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愛爾蘭 Fab 34新廠順利啟動 Intel 4 製程技術量產,為歐洲首個導入 EUV 微影量產的半導體工廠
Intel 宣布於愛爾蘭的 Fab 34 順利啟動基於 EUV 的 Intel 4 製程,也是歐洲首度在量產階段導入 EUV 的半導體製程;結合 EUV 技術的 Intel 4 製程將用於生產為 AI PC 設計的 Inte Core Ultra ( Meteor Lake ),還有 2024 年基於 Intel 3 的新一代 Intel Xeon 。 Intel Fab 34 的 Intel 4 量產,也進一步作為 Intel 四年五個節點的計畫的里程碑。 作為 Intel 全球晶圓生產鏈的布局, Intel 在愛爾蘭 Leixlip (萊可斯利普)啟用 Fab 34 ,並計畫在德國 Mag
1 年前
Intel NUC 正式渡讓予華碩、 2024 年初冠名 ASUS NUC ,初期部分 ASUS NUC 產品繼承 NUC 13 設計
Intel 與華碩正式在 2023 年 10 月 2 日簽署 NUC 部門轉讓協議書,華碩將取得 NUC 相關的硬體與軟體授權,同時華碩將持續銷售與維護 Intel 品牌的NUC 10 至 NUC 13 世代的產品,以及自 Intel 聘請相關人員;華碩預計在 2024 年推出 ASUS NUC 產品(不包含 nuc 筆電),初期 ASUS NUC 品牌產品將會有一部分是承接 NUC 13 (包括 Pro 與 Extreme ),有一部分則將是新設計產品。另外自 2024 年初,華碩將會接手第 7 代之後 Intel NUC 的產品維護,對 Intel NUC 產品,華碩將提供 3 年全球保固
1 年前
歐盟認定 Intel 壟斷市場 罰款 3.76 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針對Intel向Dell、HP、NEC、聯想、宏碁等提供補助,說服這些業者大量採購其處理器產品,認定有壟斷市場行為。 針對2009年5月針對Intel向Dell、HP、NEC、聯想、宏碁等提供補助,說服這些業者大量採購其處理器產品,進而擠壓競爭對手AMD發展空間,認定有壟斷市場行為的情況,歐盟委員會表示已經將罰款重新調整為3.7636億歐元 (約4.026億美元)。 歐盟委員會重新調整罰款的原因,在於歐盟常務法院在2022年初推翻歐盟委員會裁決,認為歐盟委員會認定Intel違反市場壟斷的看法不完整,無法以現行法令說明Intel提供補助作法可能形成市場壟斷,進而取消原本歐盟委員會提出高
1 年前
Intel 採用混合封裝 Meteor Lake 架構 Core Ultra 處理器解密,獨立超低功耗 E Core 的分散式架構理念、整合 NPU 、獨顯級性能內顯
Intel 在 2023 Intel Innovation 宣布代號「 Meteor Lake 」的 Core Ultra 處理器將於 2023 年 12 月 14 日推出, Intel 也針對做為後 Core i 時代承先啟後的 Meteor Lake 的架構特性與理念做進一步說明,尤其 Meteor Lake 同時作為 Intel 4 製程先驅、第一款 Foveros 3D 封裝、首次整合 NPU 的消費級處理器,並輔以全新架構設計理念,是 Intel 轉換至採用 P Core + E Core 、代號 Alder Lake 的第 12 代 Core 之後又一重大技術與架構革新。 利用 3
1 年前
Intel Developer Cloud 正式開放所有開發者使用
Intel Developer Cloud基於開放軟體基礎,透過開放型多重架構、多重供應商可程式化模型,以及多種硬體規格選擇,讓開發者能擺脫專有可程式化模型的束縛,並且對應加速運算、代碼複用與可移轉性等優勢。 在今年度的Intel Innovation Day活動上,Intel宣布日前以測試形式提供使用的Intel Developer Cloud雲端服務,將正式開放所有開發者使用,透過雲端虛擬化方式使用Intel旗下CPU、GPU與AI加速運算元件,藉此測試、佈署各類人工智慧應用服務,或是打造運算解決方案。 Intel說明,開發者能透過Intel Developer Cloud雲端服務取用In
1 年前
Intel 強調持續推進製程與封裝技術 搶攻創作、連接、遊戲、工作學習應用市場
Intel 4製程將比Intel 7增加2倍高效運算電晶體密度,並且藉由極紫外光微影技術實現更小製程設計,預計今年下半年量產,Meteor Lake明年第一季推出。 在Intel Technology Tour 2023 MTL Tech Day活動中,Intel強調將在客戶端運算事業群 (Client Computing Group,CCG)持續聚焦創作、連接、遊戲,以及工作學習應用領域,並且強調先前宣布將在4年內推進5個製程節點目標,目前已經完成推進2個製程節點,分別是Intel 7與Intel 4,預計今年下半年將進入Intel 3製程,並且計畫在2024年上半年推進Intel 20A製
1 年前
Intel Innovation 2023 : Intel 展示結合 Intel 3 晶粒與台積電 N3E 晶粒的 UCIe 小晶片樣品,展現 UCIe 驅動的開放標準小晶片生態鏈
小晶片 Chiplet 與多元晶圓代工是現在晶片產業的新趨勢,借助小晶片技術能夠降低設計複雜度、提升生產良率具備更高的設計彈性,當小晶片結合多元晶圓代工則可因應製造成本、技術等由合適的晶圓廠生產晶粒,然而要提升小晶片設計的彈性,就需透過通用協定使不同的晶粒得以順利溝通,是故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 ( UCIe ) 通用協定也順應而生; Intel 在 2023 Intel Innovation 展示新一代 Intel 3 製程的同時,由執行長 Pat Gelsinger 展示一顆以 UCIe 結合 Intel 3 製程晶粒與台積電 N3E 製程晶粒的測試晶片
1 年前
Intel Innovation 2023 : Intel 預告 2023 年 12 月將推出第 5 代 Xeon Scalable , 2025 年的 Clearwater Forest 將採用 Intel 18A 製程
Intel 在 2023 年 Intel Innovation 公布 Xeon 產品線更新計畫,預告代號 Emerald Rapids 的第 5 代 Xeon Scalable 將於 2023 年 12 月 14 日推出,同時全 E Core 的 Sierra Forest 與全 P Core 的 Granite Rapid 將接力在 2024 年推出,以及宣布將在 2025 年推出的 Clearwater Forest 使用 Intel 18A 製程。 ▲第 5 代 Xeon Scalable 相較第 4 代 Xeon Scalable 除了性能提升以外還支援更高頻寬記憶體,預計 2023
1 年前
Intel 推出玻璃基板封裝技術 最快 2030 年實現單一封裝 1 兆電晶體
Intel宣布推出玻璃基板封裝技術,將可克服有機材料限制,提供更平坦、更加熱穩定性,以及機械物理穩定性,藉此提高基板護連密度,讓晶片能以更穩定封裝設計,對應密集型工作負載,或是支撐資料中心大量數據吞吐處理需求。 針對接下來將跨入更小製程技術發展,Intel宣布推出可用於下一代封裝技術的玻璃基板設計,將可在單一封裝放入更多電晶體,預計在2026年至2030年之間量產。 Intel先前強調摩爾定律依然存在,並且因應運算方式改變持續「升級」。而此次提出新玻璃基板設計將克服有機材料限制,提供更平坦、更加熱穩定性,以及機械物理穩定性,藉此提高基板護連密度,藉此讓晶片能以更穩定封裝設計,對應人工智慧在內密
1 年前
關於蘋果 iPhone 15 系列從 Lightning 轉移到 USB Type-C 介面,身為消費者並沒有那麼可怕、但同時對特定消費者確實是該留心
或許是受到歐盟統一充電介面法案的壓力、或是蘋果自身也不再想為行之有年的 Lightning 規格與技術進行改版,蘋果在 2023 年將 iPhone 15 系列全面轉換到 USB Type-C 介面,同時又由於 USB Type-C 複雜的版本規格與標示,看似又不像蘋果透過 MFI 規範認證產品,使得許多早已習慣 Lightning 介面的消費者人心惶惶,然而蘋果從 Lightning 轉換到 USB Type-C 這件事並沒有那麼可怕、尤其是原本在添購周邊就會稍加留意的消費者,只要選擇的是通過認證且採用雙頭 USB Type-C 的線材多半都可正常使用,但另一方面如果都是習慣貪小便宜的消費者
1 年前
友站推薦
《華爾街日報》:美擴大AI晶片輸中禁令,輝達1621億中國訂單恐不保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小晶片(chiplet)「化整為零」有效提升性能,中國能否藉此技術突破美國封鎖?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Stability AI 受 Intel 投資!募 5000 萬美元能幫公司穩定下來嗎?
INSIDE - Jocelyn
Intel:明年希望為 1 億部 AI PC 供應處理器,創作者們請多用!
INSIDE - Sisley
Intel 進入 AI PC 時代!推出結合 NPU 的新一代處理器「Core Ultra」
INSIDE - Jocelyn
美國「全方位無死角」升級晶片禁令,堵死中國AI革命進階之路,輝達4090遊戲顯卡全面下架價格飆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英特爾4年推進5世代製程,CEO季辛格:摩爾定律還不到盡頭,以色列晶圓廠交貨正常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輝達研發 Arm 架構 PC 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