運執行副總裁 Dipesh Patel 開場,一開始即談到 ARM 以多元的解決方案滿足市場各種不同的需求,且從 2009 年開始在 Computex 提出的各種趨勢也逐漸成真,包括使用者體驗的改變、設備電池續航力需求的加劇、連網型態進入行動化、行動產值的爆發。 且行動設備已經成為許多使用者最主要的運算設備,不光只是消費應用,甚至連包括微軟也推出針對行動設備的 Office ,加上如三星 Knox 的企業安全應用等,意味著行動運算革命也吹到商務市場;同時在娛樂應用,行動遊戲的產值、串流影音的興起,也都獲得快速的增長。 而由行動設備引發的體驗革
10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