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ARM ibm 處理器 x86 硬科技 伺服器市場 硬科技:x86在伺服器的地位是怎麼來的 商業篇 天底下任何產品演進和市場發展,都是「技術」、「商業」與「政治」彼此之間交錯影響的結果。一言以蔽之,x86指令集相容處理器能夠「反淘汰」RISC諸神,相較於冷冰冰的技術,商業和政治更加的舉足輕重。 硬科技:一起在伺服器市場慢慢擠牙膏的IBM與Intel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Pentium超頻之路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邁向第六世代x86處理器 硬科技:一路鐘擺到擠牙膏的Intel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Intel半導體製程篇 硬科技:HotChips 32的新牙膏 Intel 10nm Xeon篇 如果硬要扯出在1990年代,三點x86處理器支配伺服器市場的關鍵性因素,你 痴漢水球 3 年前
產業消息 CES消費性電子展 intel 處理器 Alder Lake H670 B660 H610 CES 2022 : Intel Alder Lake 桌上型平台非超頻系列與 600 系列晶片組全面解禁 一如預期, Intel 除了宣布筆記型電腦的 Alder Lake-H 、 Alder Lake-P 與 Alder Lake-U 以外,也同時宣布非超頻版的桌上型 Alder Lake 平台正式推出,還有包括 H670 、 B660 與 H610 等三款不具備 CPU 超頻能力的晶片組正式上市。此次一共宣布 22 款 65W 與 35W 的非超頻版 Alder Lake 桌上型處理器,同時也帶來全新設計的盒裝散熱器,但由於市場特殊性,台灣應該仍無緣買到 35W 的 T 系列產品。而非 K 系列最高階的 i9-12900 定價為 489 美金,台灣報價為 16,300 元, i7-12700 Chevelle.fu 3 年前
產業消息 CES消費性電子展 AMD 處理器 apu Ryzen RDNA2 Ryzen 6000 Zen3+ CES 2022 : AMD 發表採 Zen3+ 與 RDNA2 的 Ryzen 6000 ,不僅效能激增還具備 USB 4 、 PCIe Gen4 等重要技術 AMD 在 CES 2022 第一項發表的產品即是針對筆記型電腦的 Ryzen 6000 APU , Ryzen 6000 APU 是 AMD 相當重大革新的一代產品,除了採用台積電 6nm 製程以外,以 Zen3+ CPU 架構與使用 RDNA2 GPU 取代行之有年的 Navi GPU ,搭配 5GHz 的時脈, Ryzen 6000 相較前一世代具備 1.3 倍的提升,圖形則提升 2 倍。 ▲聯想 Thinkpad Z 將採用 Ryzen 6000 系列的 Ryzen 7 PRO 處理器 ▲預計有 200 款以上的各式筆電採用 Ryzen 6000 APU 搭載 Ryzen 6000 A Chevelle.fu 3 年前
科技應用 AMD intel nvidia geforce 處理器 顯示卡產品 Intel、AMD、NVIDIA 將在 CES 2022 揭曉新處理器及顯示卡產品 NVIDIA預期會揭曉GeForce 3090 Ti,以及增加顯示記憶體容量的GeForce 3080 12GB,以及GeForce 3070 Ti 16GB版本,另外則預期針對筆電產品推出行動版GeForce 3080顯示卡。 在明年1月5日至8日間恢復實體活動形式舉辦的CES 2022,Intel及AMD目前也準備公布新款處理器陣容,其中Intel更預期將公布以ARC品牌推行、代號Alchemist的新款Xe架構獨立顯示卡具體細節,而包含AMD及NVIDIA也計畫公布新款顯示卡產品。 包含Intel、AMD與NVIDIA都會選在1月4日展前活動期間公布新品,其中Intel將在美國西岸時間1 Mash Yang 3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處理器 Nehalem Xeon x86 硬科技 微架構 硬科技:從Intel在Nehalem的戰略選擇了解x86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大概是因為Pat Gelsinger從VMware回鍋Intel接任執行長之故,昔日Intel在Oregon州Hillsboro這個曾與以色列Haifa分庭抗禮的「創新火車頭」團隊舊人,也開始回鍋,開第一槍的是名列Intel P6微架構3位資深架構設計師之一、並領導Nehalem微架構的前Intel院士Glenn Hinton。在2010年2月17日,史丹福大學的EE Computer Systems Colloquium,Glenn Hinton有一場非常有價值的演講「Key Nehalem Choices」,闡述Intel何以早在2004年,成功選擇出一條以延續P6微架構為前提,同時兼顧伺 痴漢水球 3 年前
產業消息 CPU intel 處理器 Intel 4004 Intel 4004 處理器走過半世紀,開啟可程式化微處理器原點 在 1971 年 11 月 15 日, Intel 由 Federico Faggin 、 Stan Mazor 與 Marcian E. ( Tedd ) Hoff 三位工程師共同開發的 Intel 4004 正式問世,這也是全球第一款具備可程式化能力的微處理器,直至今日,這款晶片也走過半個世紀。 ▲日本計算機公司 Busicom 141-PF 列印計算機的其中一顆關鍵晶片即是 Intel 4004 ▲ Intel 4004 由三位工程師共同開發 Intel 4004 的誕生是肇因於日本計算機公司( Nippon Calculating Machine Corp. )的需求,當時日本計算機公 Chevelle.fu 3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AMD 處理器 伺服器 opteron 晶片組 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 夢幻32路AMD平台晶片組Horus 神似著納粹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啟動的侵俄戰役,AMD在2003年4月22日,挾著將64位元推進x86指令集的號召,以Opteron之名,發動了x86處理器市場的歷史,前所未見的巨大攻勢 (如果希特勒提前2個月動手,歷史就註定要徹底改寫了)。雖然當時x64-64的軟體普及度,仍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但仍藉由整合式記憶體控制器與HyperTransport匯流排,在伺服器系統架構取得長達5年的技術優勢,特別是4顆或8顆處理器的系統。 做為AMD全盛時期象徵的Opteron處理器:全盛期(2003-2007) 做為AMD全盛時期象徵的Opteron處理器:逆轉期(2007-2010) 做為AMD 痴漢水球 3 年前
蘋果新聞 macbook intel ARM 處理器 m1 蘋果開始打造三款全新 Apple Silicon 處理器 應用於 iPad、MacBook Pro、Mac Pro 等產品線 雖然蘋果目前已經決定將旗下所有產品轉向使用Arm架構設計,未來不再使用Intel處理器產品,但是日後仍有可能在處理器代工業務再次與Intel合作,藉此確保其處理器產品代工生產需求,同時也能在目前與台積電、三星合作代工資源之間增加更多選擇,同時也能在代工價格產生平衡效果。 蘋果今年宣布推出M1 Pro與M1 Max兩款Apple Silicon處理器之後,相關消息更指稱蘋果已經著手打造分別以Ibiza、Lobos和Palma三個西班牙地名為代號的新款處理器。 不過,這三款代號名稱對應的處理器,似乎與接下來以Rhodes作為產品代號的新款Apple silicon處理器不同,後者主要會應用在新款M Mash Yang 3 年前
產業消息 intel 處理器 半導體 Pat Gelsinger Intel 執行長 Pat Gelsinger 認為先前委靡不振的原因是管理階層過多、工程人員太少 雖然俗語說旁觀者清,許多公司的問題反而從外人的角度很容易就可推測出原因,但往往置身在公司內的人卻始終抓不到重點,對於 Intel 新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而言,或許是他自離開 Intel 後仍持續關注老東家的動態,深知老東家先前的弊病,回鍋擔任執行長後就進行大量的改革,希望 Intel 能快速重振雄風;根據 Fudzilla 報導, Pat Gelsinger 更直言表示 Intel 的問題出在非技術出身的管理階層過多、工程師鮮少登上內部高位。 ▲ Pat Gelsinger 回鍋擔任執行長後,積極推動 Intel 製程技術並試圖重返技術主導的發展方向 在 Pat Gelsin Chevelle.fu 3 年前
產業消息 CPU intel nvidia gpu 處理器 Intel CEO 強調將以處理器效能表現贏回市場訂單 並在 GPU 市場有更好生態發展 Intel強調本身在CPU設計本質上的優勢,加上目前持續在GPU產品設計上精進,配合oneAPI框架設計,藉此針對不同運算需求搭配最佳組合,認為相比NVIDIA將主力放在GPU產品設計,Intel在產品設計將能統整更多運算應用資源,並且能以相對更低價格取得,預期能帶動更大使用效益。 近期接受CRN新聞網站採訪時,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除了說明將會藉由更好處理器贏回市場訂單,更透露希望讓未來的GPU市場能有更好的生態發展。 Pat Gelsinger讚許蘋果在其Apple Silicon處理器設計優異之處,但也強調Intel接下來準備推出的處理器能帶動更大運算效益,並且藉由更 Mash Yang 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