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啟用全新企業識別標誌,以簡約幾何圖形再造品牌與旗下產品標誌
隨著 Tiger Lake 發表, Intel 不僅為 Tiger Lake 啟用全新的 Core 平台識別標誌,還有公布全新的平台計畫 EVO ,並宣布 Intel 重新設計其企業商標與旗下產品商標。 ▲在 Tiger Lake 首度啟用的新 Core 標誌 ▲全新的 Intel EVO 平台 ▲ Intel 與旗下產品線皆將換上嶄新的標誌設計 此次是 Intel 第三度變更企業標誌設計,藉由簡約的幾何圖形為主軸,強調對稱、平衡,為 Intel 品牌與旗下產品標誌進行再造,象徵 Intel 邁向嶄新的世代。
4 年前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Intel CPU入門教學篇
簡報時代背景:除了「有字天書」般的技術行銷簡報,像Intel這種有頭有臉的大公司,也會因為舉辦某些老少咸宜的活動,製作「科普」類的入門內容。 外頭赤炎炎,大腦須降溫。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更遠的路,吸收新知亦故如是,長期沉浸於琳瑯滿目的尖端科技名詞的科科,偶爾也需要看點比較輕鬆的內容,不僅有助於放空腦袋,更能夠理清思緒。最近因某位國外友人替Intel寫了篇介紹處理器的科普文,讓筆者想起硬碟裡某份2010年10月2日的Intel簡報,值得分享給各位站在時代浪頭的科科們。 在1946年發表、美國陸軍彈道研究實驗室用來計算彈道表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4 年前
硬科技:為何Intel的競爭者還是如此辛苦?
筆者在很久以前曾撰文簡單探討「那票研製x86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的廠商,都難以與x86本家Intel競爭」,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今日只剩下AMD是唯一上的了檯面的對手,台灣VIA(美國Centaur)和俄羅斯Elbrus則幾乎毫無存在感。 延伸閱讀: 硬科技:為何Intel的競爭者都要如此辛苦 但不久前Apple總算昭告天下,自家的「Apple Silicon」將逐步取代Mac個人電腦裡面的Intel處理器,就讓人想起昔日眾多的「RISC諸神」,像SGI繪圖工作站的MIPS、Sun伺服器工作站的UltraSPARC、HP SuperDome的PA-RISC、1990年代的效能王者DEC Alpha,一
4 年前
Intel 花了大量時間交叉評測,只想證實無論筆記型或桌上型 Core i 對上 Ryzen (在實際使用)並沒有輸
雖然將在 9 月發表的 Tiger Lake 對 Intel 在消費市場無非是一劑強心針,但同時 AMD Ryzen 系列持續壯大對當下的 Intel 也是相當頭痛的問題,自去年起 Intel 不斷強調" The Real World Performance ",今年也持續積極與媒體溝通競爭對手的比較基準並非符合實際情境。 ▲ Intel 強調 SYSmark 的測試項是集結多數消費者常用軟體進行測試 ▲雖然 PCMark 測試看似公允,不過許多基準軟體是使用一般消費者不會使用的開源軟體 ▲ Intel 認為以一般人常用軟體進行測試的結果才有意義 Intel 指出, AMD 的測試方式是以跑分
4 年前
Intel 第 10 代 K A 處理器真身公布,原是與漫威復仇者聯盟合作的不鎖頻處理器特別包裝
在在好一陣子之前,市場上就傳聞 Intel 將推出第 10 代 Core 平台的 KA 版本處理器,然而對熟悉 Intel 產品現況的資深玩家會覺得相當困惑,畢竟代號 Comet Lake 的第 10 代桌上型 Core K 版處理器已經差不多到極限了, K A 版本到底是個更便宜或是如先前 KS 版一樣的全核最高時脈版本,而在稍早 Intel 官方推特正式揭開 K A 處理器的面紗,令人跌破眼鏡的是, K A 的 A 代表漫威的復仇者聯盟,所謂的 K A 系列是" Marvel's Avengers Collector's Edition Packaging ",也是針對即將上市的"漫威復仇
4 年前
三星公布自有 3D 立體堆疊封裝技術 X-Cube 放置更多電晶體數量 發揮更高運算效能
除了三星,目前包含台積電旗下CoWoS封裝技術,以及Intel提出的Foveros封裝技術,都是藉由3D堆疊概念讓處理器內部空間能放置更多電晶體數量,藉此發揮更高運算效能。 市場動態 處理器 預計用在高效能處理器、5G數據晶片與人工智慧運算元件 三星稍早宣布推出自有3D立體堆疊封裝技術,並且確定以X-Cube為稱,預期藉此縮減旗下處理器面積尺寸,將更有利於讓處理器可應用在更小裝置內。 X-Cube名稱源自「eXtended-Cube」之意,將原本以2D平面封裝形式改為3D堆疊,讓處理器能在有限面積內容納更多電晶體,同時也能讓處理器以更少電力即可驅動。三星先前已經透過X-Cube封裝技術將SRA
4 年前
Intel 針對超算領域打造以Linux為基礎的 mOS 作業系統
mOS相關內容已經透過GitHub公布,並且應用在ASCI Red、IBM Blue Gene等超算電腦系統,接下來也預計應用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urora Exascale超級電腦系統,同時也預期採用新一代Xeon Scalable可擴充處理器,並且配合同樣由Intel打造的One API開發工具設計內容運作。 除了持續與Cray在內超算電腦業者合作處理器供應,Intel也針對超算領域打造名為mOS的作業系統。 mOS是以Linux為基礎,目前已經發展至0.8版本,其中採用Linux 5.4 LTS作為內部核心,並且整合Intel打造的LWK核心設計,其中以Linux內部核心作為部分CPU
4 年前
Intel 推出 Xe HPG繪圖架構 將支援GDDR6、硬體即時光追效果 鎖定重度遊戲市場應用
Intel 宣布推出的Xe HPG,將結合Xe LP低功耗,Xe HP更大組態運算設計,以及Xe HPC針對運算時脈最佳化,並且讓每單位成本效能提昇,同時也藉由支援GDDR6顯示記憶體與基於硬體運算的即時光影追跡效果,更可藉由硬體進行遊戲畫面銳化處理,讓使用者能透過顯示卡獲得更好視覺感受。 預計2021年推出,與NVIDIA、AMD對抗 今年初宣布旗下Xe繪圖架構將會分別應用在Xe LP、Xe HP,以及Xe HPC,而在此次以線上形式舉辦的2020年架構日裡,Intel再宣布將會增加全新鎖定重度遊戲市場應用的Xe HPG,將結合前面三種設計優勢,並且加入支援GDDR6顯示記憶體、硬體等級即時
4 年前
Intel Tiger Lake 架構處理器將全新 SuperFin 製程技術 提高 5 倍左右電晶體數量 更低電壓驅動
Intel提出的SuperFin製程技術將能提高5倍左右的電晶體數量,並且能以更低電壓驅動,同時也強調導入全新Hi-K介電材質形成超晶格結構,作為電容材質設計。 同時也說明Tiger Lake架構處理器、Alder Lake架構處理器核心細節 在今年以線上形式舉辦的2020年架構日中,Intel強調旗下處理器產品以製程/封裝、架構、記憶體、內部連接、安全,以及軟體六個面向為重心,藉此推動旗下處理器產品效能提昇。而在相關說明中,Intel更宣布以先前發展許久的FinFET製程技術經驗,推出全新對應10nm規格的SuperFin製程技術,並且率先應用在即將推出的Tiger Lake架構處理器。 依
4 年前
Intel 下一款 Xeon Scalable 處理器 代號 Sapphire Rapids 採用 10nm、SuperFin 製程技術設計
Intel下一款Xeon Scalable可擴充處理器,將加入支援DDR5記憶體、PCIe 5.0,以及Compute Express Link 1.1連接規範,更加入名為Advanced Matrix Extensions (AMX)的新款加速器,藉此擴展Intel在人工智慧加速運算布局。 開發工具oneAPI將釋出Gold版本 針對資料中心應用部分,Intel在以線上形式舉辦的2020年架構日裡宣布,以10nm製程、Ice Lake架構設計的新一代Xeon Scalable可擴充處理器,將會在今年底正式出貨,另外也揭曉代號Sapphire Rapids,並且以10nm、SuperFin製程
4 年前
友站推薦
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輝達研發 Arm 架構 PC 晶片
INSIDE - 鉅亨網
解讀《晶片戰爭》:張忠謀被德儀拒絕的提案,成就如今世界第一的台積電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Intel:明年希望為 1 億部 AI PC 供應處理器,創作者們請多用!
INSIDE - Sisley
美國「全方位無死角」升級晶片禁令,堵死中國AI革命進階之路,輝達4090遊戲顯卡全面下架價格飆漲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Stability AI 受 Intel 投資!募 5000 萬美元能幫公司穩定下來嗎?
INSIDE - Jocelyn
小晶片(chiplet)「化整為零」有效提升性能,中國能否藉此技術突破美國封鎖?
關鍵評論 - 《思想坦克》
解讀《晶片戰爭》:晶片萌芽之初各國如何發展?蘇聯成功複製出核武,為何在半導體上徹底失敗?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華爾街日報》:美擴大AI晶片輸中禁令,輝達1621億中國訂單恐不保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英特爾4年推進5世代製程,CEO季辛格:摩爾定律還不到盡頭,以色列晶圓廠交貨正常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