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發展前瞻智慧燈光技術達 20 年,自智慧照明逐步往智慧溝通領域發展
車用照明技術在這 20 年來有相當大的革新,尤其 LED 燈具的出現使得車燈的設計有更多的變化性,其中德國 Audi 亦是屬於這波車用智慧燈光的發展先驅; Audi 自 1994 年導入氙氣頭燈後, 2003 年在當時的旗艦車款 A8 加入具備自動動態控制燈光範圍的照明技術,使車用照明進入革新時期,而後 2008 年推出全 LED 頭燈、 2013 年再度於旗艦車款 A8 採用具自動調節遠光燈的矩陣式 LED 頭燈,而後開發 OLED 尾燈與 HD Matrix ED 頭燈等,使得車用照明不光只是照明,還將結合美學乃至溝通,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 在這波車用照明的革命發展當中, 2008 年登場
3 年前
由於歐美晶片需求大不同,台積電不會優先在歐洲設立先進製程晶圓廠
在這一整年下來,晶片荒成為電子產業最頭痛的問題,不光只是處理器、顯示卡,亦包括電源、控制器、音效、通訊等晶片皆出現缺貨,加上在歷經中美貿易戰後,美國與歐洲也進一步為了安全性理由希望強化在地製造,而台積電的設廠意願就成為美國與歐洲政府相當重視的關鍵,根據路透社表示,由於美國與歐洲需求的晶片類型不同,台積電在北美的先進晶圓廠談判相當順利,但在歐洲就陷入泥沼,因為歐洲晶片公司與汽車商比起先進製程更偏好成熟且平價的製程。 ▲北美晶片商對於先進製程的需求相當高,同時也是台積電主要獲利來源 根據路透社報導,台積電第一座在北美建設的晶圓廠將會是以 100 億至 120 億美金在鳳凰城設立的主流 5nm 晶圓
4 年前
英飛凌收購 Cypress ,強化微控制器、連接元件、軟體與高速記憶體技術
半導體業界再有知名公司因應市場變化提供更全面的產品進行整併,英飛凌 Infineon 宣布收購賽普拉斯 Cypress 半導體,使雙方產品能夠互補,提供更完整的半導體原器件供應,強化汽車、工業與物聯網的產品組合。英飛凌希冀收購 Cypress 後,除了維持功率半導體、安全晶片的領先地位外,還能一舉成為車用半導體業第一的供應商。 英飛凌在功率半導體(常見於各種高級電子產品變壓器內),汽車微控制器,感測器,安全解決方案具相當的市場地位,而 Cypress 則補足在微控制器,連接元件,軟體生態系統,高性能記憶體等產品,雙方的組合能強化在先進輔助駕駛、物聯網與 5G 移動基礎設施的產品陣容,同時藉由在
5 年前
是俥科技:正妹版霹靂車夥計 IVY,在 GRAND LANCER上終於實現這篇文章的首圖
俥科技:正妹版霹靂車夥計 IVY,在 GRAND LANCER上終於實現
車用科技近幾年進步迅速,想當年霹靂車才能享有的高科技人機介面,現在在GRAND LANCER上也能體驗到,而且還是女版夥計喔。近年除了有大量車聯網應用外,車用介面也大幅更新,利用大尺寸螢幕與觸控介面,打造更豐富且能自定義的操作環境。MITSUBISHI GRAND LANCER 導入了數位助理IVY,透過整合與串接,讓儀錶板與中控台有了新的面貌,從車輛資訊、行車影像到手機鏡射、空調控制,全都用這10.4吋的螢幕就能控制。此外,系統還內建超過6,000項語音指令,讓你不用觸控也能操作。 10.4吋的全新數位中控台 新款 GRAND LANCER 中可以選配數位助理IVY,最大的變化就是傳統的中控
是高通 470 億美金收購 NXP ,強化車電、物聯網、安全領域這篇文章的首圖
高通 470 億美金收購 NXP ,強化車電、物聯網、安全領域
高通稍早宣布正式收購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的 NXP 恩智浦半導體,成交金額高達 470 億美金,主要看好 NXP 在高性能混合訊號半導體的實力,藉以提升高通在物聯網時代的競爭力。 高通近年陸續進行不少大型併購案,筆者有印象的包括收購以 WiFi 、乙太網路技術著稱的 Atheros 創銳訊,英國老字號的藍牙以及音訊解決方案大廠 CSR (也連同吸收 CSR 先前合併的 GPS 技術大廠 SiRF ),至於此次收購的 NXP 也因日前收購前身為 Motorola 半導體的 Freescale 強化其工業與汽車電子的實力,而這些併購案也都不是隨便撒錢,都是為了鞏固高通帝國的根基,讓高通帝國不僅可在行
8 年前
是JDI 車用 12.3 吋曲面數位儀錶板面板樣品開始出貨這篇文章的首圖
JDI 車用 12.3 吋曲面數位儀錶板面板樣品開始出貨
圖片來源: Car.Watch 或許因為自動駕駛議題的關係,近年車用電子有著相當大的進展,而電子化的儀表板也逐漸成為趨勢,日本 JDI 也宣布針對數位儀表板的 12.3 吋車用曲面顯示器的樣品開始出貨。 這張針對儀錶板設計的曲面顯示器採用 LTPS 製程,並且使驅動 IC 與玻璃基板整合並微縮化,並使面板可實現 R1500 曲度,面板本身則是採用 IPS-NEO 技術,解析度為 1,920 x 7,20 ,亮度為 1,000cd/m平方,對比度為 1,500:1 ,同時在表面進行抗炫光處理。 無獨有偶的,夏普也針對車用市場發表了不規則 IGZO 面板技術,相較 JDI 雖為曲面但本質上仍是長方
8 年前
是IFA 2016 :跟我們印象中不一樣的羅技, Logitech 展出針對開車族的免持操作裝置 ZEROTOUCH這篇文章的首圖
IFA 2016 :跟我們印象中不一樣的羅技, Logitech 展出針對開車族的免持操作裝置 ZEROTOUCH
Logitech 先前宣布轉型,此次在 IFA 也看到一些新的改變,除了傳統的電腦周邊與電競產品外,在 Logitech 攤位上展示了一款名為 ZEROTOUCH 的免持操作裝置,共有擋風玻璃吸附型與冷氣出風口扣夾兩種設計,搭配手機後就可以手勢與語音進行操作,藉此提升行車安全。 乍看之下 ZEROTOUCH 就是一個手機吸盤,可能會有朋友想說這不就是隨便抓個 app 跟車用手機架就好了;不過重點就在於 ZEROTOUCH 的手機吸附圓盤下有個 NFC ,只要把手機放上去就會自動呼叫手機啟動 app ,把手機拿下後就會自動關閉 app ,等於操作上更不需要手動的設定。 概念上很簡單,不過卻是羅技
8 年前
是Google IO 2016 :高通與 Google 攜手以 Maserati Ghibli 展示 Android Auto這篇文章的首圖
Google IO 2016 :高通與 Google 攜手以 Maserati Ghibli 展示 Android Auto
圖片來源: The Verge 高通與 Google 在行動通訊的關係宛若當年 Intel 與微軟一樣,由於高通與 Google 的深度結合,也造就高通平台在中高階 Android 手機幾乎通殺;而高通近年也看到汽車電子的潛力,推出為車載通訊平台規劃的 Snapdragon 602A 與 Snapdragon 802A ,今年在 Google IO 大會也與隸屬通用克萊斯勒的 Maserati ,將它們的運動房車 Ghibli 打造成嶄新的 Android Auto 展示車。 高通也宣布與 Google 展開合作,利用 Android 作為通用平台導入車載通訊領域,提供車載平台更容易加入聯網相
9 年前
是CES 2016 :鎖定車載平台,高通發表 Snapdragon 820A 應用處理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6 :鎖定車載平台,高通發表 Snapdragon 820A 應用處理器
車載當道,高通先前已經宣布過 Snapdragon 602A 車載通訊平台用的應用處理器(不過同一時期宣布的 Snapdragon 802 GG 直接 GG 了),今年在 CES 則把目標放得更大,發表更高階的 Snapdragon 820A ,顧名思義就是 Snapdragon 820 的姊妹產物了,不過針對車載環境,高通將提供無數據機的娛樂級版本,以及搭配 X12 數據機的版本供車商選擇。 總之這款應用處理器延續 Snapdragon 820 所有美好的部分,包括四核心的 Kryo 自主核心、 Adreno 530 GPU 、 Hexagon 680 DSP 等,當然高通也期許車廠能利用其
9 年前
是LG 攜手 Apple 、 Google 與微軟開發可撓式面板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6:LG Display 將於 CES 展示 18 吋可撓式 OLED 顯示器
LG Display 預計將於 CES 展示全新的 18 吋可撓式 OLED 顯示器,主打可像報紙一樣的捲曲起來;這當然不是業界第一次展示可撓式顯示器,也發展了多年,但至今仍少見可撓式顯示器商用化;可撓式與曲面顯示最大的不同點則在於是否可捲曲與展開,必須鑲嵌在硬式玻璃的曲面顯示器也只不過是固定造成,但一旦顯示器可捲曲與展開,在應用上又會增加許多的可能性,這也被視為能再次改變手機、平板、電視型態的技術。 新聞來源: LG Didpsly,The Verge 最近上了一門課,學習如何利用GA進行網站流量分析,推薦你也來聽聽看|電商大講堂 - 電商平台媒體投放轉換率解析|電商大講堂 - 電商平台媒體
9 年前
友站推薦
力積電黃崇仁:新聯盟「TADA」沒有要槓 MIH!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聯發科發布Dimensity Auto平台切入電動車產業,鎖定智慧駕駛、智慧座艙、車聯網等商機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聯電完全收購廈門子公司聯芯卡關,中國緊抓產能不放行,晶片大戰將蔓延至成熟製程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IDC 公布 2024 半導體市場 8 大趨勢預測!AI 終端裝置將刺激需求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台達電46億收購德國車用零組件廠TB&C,搶攻電動車商機目標未來5年雙位數成長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晶圓代工廠趕工中!今年車用 MCU 銷量預估成長 23%
INSIDE - MoneyDJ理財網
ARTC 攜義隆、友達、奇美,成立車用 AI 電子聯盟
INSIDE - Chri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