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成立客製化運算部門 區塊鏈、挖礦加速處理器即將問世
目前用於區塊鏈、加密貨幣等運算的處理器架構,往往產生巨大能源損耗,因此越來越多業者開始佈局低能耗表現的運算方案,而Intel此次成立的客製化運算部門,便是聚焦低能源損耗量運算技術,藉此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 日前已經透露打造挖礦相關產品,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2022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議程提及將公布以ASIC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形式打造、代號Bonanza Mine且對應挖礦需求的低耗電處理器,Intel稍早也宣布成立客製化運算部門 (Custom Compute Group),藉此佈局區塊鏈應用運算發展。 依照Intel說明,區塊鏈技術將成為未來元宇宙、Web 3.0發展基礎,同時也將顛覆
3 年前
Intel 在英國開新缺 可能挖角 Arm、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人才 投入低功耗 GPU 架構設計
依照Intel釋出職缺顯示,將招募以Intel Xe顯示架構,並且以低功耗設計打造GPU等硬體的工程人員,藉此推動行動運算效能,或許計畫讓輕薄筆電也能在低功耗運作下發揮更高顯示效能。 Intel在新職缺內容透露將在英國斯溫頓 (Swindon)建立全新工程團隊,預計投入低功耗GPU架構設計,藉此推動下一代行動運算展。 斯溫頓距離倫敦約90英哩 (約145公里),與劍橋則距離約125英哩 (約201公里),因此Intel有可能向總部地點位於劍橋的Arm,以及總部位於金斯蘭利 (Kings Langley),距離相對也不算遠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進行技術人員挖角。 依照
3 年前
Intel 第 12 代 Core H 系列處理器筆電陸續推出 未來 EVO 平台設計可能納入桌機產品 Core P 系列處理器也準備上市
Intel表示由於新款處理器均以混合架構打造,因此原本的熱設計功耗描述將以「Base Power」 (基本功耗)取代,同時也說明此次在Core H系列提供35W與45W兩種規格,藉此對應不同筆電設計需求,例如針對遊戲筆電可以採用45W規格,藉此發揮更高運算效能,而在創作者筆電產品則可透過35W規格設計,在運算與電力續航之間取得平衡。 在今年初的CES 2022宣布第12代Core H系列筆電處理器即將上市,同時也宣布推出第三代Intel EVO平台設計後,Intel稍早透露搭載新款處理器的筆電機種已經陸續出貨,更預告今年新增加的Core P系列筆電處器應用機種也即將進入市場,而在未來EVO平台
3 年前
Intel Alder Lake H 筆電陸續出貨,嶄新混合架構與後續結合 Arc GPU 將打造絕佳行動運算體驗
Intel 在今年 CES 公布同屬 Alder Lake 架構的第 12 代筆電版平台,在第一季率先亮相的則是著重最高效能的 Alder Lake H 系列筆電,後續還有主流的 Alder Lake P 系列與 Alder Lake U 系列將陸續登場; Intel 也藉今天針對 Alder Lake 行動版的資訊進行補遺,希望能使消費者進一步理解 Alder Lake 平台的魅力。 截至目前為止,採用 Alder Lake H 平台的筆電將在第一季出貨達 2 百萬,並有超過 100 款產品設計, Intel 預計在第一季末至第二季初將可看到 Alder Laker H 搭配 Arc GPU
3 年前
歐洲晶片法案希望投資 430 億歐元推動晶片產能 吸引台積電等業者進駐
日前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也在呼籲美國政府擴大補助時,提及台積電等全球主要晶片代工業者所處環境會有政治、戰爭影響的潛在風險,因此認為應該協助更多美國境內業者提升在地晶片產能,避免晶片短缺問題影響產業運作。 歐盟稍早公布歐洲晶片法案 (EU Chips Act),將以總計超過430億歐元公共投資與民間投資,推動歐洲境內產製晶片在全球市場佔比成長。 依照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暨數位執行委員Margrethe Vestager,以及歐盟負責內部市場業務執行委員Thierry Breton說明,預計在2030年以前讓歐洲境內生產晶片於全球市場佔比以倍數成長。 同時,Thierry B
3 年前
Intel 加入 RISC-V 國際組織 掌握 x86、Arm 及 RISC-V 三大市場主要處理器設計架構 強化代工服務
此次宣布加入RISC-V國際組織,Intel更預期開源軟體推動RISC-V架構應用處理器發展,藉此擴大RISC-V架構市場生態,同時也能加速Intel在代工業務市場佈局,藉此提供包含x86、Arm及RISC-V三大市場主要處理器設計架構代工服務。 RISC-V國際組織 (RISC-V International)宣布Intel以Premier成員身分加入,藉此協助推動RISC-V架構處理器發展。 雖然Intel主力推動x86架構處理器設計,但本身也同樣推出以RISC-V架構打造的處理器產品,例如Intel以FPGA形式打造的Nios系列處理器,藉此對應更多元運算架構,同時也以此吸引更多用戶使用
3 年前
Intel 為爭取更多代工機會,投入 10 億美金打造包括 RISC-V 在內的生態系聯盟
在 Intel 現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上任後強力推動半導體製程計畫,其中 IDM 2.0 就是由他所提出的策略,在 IDM 2.0 策略除了積極推動製程技術創新與擴廠以外,也宣布將為其它半導體公司進行代工,而亞馬遜、高通皆宣布未來將由 Intel 代工部分產品;為了吸引更多晶圓客戶, Intel 為代工產業投入 10 億美金的加速器基金,將用於加速晶圓代工客戶產品上市時間,同時借助開放的小晶片( Chiplet )平台打造模組化產品,並支援包括 x86 、 Arm 與 RISC-V 等指令集架構。 此計畫由 Intel Capital 與 Intel 晶圓代工服務部門( IF
3 年前
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 20年前64位元x86指令集誕生的時刻
簡報時代背景:距筆者打字時將近二十年前的2001年秋季微處理器論壇 (Microprocessor Forum),AMD技術長Fred Weber正式對世界揭露了其64位元x86指令集的全貌,也變相宣告了AMD盛世的來臨。 時至今日,64位元x86指令集—姑且不論叫做Intel64、AMD64還是x64—已經歷經將近二十年的光陰 (當筆者打字的時候),時下絕大多數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也幾乎64位元化,像nVidia更在2018年4月就宣佈停止提供32位元驅動程式。本期簡報王就帶著各位科科回到AMD公開x86-64指令集的現場。 x86指令集一直有著缺乏資料暫存器的宿疾,無論是整數邏輯運算、浮點運
3 年前
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 Intel曾擁有過的最強ARM處理器XScale
簡報歷史背景:在「Intel是否將開發Arm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的風向中,很多科科也許不知道,Intel不但曾經擁有過Arm處理器產品線,而且還是這個世界中的效能王者。 無論是x86還是Arm,Intel處理器的性能都是業界頂尖的。 Intel在1997年併購DEC的StrongARM產品線,取得了產品研發團隊與指令集授權,並在2002年以其為基礎,基於ARM v5TE自行研發XScale。2003年發布的PXA27x家族 (代號Bulverde),不僅最高時脈是同時期競爭對手的兩倍 (624MHz),搭配效能強大、完整支援3D加速、足以驅動SXGA (1280 x 1024) 解析度的Inte
3 年前
Intel 超頻團隊主管透露 不只 CPU 超頻 還曾規劃讓 SSD 以超頻形式運作
透過可超頻的SSD想法為例,Intel強調對於超頻的想法並非僅侷限在CPU,更包含諸多與提高算性能相關的運算元件設計,例如GPU、記憶體等,都會嘗試其超頻的可能性。 在接受Anandtech網站採訪時,Intel負責帶領超頻團隊的Dan Ragland透露,內部曾計畫設計一款可供超頻的SSD,透過能以更高時脈運作,藉此發揮更高運作效率,但此項規劃最終被取消,原因在於若SSD在特定運作時脈下產生不正常,資料可能會被錯誤地記錄,導致文件內容因此受損。 而另一個放棄此規劃的原因,在於若要提高SSD運作時脈,勢必要改進相關電壓控制元件,甚至整個供電系統,如此一來也會大幅增加成本。 不過,Dan Rag
3 年前
友站推薦
英特爾4年推進5世代製程,CEO季辛格:摩爾定律還不到盡頭,以色列晶圓廠交貨正常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輝達研發 Arm 架構 PC 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美國「全方位無死角」升級晶片禁令,堵死中國AI革命進階之路,輝達4090遊戲顯卡全面下架價格飆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華爾街日報》:美擴大AI晶片輸中禁令,輝達1621億中國訂單恐不保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解讀《晶片戰爭》:張忠謀被德儀拒絕的提案,成就如今世界第一的台積電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Intel:明年希望為 1 億部 AI PC 供應處理器,創作者們請多用!
INSIDE - Sisley
Intel 進入 AI PC 時代!推出結合 NPU 的新一代處理器「Core Ultra」
INSIDE - Jocelyn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Stability AI 受 Intel 投資!募 5000 萬美元能幫公司穩定下來嗎?
INSIDE - Jocely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