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Foundries 宣布全新品牌形象,強調全球布局、與客戶結合與高彈性等特質
在近日傳出 Intel 有意收購的全球第四代晶圓代工廠 Global Foundries 宣布更改企業形象標誌,重新把傳統的標誌設計改為極簡設計,同時重申 Global Foundries 持續再定義科技創新半導體製造、全球產線布局、與客戶持續合作與多樣性等特色。此外執行長 Thomas Caulfield 亦在接受採訪時業界傳聞 Intel 有意出手只是臆測, Intel 並未與 Global Foundries 接洽, Global Foundries 將維持在 2022 年於美國上市的計畫。 Global Foundries 將現行的橘色圓球搭配品牌文字的標誌改為全新設計,主體採用以公司
4 年前
全球半導體營收排名:台積電第三 聯發科第十
2021第一季全球半導體排名,第一名仍然是Intel 186.76美元,台積電129.11美元第三名,發哥聯發科也進入十強行列營收38.49億美金,排名如下: Intel:186.76億美元。 三星:170.72億美元。 台積電:129.11億美元。 SK海力士:76.28億美元。 美光:65.8億美元。 高通:62.81億美元。 博通:48.4億美元。 NVIDIA:46.3億美元。 德州儀器:40.28億美元。 聯發科:38.49億美元。 研調機構IC Insights統計,英特爾(Intel)第1季營收186.76億美元,穩居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排第3位,名次不變,聯發科則躍居第10位
4 年前
TOYOTA 汽車宣布因半導體短缺將暫停部分產線運作
預計在下個月日本豐田汽車將暫停岩手縣及宮城縣共三條生產線,時間最長8天。原因在於全球半導體缺貨使得零件採購延遲。受影響的車種包括有 Yaris等三款共約2萬台的產量。TOYOTA 自家完整供應鏈完整,這次缺貨雖然整體來說影響不大但仍然決定先暫停工廠產線。 受到半導體巨頭「瑞薩電子」3月時發生大火的影響,日產和本田汽車也在一度在本月暫停生產以因應大環境的變動。
4 年前
NVIDIA 收購 Arm 再受英國阻撓,表示此樁交易牽涉英國國家安全
NVIDIA 在 2020 年 9 月宣布自日本 SoftBank 軟銀集團手中以 400 億美金收購英國 Arm ,當時也引起科技業界一片譁然,除了高額的成交價以外,也是以提供 IP 不干涉半導體生產的 Arm 首度易手到單一晶片供應商手中;可預期這樁牽涉過於複雜的收購案勢必會遭受業界阻礙,除了如使用 Arm 授權的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半導體業界競爭者,原本 PC 產業競爭對手 AMD 與 Intel 以外,近期被美國貿易戰搞的烏煙瘴氣的中國,還有始終認為 Arm 是英國人的驕傲的英國都不樂見此樁收購案成立,現在再度傳出英國以恐影響國家安全為由,再度為此併購案出手阻撓。 根據報導指出,雖然
4 年前
Intel 與美國 DARPA 簽署三年合作計畫,啟動軍用 ASIC 美芯美產計畫
自川普政權後,美國開始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尤其在國防相關領域更是積極的去中國化,而 Intel 亦宣布與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 DARPA 簽署三年合約,雙方將啟動在美生產軍事 ASIC 晶片計畫,並透過 SAHARA (暫譯:自動化硬體陣列結構化)技術縮減將軍用 FPGA 轉換為 ASIC 與 ZERO TRUST 的過程,並具備生產的高度安全性。Intel 預計以亞歷桑納州的 Fab 42 的 10nm 製程做為為 DARPA 代工生產基地。 根據 DARPA 的說法,相較可程式化晶片 FPGA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 ASIC 具備更低功耗與更高的效率,但以將編譯完成的 FPGA 轉換為 AS
4 年前
三月底的 Intel 很熱鬧,新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將在 3 月 24 日一早舉行關於 Intel 未來的主題演講
Intel 在三月底有相當多的動作,除了預計在 3 月底推出第 11 代桌上型平台 Rocket Lake-H 外,稍早的 Intel HPG 預告短片也指出將於 3 月底發表這款 Intel Xe 家族的遊戲用顯示卡,現在 Intel 也宣布新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官方中文譯名:基辛格)將在台灣時間 3 月 24 日上午 5 點至 6 點進行線上演講,將在活動分享 Intel 的未來願景與創新。 屆時線上演講將會透過 Intel 官方頻道進行:https://newsroom.intel.com/ ▲ Pat Gelsinger 是曾任 Intel 首任技術長的新執行長 P
4 年前
AWS 於 Arm 架構之 AWS Graviton2 導入新思科技 VCS ,加速半導體產業 SoC 開發
亞馬遜 AWS 服務宣布在基於 Arm 架構的 AWS Graviton2 導入新思科技 Synopsys 的 VCS FPG ( Fine-Grained Parallelism , 細粒度並行 )技術,使 AWS 雲平台能夠佈署新思科技的功能驗證解決方案,加速突破連線技術與 SoC 開發及驗證。 ▲基於 Arm 架構的 AWS Graviton2 佈署新思科技的功能驗證解決方案,可視為 Arm 架構在雲市場的重大突破 由於當前半導體模擬對於容量需求增加, 藉由 AWS 雲平台作為基礎,能使客戶彈性利用基礎架構資源;而新思科技的 VCS FGP 技術採用多核與眾核 CPU 平台,搭配 AWS
4 年前
Intel 被控侵犯 NXP 相關企業 VLSI Technology 專利,賠償金近 22 億美金
Intel 在 2019 年被一家名為 VLSI Technology 的公司提出專利侵權訴訟,表示 Intel 侵犯它們在晶片快取、電壓調節等專利,而德州聯邦陪審團做出裁決表示 Intel 敗訴, Intel 需向 VLSI 賠償達 21.8 億美金的侵權費用,等同 Intel 去年第四季近半營收,不過 Intel 表達抗議並表示會繼續上訴,並有信心可以翻盤。 VLSI Technologies 提出的專利侵權並非它們原創,而是 VLSI Technologie 在 2019 年自與高通合併失敗的 NXP 手中收購而來的專利,並分別源自被 NXP 收購的 Freescale 與 SigmaT
4 年前
拜登簽署新行政命令 要花 370 億美元改善美國半導體依賴外部資源問題
依照相關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在全球晶片市場銷售佔比高達47%,但在美國境內的晶片產能實際僅佔全球地區的12%,而地域面積相對更小的台灣反而在全球晶片產能佔有高達22%比例。 同時也將透過審查確認哪些產業也有相同問題 在稍早由新任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中,美國政府將針對半導體、高容量電池、稀土礦物製造產品與藥品進行為期100天的審查,同時也將以一年時間調查美國當前涉及國防、公共健康、生物性預防準備、資通技術、能源、交通、農產品,以及食品生產所涉及供應鏈關係,設法找出讓美國發展不受外部資源供應影響。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任後,除了針對前任總統川普所執行政策重新檢視之外,不免俗地也針對目前美國在生產製造仰
4 年前
高通財報亮眼,但仍警告業界晶片荒仍待 2021 年下半年才有望解套
雖然聯發科 2020 年晶片出貨收度超越高通,不過也不代表高通狀況不佳;根據高通近日公佈財報表現,高通的 2021 財年第一季( 2020 年 10 月- 12 月)營收相較 2020 同一季增長 62% ,淨利自 9.25 億飆高到 24.55 億美金,成長幅度達 165% 。 ▲高通認為半導體業界受到 PC 產業訂單大幅追加晶圓廠訂單,上半年的整個產業的晶片荒仍將持續 雖然 2020 年受到武漢肺炎影響,初期電子業界受到消費者支出縮減、工廠停擺等因素狀況不佳,但隨著新型態的遠距辦公與遠距教學成為趨勢,使得電子產業呈現顯著增長,由以 PC 產業受益最顯著,但這也出現另一個問題,即是當前半導體
4 年前
友站推薦
「兩好兩壞」促使台股超車港股產生黃金交叉,但是否代表經濟前景一片大好?
關鍵評論 - 楚焱堯
揚言只防衛台灣到2028美國晶片自主前,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挨轟「把台灣拱手讓給中國」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在瑞士媒體眼中,為什麼台灣大選對世界如此重要?
關鍵評論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台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強化半導體互補,啟動數位貿易投資、能源談判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這一人一事,差點讓台灣半導體產業整體沈船
INSIDE - 林宗輝
路透爆:越南正在期盼打造第一座晶片廠!
INSIDE - 中央社
看似各方面被台積電輾壓,三星電子會從此失去競爭優勢嗎?
關鍵評論 - 讀者投書
花2.4萬美元只為與習近平同桌吃飯,美國商界為何如此焦慮?
關鍵評論 - 德國之聲
美國說明專團要來了!會在竹科、南科為業者詳解中國晶片禁令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相關文章