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igm P44 Pro PCIe Gen 4.0 1TB SSD 評測,表現合乎預期的高性能 Gen 4.0 SSD
由前 Intel 儲存部門與 Sk Hynix 結合而來的儲存品牌 Solidigm 雖對消費者屬新興品牌,當前的產品也仍不算多,但以具備軟硬體實力的兩大知名儲存品牌作為後盾,使其產品具備相當的可信賴度; Solidigm 繼推出主打平價的 P41 Plus Gen 4.0 SSD 後,再推出鎖定追求極致效能的玩家級新品 Solidigm P44 Pro PCIe Gen 4.0 SSD 。 ▲ P44 Pro 是 Solidigm 第二款消費級 PCIe Gen 4.0 儲存產品 雖說目前新一代 PC 平台已經逐漸支援 PCIe 5 技術,但考慮到實際情境,姑且先不論 PCIe Gen 5.
2 年前
Intel 針對 HPC 與 AI 高效能運算推出 Max 系列 Xeon GPU 與資料中心 GPU , Sapphire Rapids HBM 與 Ponte Vecchio 為首世代產品線
Intel 向來相當擅長產品與技術品牌經營,畢竟如膾炙人口的 Centrino 、 i3 、 i5 、 i7 、 Ultrabook 等名詞皆是許多消費者不見得知道細節卻朗朗上口的產品與技術; Intel 在 HPC 高效能運算年度盛會 SC2022 前夕,宣布推出 Intel Max 系列產品,包括代號 Intel Xeon CPU Max 與 Intel Data Center GPU Max ,兩個產品線首世代產品分別對應等到望穿秋水的 Sapphire Rapids HBM 處理器,以及 Ponte Vecchio 加速 GPU 。 ▲ Intel Max 系列預計於 2023 年 1
2 年前
Intel 表示要在 2030 年前超越三星 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業者
未來規劃中,Intel更計畫在未來幾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建造全新半導體產線工廠,藉此在目前市場對於半導體晶圓需求持續增長情況下,設法從台積電、三星等業者搶奪晶圓代工訂單。 近期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Intel旗下代工服務IFS總裁Randhir Thakur表示將在2030年以前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業者。 若以Randhir Thakur透露說法,意味Intel接下來目標在2030年使其晶圓代工業務超越三星。而三星在去年於晶圓代工營收規模達200億美元以上,今年更有機會大幅成長,代表Intel必須設法在未來幾年內使其晶圓代工業務加速發展。 目前台積電仍是全球最大規模晶圓代工業者,依照市調機構
2 年前
蘋果 iPhone 至 2023 年仍需仰賴高通 5G 基頻晶片,據稱 2025 年才會完成 5G 基頻 Apple Silicon 開發
蘋果幾年前與高通在基頻授權對簿公堂,最終的結果是雙方和解的同時,蘋果與高通在 2019 年簽署 6 年 5G 基頻晶片長期合約,但蘋果也同步接收失去最大買主(也就是蘋果)的 Intel 基頻部門(也是前英飛凌基頻部門團隊)打算自行開發 5G 基頻 Apple Silicon ;先前產業界曾傳出蘋果雖與高通的合約至少還將維持至 2024 年,不過蘋果有意提前到 2023 年就導入部分自研 5G 基頻晶片,但現在最新的傳聞則指稱蘋果至少 2023 年仍將盡數維持高通 5G 基頻晶片。 根據彭博社 Mark Gurman 指稱,蘋果 2023 年仍將全數採用高通的 5G 基頻解決方案,主要的原因是由
2 年前
Intel 旗下自駕應用公司 Mobileye 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 市值增加至 230 億美元
Intel在2017年3月以153億美元價格收購Mobileye,藉此進軍自動駕駛應用市場,後續更以9億美元收購以色列業者Moovit,並且併入Mobileye業務。直到2021年底進行業務轉型時,Intel宣布將使Mobileye拆分獨立,並且選在納斯達克交易所重新掛牌上市。 Mobileye正式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並且以每股21美元價格銷售,而收盤後漲幅達37.95%,每股價格漲至28.97美元,也讓Mobileye市值成長至230.68億美元規模。 在此之前,Mobileye曾在上市前,將原本高達500億美元的目標市場估值調整至200億美元以下,主要考量近期市場低迷,並且受到通膨等
2 年前
Intel 公布以 USB4 2.0 與 DisplayPort 2.1 規範為基礎的次代 Thunderbolt 原型,具雙向 80Gbps 頻寬、 2023 年公布細節
雖然 Intel 自 2019 年將 Thunderbolt PHY 實體層貢獻給 USB-IF 作為 USB4 技術基礎,不過 Intel 仍持續發展 Thunderbolt 特有技術; Intel 在 2022 年 10 月展示新一代 Thunderbolt 早期原型機,強調其技術規範符合 USB-IF 甫公布的 USB4 2.0 與 DisplayPort 2.1,帶來雙向 80Gbps 頻寬、針對顯示應用單向最高 120Gbps 的傳輸性能,較現行技術 Thunderbolt 4 提升 3 倍。 Intel 預計於 2023 年公布次世代 Thunderbolt 的正式品牌與更多技術細
2 年前
Solidigm 推出達 7,000MB/s 的 P44 Pro 旗艦級 PCIe 4.0 固態硬碟
承襲 Intel 儲存技術、隸屬 SK Hynix 旗下獨立子公司 Solidigm 宣布推出首款高效能消費級 PCIe 4.0 儲存產品 Solidigm P44 Pro ,具備達 7,000MB/s 的讀取效能,同時內部測試呈現出色的 5.3W 功耗,兼具效能與節能; P44 Pro 提供 512GB 、 1TB 與 2TB 等容量,提供 5 年保固,並符合 PlayStation 5 擴充儲存的規格需求。 ▲ Solidigm P44 Pro 儲存效能達 7,000MB/s ,功耗僅 5.3W Solidigm P44 Pro 是繼 P41 Plus 後第二款冠上 Solidigm 的消
2 年前
Intel 自駕公司 Mobileye 將因應股市低迷 將上市估值下修低於 200 億美元 並減少股票發行數量
在公開募股上市之後,Mobileye仍將由原本管理團隊負責運作,Amnon Shashua依然會維持擔任Mobileye執行長,同時也將由Intel維持最大持股者,意味未來與Intel仍會維持一定關係。 先前遞交公開募股上市 (IPO)申請,計畫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的Mobileye,目前傳出可能將大幅下調市場估值,同時也將減少股票發行數量。 目前Mobileye尚未公布具體公開募股上市細節,但相關消息指稱其原本目標市場估值為500億美元左右,但考量目前市場低迷現象,可能將下修調整至200億美元以下,同時也將大幅減少股票發行數量。 而相關人士更指稱,Mobileye將會在近日內向潛在投
2 年前
Intel 跟台積電搶生意 喊話願意協助 AMD、NVIDIA 代工生產 CPU 及 GPU 產品
這樣的說法,自然是針對AMD、NVIDIA目前高度仰賴台積電代工,或是藉由三星製程技術打造產品的情況,尤其目前台積電產能持續緊繃,加上台海關係發展的不確定性,可能也會讓仰賴台積電製程代工的晶片產品受影響,因此Intel強調透過其代工服務生產晶片將不受此類因素影響,甚至能就近提供代工服務。 在近期接受The Verge網站訪談時,Intel執行長Pat Gelisinger表示願意向AMD、NVIDIA提供其製程生產資源,藉此協助代工CPU或GPU產品。 日前宣布與聯發科建立晶圓代工服務合作關係,同時在今年的Innovation Day活動上,Intel也強調擁有自有先進製程技術與自產能力,甚至
2 年前
宏碁將推出 Intel Arc A770 Predator BiFrost 桌機版顯示卡 未來可能擴展宏碁更多顯卡產品發展機會
宏碁確定與Intel合作推出客製化設計的Arc A770桌機版顯示卡,是否代表宏碁未來也可能與NVIDIA、AMD合作推出更多客製化設計的顯示卡產品,暫時還無法確認。 隨著Intel Arc A770桌機版顯示卡正式進入市場銷售,Intel顯然也在華擎 (ASRock)、藍戟 (GUNNIR)之外,進一步與宏碁 (Acer)合作,預計推出名為Arc A770 Predator BiFrost的桌機版顯示卡。 相比Intel的公版設計,宏碁打造的Arc A770 Predator BiFrost採用不同外型設計,並且在92mm直徑散熱風扇加上RGB燈效。 目前宏碁尚未公布Arc A770 Pre
2 年前
友站推薦
美國「全方位無死角」升級晶片禁令,堵死中國AI革命進階之路,輝達4090遊戲顯卡全面下架價格飆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小晶片(chiplet)「化整為零」有效提升性能,中國能否藉此技術突破美國封鎖?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Stability AI 受 Intel 投資!募 5000 萬美元能幫公司穩定下來嗎?
INSIDE - Jocelyn
《華爾街日報》:美擴大AI晶片輸中禁令,輝達1621億中國訂單恐不保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解讀《晶片戰爭》:張忠謀被德儀拒絕的提案,成就如今世界第一的台積電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Intel 進入 AI PC 時代!推出結合 NPU 的新一代處理器「Core Ultra」
INSIDE - Jocelyn
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輝達研發 Arm 架構 PC 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Intel:明年希望為 1 億部 AI PC 供應處理器,創作者們請多用!
INSIDE - Sisle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