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NVIDIA 為量產下一代 RTX 40 晶片,斥資數十億美金只為台積電 5nm 產能
雖然 NVIDIA 已經連續兩個世代在消費級與繪圖產品委由三星半導體生產,不過 HPC 級產品仍持續由台積電生產;但現在爆料指稱 NVIDIA 有意在代號 Ada Lovelace 的下一代 RTX 40 消費級產品重回台積電懷抱,將砸下數十億美金的保證金爭取台積電的保證產能。 爆料當中指稱, NVIDIA 下一世代的產品、包括純運算級的 Hopper 與消費級的 Ada Lovelace 都將採用台積電 5nm 製程生產,然而 NVIDIA 雖然現階段仍有產品線委由台積電生產,但畢竟市場最大宗的 RTX 30 是由三星生產,自然對台積電的訂單遠低於蘋果、聯發科與 AMD ,台積電自然會要求
3 年前
台積電 3nm 製程代工資源將由 Intel、蘋果平分 2022 年第 4 季量產
台積電要等到2022年第四季才會進入3nm製程量產,代表蘋果明年預計推出的新款iPhone所搭載A16 Bionic處理器,將以現有5nm製程精進的4nm製程技術量產,至少要等到2023年推出機種所採用A17 Bionic處理器才會導入3nm製程設計。 近期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走訪台灣、馬來西亞,分別與台積電討論製程代工合作事宜,以及在馬來西亞投資擴建封裝廠業務之後,相關消息指稱Intel將與蘋果平分台積電即將在2022年第四季投入量產的3nm製程技術資源。 依照台積電說明,3nm製程將會在2022年第四季順利進入量產,同時也順利開發後續準備投入量產的2nm製程技術,讓晶
3 年前
工商時報指稱蘋果 M 系列將以 18 個月為世代週期, M2 系列將採台積電 4nm 製程
根據工商時報引述供應鏈消息,蘋果已經完成下一個世代 PC 級處理器 M2 的開發,預計採用台積電 4nm 製程量產,並依照規劃在 2022 年將所有 Mac 產品線換上自行設計的 M 系列處理器,同時也指出蘋果往後將以 18 個月作為一個世代產品線的升級週期。 ▲工商時報的說法是蘋果 M 系列處理器將以 18 個月為一個世代的週期 據工商時報獲得的消息,代號 Staen 的 M2 處理器將會在 2022 年下半年登場,另外在 2023 年初推出架構具有一致性、但具備更多 CPU 核心與更強大 GPU 、代號 Rhodes 的 M2 Pro 與 M2 Max ,不過蘋果不會趕著要先上先進製程,而
3 年前
高通明年中將以台積電 4nm 製程打造 Snapdragon 8 Gen 1+ 成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
相關消息指稱,高通下一款旗艦處理器在台積電投片量將高於天璣9000,以及Snapdragon 8 Gen 1,並且將使高通躍升台積電第二大客戶,僅次於蘋果,並且超越聯發科與AMD,消息更指出美國禁令前,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投片量其實更超過高通跟聯發科總和。 在聯發科正式揭曉旗艦處理器天璣9000,而Qualcomm也公布旗下旗艦處理器Snapdragon 8 Gen 1之後,相關消息指稱Qualcomm準備在台積電投片生產下一款旗艦處理器產品,預計以台積電4nm製程打造,預計最快在2022年5月至6月間進行量產。 以時間點來看,此款處理器應該會是Snapdragon 8 Gen 1升級款產品,
3 年前
聯發科表示天璣 9000 未搭載毫米波為因應市場需求 天璣 8000 明年登場
相較小米、OPPO、vivo、榮耀均宣布採用天璣9000處理器打造應用產品,甚至OPPO更預告將在Find X4系列機種採用天璣9000設計,此次預告的天璣8000處理器,預期將由小米旗下Redmi品牌,以及realme率先採用。 日前宣布推出旗艦處理器天璣9000之後,聯發科今日 (12/16)也在台灣地區說明將以此款處理器爭取更多市場佈局機會,另一方面則是在中國地區說明活動預告,將推出定位主流市場需求的天璣8000處理器,預計會在2022年正式推出。 在先前傳聞中,天璣8000將以台積電5nm製程打造,分別採用4組運作時脈為2.75GHz的Cortex-A78 CPU,搭配4組運作時脈為2
3 年前
台積電 N4X 製程技術發表 針對高效能運算產品打造 預計 2023 年上半年試產
相比N5製程,台積電表示在N4X的效能表現將提昇15%,而相比N4P製程技術則在1.2V供電情況下可提昇4%運算效能。而理論上的驅動電壓可承受1.2V以上,藉此提昇更高運算效能。 台積電宣布,將針對高效能運算產品推出名為N4X的製程技術,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進入試產。 N4X是台積電旗下第一款以高效能運算設計為目標的製程技術,並且以「X」標示代表針對高效能運算產品打造規格,主要支援高驅動電流,以及最高運作時脈結構設計,同時也配合金屬材質製程最佳化,更以超高密度金屬電容對應在極限效能工作負載的高功率運作需求。 相比N5製程,台積電表示在N4X的效能表現將提昇15%,而相比N4P製程技術則在1.
3 年前
Intel 投資 71 億美元在馬來西亞擴廠 導入先進半導體封裝技術
Intel目前持續在全球各地區投資發展,不僅藉此分散產能受特定因素影響的風險,同時也能以此實踐IDM 2.0發展策略,其中更包含與台積電合作先進製程,並且持續精進自身製程技術,讓旗下處理器產品能符合市場需求。 在台灣經濟部部長王美花透露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將訪台,間接證實近期說法指稱Intel將與台積電洽談合作的傳聞。而另一方面,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則說明Intel預計以300億令吉 (約71億美元)資金,將在馬來西亞檳州北部擴大建廠,其中將會採用Intel先進半導體封裝技術。 而這樣的消息,恰好也印證近期市場傳聞指出Pat Gelsinger拜訪馬來西亞,將討論東南亞市場
3 年前
Intel 執行長 Pat Gelsinger 上任後首度訪台,拍攝短片強調多元供應鏈重要性並不忘重申與台灣緊密合作
在稍早已經由經濟部證實 Intel 執行長 Pat Gelsinger 將訪台的消息,不過由於當前全球仍受疫情影響,在安全規範措施限制下僅將與少數業界夥伴碰面,不會有公開行程; Pat Gelsinger 也為此在搭機前戲錄製一段給台灣的影片,在他抵達前夕傳達他對台灣產業鏈的重視以及 Intel 的戰略布局。 Pat Gelsinger 並非首度來台,只不過自他上任後由於疫情遲遲未能成行,他強調 Intel 在過去 36 年以來與台灣客戶以及合作夥伴關係密切,同時也創作許多出色的產品, Intel 有超過千名員工也是來自台灣;並重申 Intel 與台積電長久以來的夥伴關係,表示台積電多方面協助
3 年前
IBM 與三星發表 VTFET 設計實現 1nm 以下製程技術 Intel 則開始布局埃米等級製程技術
台積電則已經在今年5月宣布與台灣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共同研究,透過鉍金屬特性突破1nm製程生產極限,讓製程技術下探至1nm以下。 在加州舊金山舉辦的IEDM 2021國際電子元件會議中,IBM與三星共同發表名為垂直傳輸場效電晶體 (VTFET)的晶片設計技術,強調將電晶體以垂直方式堆疊,並且讓電流也改以垂直方式流通,藉此讓電晶體數量密度再次提高之外,更大幅強化電力使用效率,並且突破現行在1nm製程設計面臨瓶頸。 相較傳統將電晶體以水平方式堆疊形式設計,垂直傳輸場效電晶體將能增加電晶體數量堆疊密度,並且讓運算速度提昇兩倍,同時透過讓電流以垂直方式流通,同時也讓電力損耗降低85%。 依照說明,若是應
3 年前
業界再傳高通不滿三星製程表現,將轉移部份 Snapdragon 8 Gen 1 到台積電生產
雖然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 在發表之際確認再度由三星半導體生產,韓國方面也傳出由於三星掉了 NVIDIA 的訂單,所以有更多產能能協助高通生產產品,不過根據電子時報取得的內線消息指稱,由於高通不滿三星 4nm 製程的良率表現,有意將部分 Snapdragon 8 Gen 1 轉交台積電量產。 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類似的傳聞,幾個月前中國知名爆料者冰宇宙 Ice Universe 就指稱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 (當時暫稱 Snapdragon 895 )初期將由三星 4nm 製程生產,並在 2022 年由台積電生產時脈提高的 Snapdrgaon 8+
3 年前
友站推薦
台積電不去桃園,高雄陳其邁:先不說,做就對了
INSIDE - 中央社
iPhone 15 Pro 過熱問題 台積電 3 奈米瑕疵?
INSIDE - 鉅亨網
解讀《晶片戰爭》:對面10個人拿球棒,我一個人拿手槍——如何用「抵銷戰」對抗中國崛起?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專訪】張善政駁外界批評未積極爭取,強調桃園擁四大優勢「仍是台積電設廠首選」
關鍵評論 - 今周刊
日本媒體:台積電熊本廠開始裝機了!進度已超前美國
INSIDE - 中央社
傳 Sam Altman 與台積電洽談中!有意成立 AI 晶片公司,交由 TSMC 生產
INSIDE - Jocelyn
路透:台積電憂客戶需求,已通知設備供應商延後出貨
INSIDE - 中央社
如果台積電去印尼設廠?人力資源素質是印尼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難題
關鍵評論 - 吳英傑
工會只是挑戰之一!台積電的德國佈局,有何看點?
INSIDE - 穗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