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於 SC18 主題演講呈現其超級運算願景,以 Tesla T4 加速器為大規模運算系統挹注效能
在今年超級電腦年度盛事 SC18 所公布的最新全球超級電腦榜單上,基於 NVIDIA GPU 加速的系統大放異彩,包括台灣杉 2 等多套新超級電腦系統在象徵性能的 Top500 與能耗效能的 Green 500 雙雙入榜,取得相當亮眼的表現,也驗證 NVIDIA 執行長表示透過 GPU 加速將持續推動產業摩爾定律的說法;而在 SC18 正式開始前一天,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也進行主題演講,聚焦在 NVIDIA 如何透過軟硬體結合推動新一代超級電腦創新。 黃仁勳表示, NVIDIA 在 10 年前的 SC08 大會首度宣布基於 Tesla GPU 加速的個人超級電腦,而十年後的今日,基於
6 年前
NVIDIA Turing 架構首發於 Quadro RTX 8000 、 RTX 6000 與 RTX 5000 ,單卡最高 48GB 的同時也達到 1 萬美金的天頂
在稍早 NVIDIA 於 SIGGRAPH 的新世代 Quadro 發表會上,正式宣布新世代 GPU 架構 Turing ,同時也宣布三款基於 Turing 架構的 Quadro RTX 繪圖卡,分別為 Quadro RTX 8000 、 Quadro RTX 6000 與 Quadro RTX 5000 ,基於 12nm 製程,皆搭配 GDDR6 記憶體,其中旗艦產品 Quadro RTX 8000 的記憶體達到驚人的 48GB GDDR6。 Quadro RTX 8000 with 48GB 價格達到 10,000 美金的高價, RTX 6000 with 24GB 為 6,300 美金,
6 年前
是GTC 2017 :發揮 NVLink CPU 與 GPU 對等運算的 IBM Power 8 伺服器動眼看這篇文章的首圖
GTC 2017 :發揮 NVLink CPU 與 GPU 對等運算的 IBM Power 8 伺服器動眼看
在去年 NVIDIA 發表 Pascal 架構的加速器 Tesla P100 時,也正式宣布能串接多個 GPU 以及讓 CPU 與 GPU 擁有對等權限的 NVLink 通道技術,此技術當時就是與 IBM 共同開發,而在 GTC 大會的展示區中, IBM 也展出這款目前唯一能夠進行 CPU 與 GPU 真平行運算的伺服器。 這款伺服器共搭載四張 Teslal P100 以及兩顆 Power 8 處理器,面積較大的銅散熱器下就是 Tesla P100 ,至於方形散熱器下方則是 Power 8 ,彼此之間使用 NVLink 通道連接,也因為此模式,故 Power 8 與 Tesla P100 不僅
8 年前
是Facebook 新一代人工智慧平台 Big Basin 基於 NVIDIA Tesla P100 ,將使學習速度加快一倍這篇文章的首圖
Facebook 新一代人工智慧平台 Big Basin 基於 NVIDIA Tesla P100 ,將使學習速度加快一倍
Facebook 稍早公布新一代的人工智慧平台 Big Basin ,作為繼承前一代 Big Sur 的新硬體架構,而作為其核心的正是 NVIDIA 在 2016 年 GTC 所公布的 GPU 運算平台 Tesla P100 ,由 Facebook 所公布的照片更可清楚的看到 Big Basin 所採用的正是與 NVIDIA DGX-1 相同、基於 8 張 Tesla P100 並以 NVLink 高速通道串接的設計,這也意味著能夠發揮 Tesla P100 最大效能。 相較 Big Sur , Big Basin 可進行多出 30% 的模型訓練,同時根據在標準化神經網路模型進行訓練,能夠提供
8 年前
是NVIDIA 推出支援 POWER 架構的 PGI Accelerator 編譯器,發揮 POWER8 + NVLink 的極致效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NVIDIA 推出支援 POWER 架構的 PGI Accelerator 編譯器,發揮 POWER8 + NVLink 的極致效能
NVIDIA 稍早釋出 PGI Acceleator Fortune 、 C 與 C++ 語言程式編譯器套件,重點在於能使編譯後的 OpenACC 平行運算程式得以在搭載 POWER 處理器的 IBM OpenPower LC 系統上執行,使具備 POWER 8 核心、並透過 NVLink 技術與 Tesla GPU 溝通的伺服器架構得以發揮最高效能。另外 NVIDIA 也攜手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美國能源部打造研究癌症人工智慧平台 CANDLE ,加速癌症研究計畫。 此次釋出的套件程式可使 PGI 用戶可在多核的 Linux + x86 或是 Linux + POWER CPU ,搭載或是未搭
8 年前
是解放 NVLink CPU 與 GPU 直接溝通的價值, IBM 推出搭載 POWER8 搭配 NVIDIA Tesla P100 的伺服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解放 NVLink CPU 與 GPU 直接溝通的價值, IBM 推出搭載 POWER8 搭配 NVIDIA Tesla P100 的伺服器
圖片來源: NVIDIA Blogs NVIDIA 在其官方部落格宣布, IBM 所推出的全新高效能伺服器 Power System S822LC 搭載了 2 個 IBM POWER8 處理器與 4 個 Tesla P100 加速器,並以 NVLink 溝通;這款伺服器也預計被許多大型企業與研究機構採用,其中也包括美國能源局所屬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NVIDIA 在發表新一代 GPU 架構 Pascal 的首發產品是針對超級運算的加速器 Tesla P100 ,當初也為了發揮新架構所具備的 NVLink 通道技術,推出使用 x86 CPU 搭配藉 NVLink 串接的八張 Tesla P100
8 年前
是GTC 2016 : Driver PX 2 ,從輔助駕駛到人工智慧的關鍵鑰匙這篇文章的首圖
GTC 2016 : Driver PX 2 ,從輔助駕駛到人工智慧的關鍵鑰匙
NVIDIA 在 GTC 大談自動駕駛並非第一次,不過今年在 CES 所發表的全新自動駕駛車載平台 DRIVE PX2 卻讓人感覺離全自動駕駛又更推進了一大步,不同於運算效能甫突破 1TFLOPS 的 DRIVE PX ,採用新一代 Tegra 並搭配 Pascal 架構獨立 GPU 的 DRIVE PX2 一口氣把效能推進到 8TFLOPS ,已經超越現行的準專業級 GPU TITAN X 的 7TFLOPS ,運算力提升的同時也等於能進行更複雜的深度學習。 今年在 GTC 大會的主題演講上,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也展示了一段基於 DRIVE PX2 的自動駕駛成果,而這段影片有趣的地
9 年前
是傳 NVIDIA 可能在本周五藉 Battlefield 5 一同發表 GTX 1080 與 GTX 1070 GPU這篇文章的首圖
GTC 2016 :以全新 Pascal 架構與 DGX-1 加速深度學習發展
照片為廣達預計於今年內推出、搭載 Tesla P100 GPU 的伺服器 GPU 陣列主機版 原本因運算力停滯的深度學習架構,在基於 GPU 加速的平行運算發展成熟之後也漸成顯學,從搜尋、辨識到日前 AlphaGo 在圍棋領域打敗人類,再再都證實具學習力的深度學習架構的價值;而 NVIDIA 也堅信新一代的 Pascal 架構將會使深度學習的發展有更飛躍的突破,因為 Pascal 架構的設計可說是多方針對深度學習所需的運算效能做了相當大的創新設計。 相較傳統的人工智慧邏輯,深度學習仰賴的不再是撰寫邏輯演算法的專家與撰寫邏輯時間,而是需要海量的資訊作為學習基礎,同時透過高效能的運算力處理這些學習
9 年前
是GTC 2015 :以開放伺服器架構引領創新的力量, OpenPower 聯盟於 GTC 舉辦活動這篇文章的首圖
GTC 2015 :以開放伺服器架構引領創新的力量, OpenPower 聯盟於 GTC 舉辦活動
在今年 NVIDIA GTC 活動的一區,是由以 IBM 為首、包括 Google 、Rackspace 、台灣泰安等多家廠商一同加入的 OpenPower 聯盟,這項計畫是基於將 IBM Power 處理器架構為基礎的開放性伺服器架構聯盟,強調以開放的力量進行創新,並打破目前伺服器被 x86 架構壟斷的局面。 OpenPower 聯盟成立於 2013 年,強調可將 Power 架構進行深度客製化,並且基於如 Ubuntu 的開源 Linux 系統為後盾,目前成員已達 113 家,且至今已經有 15 款基於 OpenPower 的終端設備推出,今年台灣伺服器廠商泰安也預計將開始出貨基於 Ope
10 年前
是GTC 2015 : NVIDIA 次代 GPU 架構 Pascal 效能於深度學習領域具 10 倍 Maxwell 整體效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GTC 2015 : NVIDIA 次代 GPU 架構 Pascal 效能於深度學習領域具 10 倍 Maxwell 整體效能
NVIDIA 在去年 GTC 揭曉了 Maxwell 之後的 GPU 架構 Pascal ,今年則更進一步介紹這款預計於 2016 年問世的次代 GPU 架構, Pascal 將原本於 2016 年推出的 Volta 擠到 2018 年,不過在整體架構已經相當的先進。 Pascal 擁有三項主要特色:混合精度運算、 3D Memory 以及 NVLink ;而使其效能得以超越 Maxwell 也是由於預計具備 32GB 的高頻寬 3D 記憶體,並結合與 IBM 合作的 NVLink 異質運算溝通技術下,相較與目前 Maxwell 架構建設的平行運算系統之下,達到驚人的 10 倍整體效能提升,更
10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