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眼控世代將來臨? Tobii Tech 發表針對消費性電子的眼控追蹤平台這篇文章的首圖
眼控世代將來臨? Tobii Tech 發表針對消費性電子的眼控追蹤平台
近期不少論點都在談論新世代的輸入方式,在鍵盤、滑鼠與觸控之後的下一步,應該是以更自然的方式與設備互動,包括語音、動作以及眼控都在討論範圍,而 Tobii 旗下的 Tobii Tech 宣布推出針對消費性市場的眼動追蹤平台,包括 Tobii IS4 平台以及 Tobii EyeChip 晶片。 這 Tobii IS4 平台是 Tobii 第六代眼控追蹤平台,不過卻是首款針對消費性市場所設計的產品,技術是基於 Tobii EyeChip 晶片的小型化模組,基於近紅外線感測器、發光體、 Tobii EyeCore 演算法、專屬中介軟體引擎與軟體開發工具,可提供包括人臉辨識、頭部追蹤、臉部特徵追蹤等功
9 年前
是高通推出針對高階無人機參考設計平台 Snapdragon Flight ,基於 Snapdragon 801 並強調具 4K 錄影能力這篇文章的首圖
高通推出針對高階無人機參考設計平台 Snapdragon Flight ,基於 Snapdragon 801 並強調具 4K 錄影能力
照片為基於 Snapdragon 600 的 Snapdragon Cargo 高通近期搶占機器人相關領域動作頻頻,先前已多次展出基於 Snapdragon 的機器人設計,而稍早又宣布針對無人機( Drone )推出僅 58 x 40mm 的參考設計平台 Snapdragon Flight ,此平台基於 Snapdragon 801 ,具有一定水準的運算能力,雖仍為 32 位元架構,但整體效能遠大於針對 IoT 的 64 位元 DragonBoard 410c 。 高通切入此市場的原因仍在於目前多數無人機需要自行結合包括影像、運算、無線傳輸與定位方案,藉由高度整合的 Snapdragon 80
9 年前
是要跟 PowerVR 說再見?傳蘋果打算連 GPU 架構也自行設計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果 A9 、 A9X 應用處理器的小小進化:將 M9 動作感應協同處理器也整合了
圖片擷取自: Apple 在這次蘋果的 iPad Pro 、 iPhone 6S 發表會上,兩款設備所搭載的 A9X 與 A9 應用處理器都有順便提到這次將動作感應協同處理器 M9 也整合到晶片當中了,雖然對多數使用者而言這就跟蘋果花了一大串時間解釋全新的 12MP 主相機元件導入多少技術後說了"反正你們不知道也沒關係"一樣的不重要,不過筆者還是稍微聊一下這方面的影響。 蘋果首度導入協同處理器是由 iPhone 5S 開始,當時所採用的 M7 協同處理器由 NXP 所提供,為基於 LPC17A1 的客製化版本,蘋果的概念是透過協同處理器作為設備在休眠時管理感測器的中樞,並減少喚醒 CPU 的機
9 年前
是iPad Pro 的 A9x 處理器號稱效能強過多數的行動設備這篇文章的首圖
iPad Pro 的 A9x 處理器號稱效能強過多數的行動設備
在稍早的蘋果發表會中,傳聞已久的 12 吋平板 iPad Pro 登場了,其中在處理器的部分對於 Win-Tel 陣營挑釁意味相當濃厚,雖然蘋果在筆電產品線仍是採用 Intel 處理器平台,不過這款以 Win-Tel 陣營而言屬於 2 合 1 產品所搭載的全新處理器 A9X 卻是一款性能怪獸。 蘋果一如往常未針對技術細節做太多介紹,不過強調隸屬第三世代的 A9X 應用處理器擁有比起目前 iPad Air 所搭載的 A8X 處理器具備兩倍的記憶體頻寬與兩倍的儲存傳輸效能。 蘋果強調, iPad Pro 的運算效能是具備 PC 級的運算力,意味著 iPad Pro 擁有準桌機 PC 級的生產力,理
9 年前
是聯發科正向 AMD 授權 Radeon GPU IP 中這篇文章的首圖
聯發科正向 AMD 授權 Radeon GPU IP 中
AMD 與聯發科似乎達成了一項協議,聯發科將向 AMD 授權 Radeon GPU 架構,不過用於甚麼產品線、用在怎樣的情境,目前兩者還未有進一步的消息透露。 雖然早在 ATi 時期, ATi 已經於 2009 年將旗下針對手持設備的 GPU 部門 Imageon 賣給了高通,也就是現在高通 Adreno 的基礎;不過 AMD 仍持續在旗下低功耗的 APU 產品線導入合適的 Radeon GPU ,如今將架構授權給 MediaTek 用於 SoC ,也算是証實其 GPU 架構確實能兼具功耗與效能。 不過聯發科會將此 GPU 架構用於哪類型產品線?現在聯發科的行動 GPU 採用來自 ARM 的
10 年前
是傳 LG 也將推出基於 ARM Cortex-A72 之高階手機晶片這篇文章的首圖
傳 LG 也將推出基於 ARM Cortex-A72 之高階手機晶片
圖片為 LG NUCLUN LG 在去年曾推出一款中階的手機晶片 NUCLUN ,不過僅少量用於 G3 Screen 機型上;而韓國媒體報導指出, LG 也不想在高階晶片受制於其它廠商,已經著手開發基於 ARM 新一代微架構 Cortex-A72 搭配 Cortex-A53 大小核設計的高階晶片,且預計將於 2015 年底開始出貨,推測正是搭載該晶片的設備會在 2016 年初。 新聞來源: DT.co.kr, GSMArena 你或許會喜歡 年終不夠用?添好運拉霸幫你加碼! 成為「簡報大師」的第一步!iCIRROUND iShowPin 多功能藍牙簡報控制器動手玩!
10 年前
是聯發科 2015 年處理器規劃曝光, 4G 以上產品皆 64 位元化並集中在成熟的製程生產這篇文章的首圖
聯發科 2015 年處理器規劃曝光, 4G 以上產品皆 64 位元化並集中在成熟的製程生產
圖片來源:集微網(微博) 不同於高通產品規劃是透過文字洩露,聯發科 2015 年的產品規劃表則是完成的簡報資料,可看到聯發科在 2015 年至少還會推出 6 款晶片,並集中在第二季下半到第三季初之間,且這六款晶片將以 28nm 製為主,僅預計在 2015 年末公布的中高階核心 MT67XX 預計使用 20nm 製程,暫時並未有搶先採用更先進製程的產品規劃。 從這張產品規劃可看到聯發科 2015 年的初步規畫仍是集中在中階與中偏低階為主,不過仍有兩款僅有 3G 的 32 位元架構產品,至於 4G 產品線已經全面 64 位元化,然而扣除還未公布設計的 8 核心旗艦 MT67XX 外,中階與入門 4
10 年前
是CES 2015 : Sony 智慧電視布局將全面導入 Android TV ,並採用自主開發 4K 影像處理器 X1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5 : Sony 智慧電視布局將全面導入 Android TV ,並採用自主開發 4K 影像處理器 X1
在去年宣布從 Sony 獨立成 100% 全額子公司後, Sony Visual Product 在 CES 發表全新的 BRAVIA 電視產品線,共宣布從 43 吋到 75 吋十款全新 BRAVIA 電視,除了繼續主打 4K 與 TRILUMINOS 技術外,更重要的是宣布 Sony 智慧電視將全面導入 Android TV 系統,同時也宣布針對 4K 影像的影像處理器 4K Processor X1 。 Sony 此系列智慧電視除導入 Android TV 外,也具備 Google Cast 功能,可將智慧手機、平板的功能以類似 Chrome Cast 的方式投射到電視上,同樣也支援 Pl
10 年前
是CES 2015 : NVIDIA 第六代 Tegra " Erista " Tegra X1 發表,以車載應用為宣傳重點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5 : NVIDIA 第六代 Tegra " Erista " Tegra X1 發表,以車載應用為宣傳重點
在去年的 CES , NVIDIA 公布第五世代 Tegra " Logan " Tegra K1 ,而今年 NVIDIA 再度於 CES 期間公布第六世代 Tegra 、代號" Erista "的 Tegra X1 , Tegra X1 搭載 8 核 64 位元核心架構 Cortex-A53 + Cortex-A57 大小核以及搭配基於 Maxwell 架構的 256 核 GPU ,將採用 20nm 製程生產。 並具備 H.265 與 VP9 10-bit 影像硬體解碼功能,影像支援可達 4K 60p ,為了特化車載應用,相機通道頻寬達 1.3 gigapixel ,功耗僅有 Tegra K
10 年前
是Apple A8X 核心 GFXbenchmark 測試數據出爐,與 Tegra K1 互有高低這篇文章的首圖
Apple A8X 核心 GFXbenchmark 測試數據出爐,與 Tegra K1 互有高低
蘋果的自主架構處理器一直以來都是在看似不高的時脈與規格下具有比多數 Android 手機、平板應用處理器更好的整體效能,而日前揭露新一代的 iPad Air 2 所搭載的 A8X 處理器採用 3 CPU 設計,在 iPad Air 2 開始供給媒體之後也開始出現些許測試成績。其中 A8X 在 GFXBench 3.0 測試的效果令人驚豔,以僅 1.5GHz 的時脈卻與目前 Android 效能最高的 NVIDIA Tegra K1 64 位元版互有高低,但整體勝過 32 位元的 Tegra K1 。 當然整體效能會牽涉許多情況,包括架構的微調、與系統層的最佳化等,不過再怎說蘋果的核心架構也是基
10 年前
友站推薦
【硬塞專家開評】高通重返榮耀? 且看三星 4奈米能否戴罪立功
INSIDE - 硬塞專家開評
Arm AIoT 暨智慧視覺技術論壇 帶您探究電腦視覺的未來
INSIDE - 硬塞特務
耗資千億研發,聯發科發表首顆 5G 晶片「天璣 1000」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AMD 確認 350 億美元收購賽靈思!引華爾街質疑
INSIDE - Anny
讓高通砸 14 億美元收購 蘋果前工程師自立門戶的兩年新創 NUVIA 憑什麼?
INSIDE - Anny
自製晶片蘋果電腦年底問世 程式開發者憂轉換
INSIDE - 中央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