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Arm 除了 Intel 以外也與 NVIDIA 洽談,希望成為 Arm 上市主要投資者
由於 NVIDIA 收購 Arm 的計畫失敗,軟體銀行集團決定啟動 Plan B ,也就是透過循 IPO 模式讓 Arm 獨立上市,藉此擺脫這個軟體銀行原本看好但始終難以獲利的燙手山芋;目前 Arm 傳聞會在 2023 年 9 月於紐約證交所上市,而 2023 年 6 月時,路透社指稱 Intel 就向 Arm 釋出善意,希望能成為 Arm 上市的主要投資者;根據英國 Finicial Times 指稱, Arm 當前也正與 NVIDIA 協商,希望 NVIDIA 能成為主要投資者。 不過當前 Arm 與 NVIDIA 之間還有相當大的歧異, NVIDIA 希望 Arm 約 350 億至 40
1 年前
AMD Ryzen 7000 處理器曾考慮過在 IHS 上蓋採均溫板設計,終因成本效益不足放棄
當代的桌上型 CPU 由於避免在各種情況引發晶圓直接受損,都會透過 IHS 保護晶圓,同時 IHS 也肩負將 CPU 晶圓的熱傳導到散熱器的中介,是故如何提升傳導效率也會是影響 CPU 最大效能與持續效能的關鍵;根據知名 PC 硬體 YouTuber GamerNexus 參訪 AMD 總部實驗室的影片, AMD 曾在 Ryzen 7000 的原型階段考慮採用內嵌均溫板的 IHS ,不過最終礙於成本與實際效益被放棄。 ▲或許由於台積電製程相當優異、或是因為面積太小等因素, AMD 的均溫板 IHS 概念設計效益不高但成本顯著增加 在 Ryzen 7000 的原型階段, AMD 曾透過與現行 I
1 年前
結合 PyTorch 2.0 與 ROCm 5.4 的 AMD Instinct MI250 已在大型語言模型逐漸追上 NVIDIA A100
受到 NVIDIA 先期投入市場的軟硬體優勢, AMD 的 Instinct MI200 加速器系列雖獲得美國橡樹嶺實驗室新一代超級電腦 Frontier 採用,但市場討論度則仍較 NVIDIA 來的少;不過 AMD 也正努力的持續自軟體與硬體兩方面強化,根據 MosaicML 公布的部落格文章, AMD 的 Instinct 250 在 PyTorch 2.0 與 ROCm 5.4 的雙重加持下,已有著趨近 NVDIA A100 的效能,同時不須針對 AMD Instinct 修改代碼即可進行大型語言模型 LLM 訓練。 MosaicML 的官方部落客表示其軟體 MosaicML 可為 NV
2 年前
AMD 公布強化 AI 與大型語言模型效能的 AMD ROCm 5.6 開放軟體平台,並預計於 2023 年內提供特定 RDNA 3 架構繪圖卡與顯示卡使用
雖然目前提到 AI 與大型語言模型 LLM ,多半會直覺聯想到目前在相關領域超高市佔的 NVIDIA 加速平台,不過競爭對手之一的 AMD 當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斃,也希冀透過其開放軟體平台 ROCm 協助開發者利用 AMD 硬體提供絕佳的 AI 與 LLM 效能; AMD 宣布最新版本的 ROCm 5.6 ,著重在強化 AI 與 LLM 領域的工作負載;且除了專業級的 CDNA 架構 Instinct 加速器產品以外, AMD 也宣布 2023 年將為特定 AMD RDNA 3 架構的 Radeon Pro 繪圖卡與 Radeon RX 顯示卡提供 ROCm 支援。 ROCm 5.6 提供多項改
2 年前
AMD 可能會在代號 Phoenix 2 APU 採用 Zen 4 + Zen 4C 大小核設計,並於 2023 年第四季推出
AMD 先前就公開表示未來也不排除在 CPU 產品導入大小核設計,作為平衡效能與能耗的手段,但後續又提過 AMD 將會維持大核與小核架構與指令集的一致性,不會如競爭對手( Intel )採用不盡相同的架構;根據最新的傳聞, AMD 可望在代號 Phoenix 2 的 APU 產品率先導入大小核設計,將採用 Zen 4 與 Zen 4C 的混合設計,並隸屬於 Ryzen 7040U 的省電版行動 APU 產品線。 AMD 可能會在 2023 年第四季公布 Phoenix 2 APU ,將鎖定輕薄型筆電與掌上遊戲機型態的 PC 裝置。 ▲傳聞 Ryzen 7540U 將混雜 Phoenix 與 P
2 年前
美光財報指出 2024 年上半年推出新一代顯示卡記憶體 GDDR7
雖然 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將延至 2025 年才會問世,不過 AMD 與 Intel 仍將在 2024 年公布新一代顯示卡產品,除了晶片架構設計以外,搭配的記憶體也是值得關注的;根據美光 Micron 在 2023 年第三季的財報會議指稱,美光預計在 2024 年上半年推出 1ß 製程的新一代顯示卡記憶體 GDDR7 。 GDDR7 將會帶來比現行 GDDR6 更快的效能,目前 NVIDIA GeForce RTX 40 系列所採用的 GDDR6X 可提供 22Gbps 的傳輸性能,然而 GDDR7 則進一步提升至 36Gbps 的傳輸效能,若以 384bits 規
2 年前
Bethesda 聯手 AMD 為矚目 AAA 遊戲星空進行最佳化,將支援 FSR2 與強化多核心 CPU 效益
AMD 宣布與微軟子公司 Bethesda 攜手合作,為即將於 2023 年 9 月 6 日推出的跨平台 AAA 作品「星空」( Starfield )進行最佳化,其中包括導入 AMD FSR2 增強技術以及針對多核心 CPU 進行最佳化。目前 Bethesda 還未確認星空除了 AMD FSR 以外是否會支援 Intel XeSS 或 NVIDIA DLSS 增強技術。 ▲星空將採用 Bethesda 新一代遊戲引擎 Creation 2 星空是 Bethesda 開發的全新作品,基於 Bethesda 新一代 Creation 2 遊戲引擎開發;雙方的合作將強化 AMD Radeon 70
2 年前
AMD 投資 1.35 億美元擴大愛爾蘭 AI 與 6G 基礎架構研發
AMD將投資 1.35 億美元擴展在愛爾蘭的自行調適運算研發與工程營運,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網路與6G通訊基礎架構發展,並預計新增超過290個相關職位,也將進一步支援歐洲半導體產業體系的發展。 除了與Python軟體基金會、允許使用者共享機器學習模型及數據集的平台Hugging Face持續合作,AMD稍早宣布投資1.35億美元擴大愛爾蘭的自行調適運算研發與工程營運。 此投資將擴展愛爾蘭地區的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網路以及6G通訊基礎架構發展,並且將增加超過290個相關工作機會。 愛爾蘭企業貿易暨就業部長Simon Coveney TD表示,誠摯歡迎AMD在愛爾蘭拓展先進技術研發與工程
2 年前
AMD 在台舉辦 AMD Solutions Day 2023 ,深化合作夥伴關係並展現、 EPYC 、 Instinct 與 AI 平台方案
AMD 近期由於 AMD EPYC 處理器亮眼的表現,甫以新一代 AMD Instinct 加速器、 Versal 與 Alveo 自調式處理器、嵌入式處理器等產品組合,日益在資料中心、高性能運算、雲端、企業客戶等領域獲得突破性表現; AMD 也在甫發表新一代 EPYC 處理器與 Instinct 加速器不久後的 6 月 20 日在台針對合作夥伴舉辦 AMD Solutions Day ,與 27 家 OEM 、ODM 、 ISV 、 IHV 與嵌入式夥伴分享最新的產品與技術,同時在現場展示包括第四代 EPYC 處理器、 Instinct 加速器與 AMD 嵌入式產品。 ▲ AMD 為邊際運算
2 年前
在獨顯市場佔絕對優勢的 NVIDIA 於 NVIDIA DLSS 、 AMD FSR 與 Intel XeSS 的圖像增強競爭採開放態度
NVIDIA 過往在技術方面最容易被競爭對手抨擊的莫過於硬體技術的獨佔性,例如 CUDA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有趣的是 NVIDIA 在軟體開發環境反而積極進行開源,使開發者能夠輕易活用 NVIDIA 的硬體;現在同樣的情況也在遊戲娛樂發生,仗著在獨立顯示橫掃的優勢,專屬 NVIDA RTX GPU 的相關技術同樣也對開發者友善,同時 NVIDIA 也未仗著與遊戲業者簽署 DLSS 技術合作限制對方不得支援 AMD FSR 與 Intel XeSS 。 wccftech 最近報導了關於 NVIDIA DLSS 與 AMD FSR 在新遊戲的導入情況,現在許多 AAA 遊戲幾乎採取同時擁抱三
2 年前
友站推薦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