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執行長稱將收復 AMD 在個人電腦與伺服器的處理器失土,但分析師認為很拚
Intel 近期雖然在 Pat Gelsinger 接任執行長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過畢竟包括祖產半導體製程以、架構設計與先前瘋狂併購後的資源重整等問題積習已深, Intel 目前的狀況仍稱不上滿血復活,尤其 Intel 新一季財報低於華爾街預期約 30 億美金,更顯得 AMD 當初在 Lisa Su 領導下趁 Intel 委靡不振時搶下包括消費級個人電腦與資料中心及伺服器的處理器市場;然而 Pat Gelsinger 聲稱 Intel 已經度過最糟糕的改革期,認為 2023 年會回歸軌道並奪回失去的市占,只是許多產業分析師並不看好 Pat Gelsinger 的說法。 根據路透社報導指稱,
2 年前
硬科技:豆知識 Intel與AMD的1GHz時脈搞笑爭霸戰(2000年)
源自於日文的「豆知識」是一種生活中少見的知識,一種另類的知識。可有可無,知道就好,不知道也無所謂。 雖然事後來看,這場二十世紀末的x86處理器雙雄1GHz時脈競賽似乎有點無聊,甚至整個過程越看越讓人覺得好笑,但這也充分顯示出,即使x86指令集再爛再毫無道理可尋,個人電腦市場的龐大出貨量,依舊可支撐著最先進的製程技術與精密複雜的x86處理器微架構。當然,前提是你要有那個本事先存活在市場上。 硬科技:為何Intel的競爭者都要如此辛苦 硬科技:為何Intel的競爭者還是如此辛苦?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yrix(上)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yrix(中) 硬科技:2
2 年前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 第一顆雙核心泛用處理器IBM Power4(1999年)
簡報時代背景:在1999年的10月6日,秋季微處理器論壇上演了計算機工業史上罕見的偉大一幕,藍色巨人IBM正式揭露了Power4處理器,其代號 “Regatta (兩艘並行的船隻)” 除了意指IBM當時在伺服器市場的兩大對手HP和Sun以外,更象徵著「原生雙核心」。「雙核惡魔」Power4的問世,不但一舉奠定了IBM未來站穩高階伺服器王者的地位,更是對HP/Intel IA-64指令集和Itanium處理器的正面回擊。筆者一直忘不了當時微處理器報導的副標題 “IBM Confronts IA-64, Says ISA Not Important (IBM面對IA-64,說指令集架構並不重要)”
2 年前
硬科技:幻之處理器系列 IBM Cell的32 SPE完全體(2010年)
時代背景:自從Apple在2005年宣佈放棄PowerPC轉向Intel的x86處理器,對推動Power Everywhere的IBM來說不吝是一個重大的挫敗,並且失去了分攤其研發開銷的最大「分母」。也因此,即將上市的Sony Playstation 3和更早的微軟Xbox 360,其預期數以千萬計的銷售量 (最終Play Station 3在十一年內賣了8740萬台,Xbox 360則是8400萬台),成為藍色巨人的最後希望。IBM在2001年五月申請的專利權,其描繪出來的巨大網格運算願景,更引發了無限的期望和遐想,雖然其中充滿了無數的誤解與幻想。 在進入本文之前,請各位科科務必先看完以下的
2 年前
硬科技:幻之處理器系列 DEC Alpha 21464(2003年)
時代背景:在1998年1月26日,陷入財務危機的DEC被Compaq以96億美元收購,1999年的Compaq財務危機亦嚴重影響到Alpha處理器的開發與伺服器的生產,讓Alpha的未來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在2001年6月25日,Compaq以「預定在2004年都被Intel Itanium取代」為由,宣佈停止Alpha 21464 (EV8) 的發展,HP在2001年9月4日宣佈以225億美元併購Compaq,更加速了Alpha消失的進程。但這些商業層面的決策,卻絲毫不影響Alpha對於後世的巨大影響,包括Alpha 21464那驚世駭俗的 “SMT4”。 「即使消失,但依舊流芳百世」堪稱
2 年前
Intel 預告採用 18A 製程的 2024 年 Luna Lake 高效能省電平台將整合 VPU ,同時將採全新 CPU 與 GPU 架構
Intel 自第 12 代 Core 開始,將桌上型平台與行動平台採用單一架構進行差異化設計,而在 Intel 的投資者會議預告將在 2024 年除了推出 Arrow Lake 平台以外,還將針對輕薄高效能筆電推出代號 Luna Lake 的平台,並強調架構將採用與 Arrow Lake 不同的獨立新設計,除了 CPU 與 GPU 以外,同時整合 VPU 技術,意圖在不犧牲性能的前提為輕薄筆電提供更出色的續航力,此外也適用於掌上遊戲機型態與小型 PC 。 ▲ Luna Lake 將採用 18A 製程,並與屆時 Arrow Lake 使用截然不同的 CPU 與 GPU 設計 在財報會議中, In
2 年前
開箱 6GHz 的第 13 代 Core i9-13900KS 特別版處理器 1 月 12 日開賣,零售價 699 美金
Intel 宣布在 2023 年 1 月 12 日正式推出第 13 代 Core i9-13900KS 特別版處理器,也是日前在第 13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發表活動預告的開箱即可達 6GHz 的處理器,也為處理器的時脈帶來前所未有的高時脈。 ▲ i9-13900KS 開箱即可達到驚人的 6GHz 時脈,但也對散熱系統有更嚴苛的要求 i9-13900KS 借助 Thermal Velocity Boost 技術,不須額外設定即可達到 6GHz 時脈,同時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能以動態方式提升多核心加速時脈; i9-13900KS 與 i9-13900 系列
2 年前
CES 2023:聯想雙螢幕筆電 Yoga Book 9i 發表 並推出無線擴充埠簡化混合辦公難度
聯想雙螢幕筆電Yoga Book 9i,在一般使用時,可以將其中一組螢幕用於檢視內容,另一組則進行瀏覽操作,或是可將筆電當作雜誌般檢視電子書籍,當需要輸入文字時,除了可以透過螢幕虛擬鍵盤操作,亦可透過藍牙連接的實體鍵盤進行操作。 在此次CES 2023公布更新產品中,聯想針對ThinkBook 13x Gen 2筆電設計一款以無線連接使用的擴充埠配件,藉此讓數位化工作變得更為簡單,只要將筆電放上擴充埠,即可自動連接外接螢幕,同時幫筆電補充電力。此外,聯想也以Intel過去曾提出的雙螢幕概念筆電,打造全新Yoga Book 9i雙螢幕裝置,並且透過雙OLED觸控螢幕提高使用體驗。 相比過往以筆電
2 年前
CES 2023:LG gram 系列筆電更新 增加更輕薄的 gram Ultraslim 與採玻璃材質外觀設計的 gram Style
LG gram Style機種區分14吋與16吋規格,同樣搭載Intel第13代Core P系列處理器,配置Intel Iris Xe顯示設計等規格,本身也是採用OLED顯示面板,並且在16吋機種對應120Hz畫面更新率,14吋機種則對應90Hz畫面更新率,外觀則採用玻璃材質設計。 LG在此次CES 2023公布新款gram筆電,其中也升級採用Intel第13代Core系列處理器,並且在首度區分gram Ultraslim,以及採玻璃材質打造外觀的gram Style兩種款式,同時也更新過往就曾推出的2 in 1機種,另外也更新包含gram 17、gram 16、gram 15與gram 14
2 年前
CES 2023:宏碁新款 Nitro、Aspire 及 Predator 系列筆電發表 同樣推出 18 吋機種 同步更新遊戲螢幕與智慧喇叭產品
Acer新款Nitro系列遊戲筆電,同樣換上Intel第13代Core系列處理器與NVIDIA GeForce RTX 40系列顯示卡,螢幕規格則區分16吋與17.3吋規格,分別對應不同解析度,記憶體最高可搭載32GB DDR5 4800Hz規格,儲存容量則可對應2TB規格,散熱系統則採雙風扇,並且在筆電側面、後方配置總計4組風扇,藉此將筆電內部熱氣更快抽離。 隨著Intel、NVIDIA解禁新款處理器與顯示卡消息,宏碁隨即公布新款Nitro系列、Aspire系列,以及Predator系列筆電機種。 其中,在新款Predator系列筆電機種,分別推出Predator Helios 16、Pre
2 年前
友站推薦
Intel:明年希望為 1 億部 AI PC 供應處理器,創作者們請多用!
INSIDE - Sisley
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輝達研發 Arm 架構 PC 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英特爾4年推進5世代製程,CEO季辛格:摩爾定律還不到盡頭,以色列晶圓廠交貨正常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Stability AI 受 Intel 投資!募 5000 萬美元能幫公司穩定下來嗎?
INSIDE - Jocelyn
《華爾街日報》:美擴大AI晶片輸中禁令,輝達1621億中國訂單恐不保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Intel 進入 AI PC 時代!推出結合 NPU 的新一代處理器「Core Ultra」
INSIDE - Jocelyn
美國「全方位無死角」升級晶片禁令,堵死中國AI革命進階之路,輝達4090遊戲顯卡全面下架價格飆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小晶片(chiplet)「化整為零」有效提升性能,中國能否藉此技術突破美國封鎖?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